《背影》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背影》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9-29 19:41:00

文档简介

初 中 语文 教 案 总第 1页
课 题 背影 朱自清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9 月 5日
第2 课时(共 3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体会文中寄予深情的语言描写,并体会人物特征蕴含在叙事性抒情之中60% 理清文章线索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中心选材的能力。体会在朴实的语言中包含的父子深情。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特定环境下的特征叙事抒情 主要教法 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特定环境下的特征叙事抒情 主要学法 默读
教 具
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渲染铺垫:祖母去世,父亲赋闲
父爱子——子爱父背影 流泪,悔恨行动语言 心理背影——刻画背影——怀念背影。
教学目标达成度归因分析及目标矫正措施
总第 2 页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组织教学 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及教学意图
53532 听写授新课三、总结四、作业 一 、字词(略)二、授新课(一 )提问 :课文以背影为题,为什么还要写日益破败的家境?读2-3节讨论:
1, 读文中提示,明确开头交代家境惨淡的作用:
为下文写背影作铺垫——特定环境。:悲凉的环境。 2,对表现父亲的爱有何作用?
提示: 家境惨淡,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父亲伤不伤心?而此时的父亲却来安慰我这能看出父亲怎样的情怀?
总结:更能够看出父亲心胸的宽阔,父亲情怀的高尚。
(二 ) 讨论4—5节 。
1, 回忆概括两节的内容。
2, 讨论文中提示:作者为什么连用两个“再三”和“踌躇”?
总结:第一个“再三”:不放心,周到,细密。第二个“再三”:确实可以不去。两个“踌躇”:事情太忙。
悲凉,惨淡的送别充满了爱子之情,为下文写“背影”在情字上作了铺垫。
里边没人
总结:挂念,关心。爱的仔细,爱到永远。
3、 找出文中“我”爱父亲的文字。
4、 讨论第七节
两个“惦记”说明了什么?
总结:对前途无望,对社会绝望。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读父亲的一段话,分析含义:
总结:安慰,老境颓唐,
三、总结全文:
1,父子挚爱 2,重点片段
四、作业:随笔仿写 在听写本上听写 (分组讨论)四人一组集体总结:
讨论,朗读体会理解为父亲坎坷的一生伤感,表现了对父亲的爱和思念。
检查字词掌握程度检查学生可前阅读情况,培养学生学习习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结合语境分析一句话的作用初 中 语文 教 案 总第 页
课 题 背影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9 月 日
第2 课时(共 3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局部揣摩,了解语句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80%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揣摩品味语言的能力思想教育: 理解父亲,疼爱父亲
教学重点 局部揣摩,了解语句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主要教法 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难点 局部揣摩,了解语句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主要学法 默读,朗读
教 具
板书设计 背影买橘子 :刻画背影
去:蹒跚,探身,攀,缩,倾。
回:爬,抱,放,扑,走,
教学目标达成度归因分析及目标矫正措施
总第 页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组织教学 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及教学意图
83331 听写授新课三、小结]四、作业 一, 1、 听写2、复习导入新课:本文以“背影”为线索,分为几个层次。
二,局部揣摩分析讨论第六段:
1、为什么父亲的背影会给我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这就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2、画出直接描写父亲背影的语句,说一说自己感受最深的词语,揣摩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的含义?
提示:为什么要买橘子?为什么不要走动?为什么自己去买?
总结:父亲对儿子的爱无处不在。
标出文中的动词。并分析动词在文中作用?
动作艰难:身体肥胖,步履艰难—蹒跚,探,下去,攀,缩,倾……
爱的感人,爱的忘我。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画出描写父亲买了橘子往回走语句,体会。“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理很轻松似的的含义:
提示:总算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放心了。
总结:是从“我”的眼光看出来的,把扑泥土的动作衬托得非常生动。这种轻松正是一种爱心,越是尽到父亲的责任,心理越觉得踏时满足劳累,灾祸都忘了。
5,讨论父亲两句话的含义: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进去吧,里边没人
总结:挂念,关心。爱的仔细,爱到永远。
三、小结揣摩、品味语言四、作业:感情朗读 在听写本上听写 点名回答(分组讨论)四人一组全班交流感情朗读标出文中的动词并分析动词在文中作用讨论, 读文中提示 检查字词掌握程度 揣摩、品味初 中 语文 教 案 总第 1 页
课 题 背 影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9 月 7 日
第1 课时(共 3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字词,做到会写、会读、会用。A达成度80%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大意。做了解性阅读,理清文章的线索及划分段落层次。70%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解每段大意的能力思想教育:教育学生从日常琐事中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线索及划分段落层次。
主要教法 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主要学法 默读与跳读
教 具
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 开篇点题 → 思念父亲 回家奔丧 追忆往事 送子上车 为子买橘 别后思念 难忘深恩
教学目标达成度归因分析及目标矫正措施
总第 2 页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组织教学 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及教学意图
4828102021 一导入新课:二、解决生字词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 阅读全文讨论:五,小结六,布置作业 1,从母爱导入
2,介绍作者: 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
二、解决生字词读准下列字音
差使 交卸 狼藉 簌 颇 迂 栅栏 蹒跚 拭 颓唐 情郁于中 琐屑 箸 晶莹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听读课文,说出每段的大概意思2、你觉得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通过什么来表达的?3、文章题目是背影,找一找文中描写、出现了几个背影?给作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哪一个?4、本文以“背影”为线索,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将课文分段:
分组讨论:
总结:1,开头点出背影。
2,(2-6)描绘背影。
3,(7)怀念背影。
另:以地点变换为线索:
北京 徐州 南京,浦口 回到北京。
我的安慰:“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问:我为什么难过?什么事至此?
讨论总结:
祸不单行:“差使交卸”“祖母病逝”
指导:“奔丧”“丧事”中“丧”的读音。
B,终于决定送我去浦口车站。
C,和脚夫讲价。
D,拣座位,铺大衣,嘱托茶房照应。
E,买橘子
F,要求我写信,并写信给我。
总结:这些事情集中地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在作者的眼力,这些爱全部化作成了父亲的背影。及背影就是父爱的象征。
抄写字词 学生举手回答识记名 时 作提名朗读讨论交流 设置情景注意字形、字音、字义把握课文大意
附: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