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C.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2.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发明了“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制取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氧元素 B.氧气 C.水 D.氯酸钾
3.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通过化学的学习,你觉得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A.通过化学反应使水直接变成汽油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氧气
4.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 B.反应的生成物不同
C.反应前后固体中氧原子的质量均保持不变 D.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
5.下列常见物质中允许旅客带上车的是
A.酒精 B.汽油 C.鞭炮 D.大米
6.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S+O2SO2↑ B.4P+5O22P2O5
C.Mg+O2MgO2 D.4Fe+3O22Fe2O3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双手紧贴试管外壁,再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B.加热KClO3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CO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铜再通CO气体
D.用量筒量取10mL液体时,先倒入接近10mL的液体,后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8.请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做法正确的是
A.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
B.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
C.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火
D.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9.抗击疫情,从我做起。84消毒液的制备原理是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X。用稀释过的84消毒液拖地后,房间内会有淡淡的氯气的刺激性气味,氯气有毒,应注意通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H2O B.NaClO中Cl显+1价
C.NaClO是氧化物 D.氯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0.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
C.在100g30%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11.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获得信息不正确的是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磷和氧气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质量
D.点燃条件下,每4克磷和5克氧气反应生成2克五氧化二磷
12.将某碳酸钙和铜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的灼烧,结果得到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等于原混合物的总质量,原混合物中碳酸钙与铜粉的质量比是
A.1∶1 B.16∶25 C.25∶44 D.7∶8
13.100g含碳元素18%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已知混合气体发生反应:CO+CuOCu+CO2),然后再将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A.300g B.150g C.100g D.50g
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W G H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2 12
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反应中物质G与P的质量比为5:4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物质G可能是单质 D.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5.在光照条件下,AgNO3可分解为Ag、O2和某种氮的氧化物X。取34g AgNO3固体充分光照,测得反应后生成Ag、O2、X的质量分别为21.6g、mg、9.2g。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6,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3.2
B.AgNO3固体应密封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
C.X的化学式为NO2
D.该反应方程式中Ag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二、填空题
16.易燃物和易爆物
(1)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等。
(2)可燃性液体:酒精、汽油、柴油等。
(3)可燃性固体:______、______、棉花纤维浮沉、金属粉末等。
注意事项:①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决不允许违章操作。②在防火重点场所,如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要严禁烟火,在醒目位置张贴安全图标。
17.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1)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Fe + CuSO4= Cu + FeSO4:_____________。
(2)粗铜丝表面的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CuO + H2H2O + Cu:_____________。
18.还原反应
(1)定义:含氧化合物中的_________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2)还原剂:还原反应中,__________的物质,叫做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19.如图所示,根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属于原子的是______,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填番号)其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是______。。E和F属于同种______,其原因是______。属于不同种______。D微粒的符号为______。A和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2)往燃烧很旺的火炉中撒几滴水,发现煤燃烧得更旺,其原因是碳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氮化镁,还有少量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镁的氧化物。
①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请你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______;
②写出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任写出一个镁参加的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及构建微观粒子模型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水、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__;在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
(2)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物质 A B C D
微观示意图
三、推断题
21.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相连的两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在常温下呈液态,C为气体单质,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C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
22.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F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1)F与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在上述反应中A、F都具有_______性。
四、实验题
23.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图是关于燃烧的三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实验1)a、b、c三处物质中能够燃烧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其燃烧时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实验2)集气瓶中充满氧气,胶塞处装有对石墨电极,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两极,电极之间连有一段很细的铁丝。实验时,通入20v的直流电,能够看到铁丝剧烈燃烧。从燃烧的条件的角度分析,通入20v直流电的目的是_______,该实验中集气瓶底应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
(实验3)将钠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钠可以继续燃烧,经进步探究钠在CO2中燃烧生成碳酸钠和碳单质,请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从该实验你对燃烧产生的新认识是__。
24.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从______端进;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当气体从m口进入时,利用C装置还可以进行许多实验。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C中盛澄清石灰水时,可以检验实验室制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②C中盛烧碱溶液时,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③C中盛浓硫酸时,可以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④C中盛适量冷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时,可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五、计算题
25.已知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固体和二氧化碳。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他们取80g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时间/s t0 t1 t2 t3 t4 t5 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g 80 75 70 66 62 58 58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求该80g石灰石样品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6.取8g黄铜(锌铜合金)与154.7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质量为162.5g。求:
(1)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2.A 3.A 4.D 5.D 6.B 7.D 8.C 9.C 10.D 11.D 12.C 13.B 14.A 15.D
16.天然气 煤气 液化石油气 面粉 煤粉
17.(1)表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还表示56份质量的铁与160份质量的硫酸铜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和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
(2)表示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表示80份质量的氧化铜与2份质量的氢气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和18份质量的水
18.(1)氧
(2)夺取氧元素
19.(1) ABCE D BCD 元素 质子数相同 微粒 Mg2+ Na2O
(2)C+H2OCO+H2
(3) Mg3N2 2Mg+CO22MgO+C 2Mg+O22MgO
20.
(1) 水 BC
(2) 三 40%
(3)
21.
(1) H2O2
(2)CO2
22.
(1)
(2) 还原
23.a 白磷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使铁丝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燃烧不一定要有与氧气参与
24.
(1)锥形瓶
(2) A
(3) m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n端时,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4)④
25.
(1)22
(2)设该80g石灰石中碳酸钙质量为x,
x=50g;
答:该80g石灰石样品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50g。
26.
(1)解:产生氢气的质量为:154.7g+8g-162.5g=0.2g,
(2)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
所以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1)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2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