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6 18:3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 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
教学目标:
通过品味古诗语言,感悟理解古诗意思,体会诗的意境。
学会通过多角度剖析古诗,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古诗赏析的习惯。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古诗语言,体会诗的意境,学会多角度剖析学习古诗。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四时景物皆成趣,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写诗赞美四时的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例如提起春天的柳树,我们自然就想起了哪首诗?学生一起背诵《咏柳》。提起夏天的荷花,我们自然就想起了哪首诗?学生一起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今天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新的古诗《山居秋暝》,了解这首诗所描写的美景吧?(板书课题—准备写字格,指导书写“暝”字),本诗的作者是谁,你对作者有什么了解?交流对作者的了解【王维 字摩诘(jié),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中年后隐居山林,过着亦官亦隐的悠闲生活。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苏轼曾称赞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代表诗作有《鹿柴》《山居秋暝》《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等。】(学生来读资料)(查工具书,上网搜资料并进行整理,这是一种智慧。)(二)指导朗诵古诗(出示古诗)请同学们自由朗诵。哪位同学想朗诵一下,(先关注语速)慢一点会有什么效果!请同学再朗诵。(若没慢下来再请学生朗诵)还能再慢一点吗?
诗是有节奏有韵律的,朗诵时要注意节奏注意韵律。(课件出示诗的节奏),哪位同学再来朗诵一下这首诗。(关注如何朗诵出节奏,韵律,教师指导:诗的节奏不是简单的停顿,而是似断非断的声音的延续,老师想来朗诵一下)再指名学生配乐朗诵古诗,哪位同学也想试一试?(掌声)咱女生一起来试一试吧!要想把诗诵得更好,更有味儿,我们就要了解诗的意思。
自主互助,探究诗意
小组合作自学古诗,感知诗意同学们回忆一下,之前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都有哪些?(了解诗人,理解诗题,抓关键词语理解诗句的意思)下面就请小组长带领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工具书和课后注释,抓住关键词来理解古诗。看哪个小组组织的最好,最会学习。
2、交流收获,品味语言,感悟诗境每个小组学的都很认真,都很积极。下面一起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对这首古诗有了怎样的了解?
1)看看题目,哪个小组对题目做过研究?(课件出示题目)指导学生抓住“山居”“秋”“暝”等词来理解诗题的意思。题目的意思应当为: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见的景物。从题目中了解了时间、地点。这首诗的题目交待了多方面的信息,看,小组合作很有成效,找关键词来理解这种方法真好,接下来让我们交流诗的内容吧。
2)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要想真正读懂诗,读懂诗的意境,就要逐字逐词的去认真琢磨,仔细品味。让我们抓住关键字词好好来品品这首古诗。(课件出示前两行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我们来看首联,这句中你们小组认为要关注哪些词?哪个小组先来交流(教师引导,“空山”这里怎么理解?“新”是什么意思?这句诗你们是怎样理解的?(空旷的山林,刚下过一场雨,天气变的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此情此景令人内心感觉怎么样?(惬意、舒服)想一想这句该怎样去朗诵?(指名学生朗诵)
3)我们再来看下颔联。(多媒体出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哪个小组交流一下。(我们小组觉得这句中该关注的词有......)其它小组有补充的吗?这句诗中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明月、松、清泉、石)这句诗该如何理解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根据自己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想看看这美丽的景色吗?(播放课件,学生欣赏)此时你有什么感受?谁想把这句诗朗诵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诵)是啊!多么美的景色啊!更有趣的是作者写景时抓住了静态的明月高照和动态的清泉流淌,这一静一动把山间傍晚的美好景色就描绘了出来。
4)还有什么美景呢?我们继续来看颈联,(多媒体出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哪个小组交流一下。(我们小组觉得这句中该关注的词有......)其它小组有补充的吗? “归浣女”是什么意思?(浣女归,这是古诗中常有的倒装现象)“下渔舟”是什么意思?(渔舟下,也是倒装现象)这句诗中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竹、浣女、莲、渔舟)这句诗该
如何理解呢?根据自己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安静纯朴美好的生活,真是令人向往啊!)谁想把这句诗朗诵给大家听一听。5)是啊!多么安静纯朴美好的生活啊!难怪作者要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哪个小组交流一下对这句诗的理解?(我们小组觉得这句中该关注的词有......)其它小组有补充的吗? “春芳歇”是什么意思?从“自可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是呀,山间美景如此清新美好,令人流连忘返,所以诗人流露出长久隐居于此的心愿。那这一句该如何去朗读呢?读到位了吗?“自可留”该怎样读呢?谁能再试一试?
现在我们了解了诗的意思,更能读出诗的韵味来了,男孩子们一起来试一试吧!(指名)(师小结,学习古诗不仅要注意朗诵出诗的节奏、韵律,体会诗的意境,想象诗的画面,还要感悟诗所要抒发的情感,正所谓“诗言志、诗咏情”。)
今天所学的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对山林美景的喜爱和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我们学习古诗,一定要走进诗里去,感悟文字背后的东西。看老师搜集到的材料。(多媒体出示小资料)王维早年充满了报国的志向,渴望建功立业,虽然一生中官职也有上下的变动,但总得说来还是很顺利的,最终还当上了尚书右丞,也就是宰相。后来唐朝政治统治开始由清明转向腐朽,再加上王维的好友曾担任过宰相的张九龄遭奸臣排挤,被贬到很远的地方。朝政日益荒废,腐败现象日益暴露。诗人厌倦了官场中的尔虞我诈,但在山水田园间却寻找到另一片天地。 “明月、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的理想境界——远离官场,向往洁净纯朴的生活!
原来如此啊!那诗人的这份向往与追求是多么的迫切啊!现在我们感悟到了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了,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诵一下这首古诗吧!
古诗链接拓展
师:王维笔下的山水田园诗很多,孩子们学完《山居秋暝》后,大家想一想,我们之前也学习过一首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与今天所学的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也抒发了诗人对宁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喜爱,想来了吗?对《鹿柴》,让我们一起朗诵吧!
作业:
必作摘抄积累关于四时景色的诗词。
2.选作尝试自己给《山居秋暝》这首古诗配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