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松鼠》
【教学目标】
抓住关键词句,准确把握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特征。
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激发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兴趣。
通过对比阅读,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在说明事物时用上形象描述加说明方法,准确而生动地进行细致的描写。
【教学重难点】
了解“边读边分条记录”的方法,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培养提炼概括能力;
2.将课文中的语句与课后题中的句子进行对比,体会不同说明文语言的风格,培养对说明文语言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看,它是谁?可爱的小松鼠。今天我们学习说明文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松鼠》。请同学们抬起右手,一起写课题。注意:鼠,是象形字,“臼”里边的两横断开,好像松鼠的两颗大门牙,竖提左斜,斜勾右斜要稍长,仿佛长长的尾巴。再读课题。
检查预习,解决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乖巧 驯良 清秀 矫健 玲珑 (外形)搭窝 编扎 挤紧 踏平 遮蔽 (搭窝)歇凉 蛰伏 敏捷 警觉 拾榛子 (习性)读完这一行词你有什么发现?作者用了这么多形容词来写小松鼠的外形。 “扎”在表示捆 束 系的意思时读za,这一行词又跟什么有关?松鼠搭窝的动作。这一行跟什么有关?松鼠的一些其他习性。(平日的学习中,我们可以这样分类积累词语。积累词语对丰富我们的习作语言帮助非常大。)
整体感知,聚焦结构
学习太阳一课我们知道了说明文往往从多个方面来说明一个事物的主要特点。那么《松鼠》一课都向我们说明了松鼠的哪些信息呢?请你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同时思考。课前让大家用列出表格,概括小标题的方式梳理了每个自然段的信息。找同学汇报一下。生:汇报
2.师:你第一、第四、第五自然段概括得非常好。很了不起。其实概括小标题是非常难的,因为它既要求语言非常简练,又要求准确概括本段内容,我在批大家的预习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第二、三自然段在概括的不是很好,这两段确实很难概括,我们一起根据老师出示的关键词句再来概括一下。谁再来交流?
教师提示:经常在高处活动;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这是活动范围;白天在树上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这是活动规律,合起来就是活动范围和活动规律。所以第二自然段概括的小标题是“活动范围和规律”。教师提示:轻快、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动作敏捷,这是小松树独特的行为特点,和别的动物一样吗?大熊猫这样吗?不一样,所以这是属于小松鼠独有的行为特点。你们看,关注了关键词句,可以帮助我们概括出简练、准确的小标题了。
3.总结:好了,大家看,作者就是从外形(板书)活动范围和规律行为特点、搭窝和生育换毛的其他习性这些方面来介绍小松鼠的。(要指着课件),活动范围和规律、行为特征、搭窝、生育换毛这些统称为——生活习性。
4.看来,本单元的两篇课文确实都是从多方面来介绍一个事物的。在《太阳》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的说明方法,那么在《松鼠》一课中,你能找到哪些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那列数字、打比方是本课最主要的说明方法吗?不是,那么本课的写作密码是什么呢?是用了什么方法将松鼠的特点给我们介绍清楚的呢?我们通过对比的方式来研读一下。
5.大家看这是《中国百科全书》中对松鼠的介绍,读一读,这三句话分别介绍了松鼠的哪些方面呢?请你们在文中找出和这些句子相对应的部分,看看他们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在相应的段落旁边做一下批注。(自己学完后,到小组中讨论一下)
6.和它们相照应的段落分别是?预设:第一句写的是松鼠的外形,对应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句写的是松鼠的搭窝,对应课文的第4自然段。 第三句写的是松鼠的生育和习性,对应的是课文的第5自然段。那么它们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呢?(百科全书中的语言多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比较简练,准确,课文则有很多生动的描写。)是啊,看来两种语言再表达上还真是大不一样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对比着,细细品读一下吧。
