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四季之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四季之美》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6 18:2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
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晕、鸦”等9个字,会写“红晕、萤火虫”等12个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感受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景物的独特韵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景物的独有韵味。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来欣赏一段优美的视频(春夏秋冬配乐视频)
师:欣赏后有何感受呢? 生自由答
师:是啊,一年四季,时空变幻,每一个季节都有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日本的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认识作者
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日本的清少纳言。生:自由读
整体感知文本之美,理解基本内容。
师配乐范读
生边听边思考圈画有关词句:作者心中四季最美的是什么?写了哪些事物的美?
3、生答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夏夜,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示课件)师: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生1.每个季节最美的是时间,不是某一个事物。生2.这四句话分别是每段的中心句。 师:是啊,本文四季最美的是四个时刻,这是一种变换时空的独特的视角,(板书独特、视角)。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这种独特的视角,一起走进春天的黎明。(四)品读四季之独特美
学习“春天最美是黎明”(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思考:春天的黎明美在哪方面?有什么特点?生1.美在天空的颜色。生2.颜色太特别,很鲜艳。生3.这些颜色是慢慢变化的。
师:从哪看出天空的颜色是慢慢变化的?生:“一点儿一点儿”(示课件)师:这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板书:动态)那我们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动态的颜色变化之美呢?生:慢一点,轻一点,舒缓一点(指名读)师:你读得让我仿佛看到大地在慢慢变明亮呢!我们一起师生接读一下好不好?(师生交换接读)
(示课件)同学们看美不美?那我们一边欣赏着,一边背一背我们刚才合作读的优美的文字吧。
过渡:走过春天的黎明,来到夏天的傍晚。学习“夏天最美是傍晚”(第二自然段)
自读课文思考:你能想到几个画面呢?生:三个画面,分别描述。师:我们发现这段其实是写了三种夜晚,分别是生答明亮的月夜,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师:你现在觉得哪种夜晚最美呢?(生各说不同)
2、品读三种“夜晚”a.品读“明亮的月夜固然美”师:同学们看(示课件一张张优美的月夜图),谁来说说感受?生1.想起一句诗“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生2.月夜太美了!生3.月夜有种晴朗的美......师:我们都觉得月夜是美的,所以作者说“月夜固然美”。你喜欢吗?请读出这种感受。师:那漆黑的夜晚就不美了吗?b.品读“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师:(示课件)谁来描述一下?(动画图片)生:我看到在漆黑的夜晚,有无数萤火虫在翩翩起舞,像动画片。
师:那你觉得这动画片美还是月夜美?生:都美,月夜不动,而这幅画在动,又像无数颗星星落下来一样。......(理解动词“翩翩起舞”生上台表演)师:是啊,漆黑的夜是背景,萤火虫就像一群小精灵,翩翩飞舞,将这黑夜点缀的灵动梦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也是作者独特的一种写作方法,(板书: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动态美(副板书:动态美)还有更迷人的呢?c.品读“蒙蒙细雨的夜晚”(指名读)是怎样的情景把作者迷住了?生1.蒙蒙细雨就给人一种特别的美,再加上一闪一闪的微光就更美了。生2.仿佛看到两只萤火虫在雨中散步一样。......师:真的是迷人啊!蒙蒙细雨的夜晚就是一个大舞台,其中的点点荧光的动态之美着实迷人啊!(读出这种感受)
3.(有感情赛读)每一种夏夜都美得那么与众不同,把你最喜欢的夜晚美美的读出来,我们比一比。(分组接读,读得同学站起来)
过渡:走过夏天的傍晚,来到秋天的黄昏。品读“秋天最美是黄昏”
1、师配乐范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一段,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自由答师:都说“自古逢秋悲寂廖”,你刚才是这种感受吗?生:没有,是温暖的,温馨的......师:是的,本段中哪些词点出了作者感到秋天是温暖的,感动的?生:动人,感动,心旷神怡......a.“动人的点点归鸦”师:你联想到了哪些人?生1.下班回家的人生2.放学回家的同学们......师:是归鸦急切回家的心情打动了作者,这一句该怎样读?生有感情朗读
师:(示课件)更让作者感动的是什么呢?(抓重点词“成群结队,比翼而飞”)(找六个同学上台表演大雁一会儿“人”字,一会儿“一”字,不好操作来对比大雁让人感动之处。师:我们只有六个人都不好比翼而飞着变换队形,而大雁是成群结队,依然能“比翼而飞”,体会到什么?生1.是默契生
是团结生
是不离不弃的精神......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就连那一般的风声、虫鸣也让作者心旷神怡,(示课件)同学们又能体会到什么?生:作者观察细致......师:是的,细腻的笔触正是清少纳言的一种文风,景致不多却给了我们一种意境美。(板书:意境)(指名配乐读)过渡:秋天的黄昏是温馨的,那冬天的早晨又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看白板上的阅读提示自读最后一段,在小组内讨论交流。1、生自读讨论2、汇报交流,体会作者对景致的独特感受,有感情朗读。
总结:(结合板书)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感受了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最美,美得独特,美得有韵味,美得有意境,这都源自于她对大自然对生活的什么?(热爱)(板书:爱)这种爱是不分国界的。
(五)布置作业:课文所写景致不多,却营造出美的氛围。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