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综合提升
第5章 第3节 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焦距为20cm
B.物距为5cm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
C.物距为15cm时,成放大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D.物距由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大的
2. 为了学好初中物理,小明同学养成了写笔记的习惯。以下文字是摘录自小明同学的笔记的部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学世界里呈现的你,有实像也有虚像,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虛像都是放大的
B.将一物体从距焦距为的凸透镜的处,沿主光轴匀速移动到距离透镜处的过程中,像移动的速度由比物体移动的速度慢变为比物体移动的速度快
C.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小华看到前方小李正在不远处等他,于是一边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我来也”。此后发生的情况是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我来也”
D.摄影记者采访一会议,先给大会主席台拍了一个特写镜头,为了拍摄主席台全景,他后退了好几步,然后将照相机暗箱调长了一些
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7.5cm<f<15cm
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透镜不动,蜡烛向右移动,光屏向左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蜡烛和光屏不动,移动凸透镜到适当位置,光屏上可再次得到清晰的缩小的像
4. 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 )
A.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小 B.透镜甲的焦距为20cm
C.第二次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D.光屏移动的距离
5. 关于凸透镜成像及成像规律的应用,有以下几种说法:
(1)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2)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
(3)幻灯机是利用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4)集邮爱好者观察集邮时若一时找不到放大镜,可以用老花镜代替。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1)(2) B.(2)(3) C.(1)(4) D.(2)(4)
6.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漫反射现象中光路是不可逆的
B.同一个人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C.在折射现象中,折射角可能大于入射角
D.凸透镜能成正立的实像
7. 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右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 )
A.透镜甲的焦距为15.0cm B.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大
C.两次的成像性质可能相同 D.光屏移动的距离s一定大于10cm
8. 如图所示,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且AO<OB。已知AO=10cm,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f=10cm B.f=5cm C.f=8cm D.f=12cm
9.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的做法是( )
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形成的是蜡烛倒立缩小的实像
B.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15cm<f<30cm
C.若将蜡烛移动到5cm处,光屏移到80cm处,会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的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二、填空题
11.“新农村建设”中各乡村及城镇主要交通路口多数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摄像头中的镜头相当于______透镜,能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12.把物体置于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25厘米处,已知透镜焦距为10厘米,则物体通过凸透镜生成的是__________像.如果将物体沿主光轴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10厘米,则在移动过程中,物体的像将沿主光轴向__________透镜方向移动(填“靠近”或“远离”),同时像的大小逐渐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13.小华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调整器材时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上,图中在屏上成清晰实像的场景的实际应用是______(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保持蜡烛和光屏在10cm处和55cm处不动,要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凸透镜移到______cm刻度处。
1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用到的器材:凸透镜、_____、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要能正确的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_____、评估和交流。
15.下图中F是凸透镜的焦点,a、b、c、d、e是凸透镜主光轴上的五个点。将物体放在________点时,是放大镜成像的原理;将物体放在________点时,所成的实像最小。
16.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________(填“反”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_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______(填“实”或“虚”)像。交通上的监控摄像头拍摄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17.小明利用支付宝进行扫码支付时,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商家的收款二维码,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将矿泉水瓶遗弃野外易引起山火,是因为瓶中的水相当于______,可会聚太阳光引燃干草或枯枝。隔着薄膜上的水滴看很近的字,会看到通过水滴形成的______的虚像(具体描述像的性质);如果想让看到的字再变大点,应让水滴______ (选填“靠近字、远离字”或“面积增大”)。
1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若将一物体放在距透镜30cm处,将成__________像(选填“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_______就是这一成像性质的应用。若要使该凸透镜作放大镜用,物体应该距凸透镜__________cm。
20.如图所示,市公交公司为了保证人们的上下车安全,在公交车上安装了“电视监控器”。凸透镜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电视监控器”的摄像头能成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它利用了光的______原理成像的。
三、实验题
21.同学们选取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安装并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使他们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小光同学选取焦距为f1=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放在图甲位置,调节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清晰的像,生活中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工作的;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更换焦距为f2=5cm的凸透镜,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移动;
(4)小焦同学发现,在(3)的基础上,不移动光屏,将自己的眼镜放到凸透镜前,如图乙,光屏上也能呈现清晰的像,说明该眼镜对光有______(选填 “会聚”或“发散”)作用。
22.小亮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经历了以下过程.
(1)在阳光下测定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所示).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 cm;
(2)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________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3)在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 第3节透镜成像的规律(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C D C C C B C
二、填空题
11.凸 倒立 缩小
12.倒立缩小实 远离 变大
13.主光轴 投影仪 40
14.光屏 详解论证
15.e a
16.反 凸透 实 大于镜头(凸透镜)的二倍焦距
17.凸透镜 变大
18.凸透镜 正立的放大 远离字
19.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小于10
20.倒立 缩小 折射
三、实验题
21.同一高度(或同一水平线或同一水平高度) 投影仪 左 发散
22.会聚 12 凸透镜 缩小 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