四、对比语言,体会表达
1、请你再轻声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谈谈你的感受。
(1)从“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感受到小松鼠很漂亮。”你能抓住关键词具体谈一谈吗?(预设学生会从清秀谈出漂亮,从闪闪发光谈出机灵,从矫健、轻快谈出敏捷灵巧。评价:你抓住了“”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请你读出你的感受吧。谁还能像他这样抓住关键词再来谈谈。真是只{}的小松鼠,请你也来读读吧。从你的朗读中听得出你喜欢这些形象生动的介绍。)
(2)从“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预设:*从玲珑的小面孔,感受到小松鼠很漂亮,帽缨形的尾巴感受到它的尾巴很大。评价:你关注到了小松鼠最突出的特征——尾巴,并抓住关键词感受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请你来读一读吧。读出了它的美。“王”字旁的字一般跟美玉有关,“玲珑”就是指事物精巧美丽,瞧,这就是松鼠玲珑的小面孔。“帽缨”是系在帽子上穗状的装饰物。这玲珑的面孔和美丽的尾巴作者用了一个“衬”字写出了它的相映成趣,谁再来读读?谁还喜欢松鼠的尾巴,也来谈一谈?它总是把尾巴翘起来,还躲在底下乘凉,感觉它很聪明有趣。你也来竖一下你的大尾巴?我们没有。而松鼠有,还可以翘到头上,自己躲在底下乘凉,真有意思。请你再来读一读吧。
(3)“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预设:松鼠像人一样吃东西,很有趣。你来读出它的有趣吧。)课件对比出示第一处句子:你们看,虽然列数字很准确,(老师用手比划一下长度)但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大老鼠呢。而布封运用“形象描述法”来介绍的小松鼠,格外的可爱、漂亮、讨人喜欢。(板书:讨人喜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只可爱的小松鼠吧。谁还想来读读这只讨人喜欢的小松鼠?这么多同学想,那我们一起来读。师小结:好一只可爱的小松鼠,说明文中使用形象描述法,松鼠的特点更加鲜明。(板书:形象描述。)
2.学习第二处对应的句子。
(1)和第二处句子相照应的段落是:第四自然段。老师把一个自然段分成了四个段落,你能运用刚才学到的小标题的方式分别来概括一下吗?引导学生说出(选址、搭建过程、窝的好处、窝口的特点)
(2)如果你是一只松鼠,读了这段文字,你学会搭窝了吗?我们一起说说怎么搭?师引说:第一步是——选址 第二步是——搭建, 第三步——带儿女住进去,你还可以告诉大家你的窝口的优点。你觉得课文中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预设:比较清楚,就让我们知道松鼠具体师怎样搭窝的。)你们看作者形象描述的方法把松鼠搭窝的情况介绍得多清楚多具体呀。自己练着读一读吧,一会儿我找四个同学来读。
(3)教师指生读:你读第一句。松鼠这样会选址,你觉得松鼠怎么样?(聪明,真是只聪明的松鼠。)你读第二句。读了这些句子,你会搭窝了吗?(会了,你能具体说说吗?先......再......然后......。你看,作者用一句话就让你学会搭窝了。有什么小妙招吗?用了一些动词,是啊,精准地抓住了小松鼠搭窝时的动作。还有吗?用了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还用了表示顺序的词。就把松鼠如何搭窝清楚具体地写了出来,可谓用词精确、条理清楚。谁再来读读搭窝的过程?小松鼠搭窝的过程可真娴熟。)你读第三处?师: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带着儿女住进去吗?当然会。为什么?很舒服很安全。读第四处。窝口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你又觉得松鼠怎么样?(想得很周到,很聪明。)谁还想再来读一读,夸夸这只小松鼠?师:松鼠搭的窝真是又结实又实用。
五、布置作业:
1.必做: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运用“形象描述+说明方法”,把《白鹭》的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2.选做:作者布封四十年如一日,工作于法国皇家植物园。终于写出了36册的巨著《自然史》。推荐阅读布封的《自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