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2:古代亚非文明-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分类汇编(含解析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22:古代亚非文明-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分类汇编(含解析全国通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6 15:4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22:古代亚非文明
2021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本专辑以单元为线索,对2021年全国各省市112套中考真题解析整理、归类,提供详尽解析,是备战2022年中考的绝佳复习资料,中考真题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导向性和示范性,因此研究中考真题,把握其规律,在复习备课时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2021·山东滨州·中考真题)某旅游团赴埃及旅游,可组织到下列哪一景点参观
A.B.
C.D.
【答案】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国王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A项图片为金字塔,故A项正确;雅典卫城遗址和帕特农神庙都属于古希腊建筑,BC错误,排除BC;罗马大竞技场遗址是罗马建筑,故D项错误,排除D。故答案为A。
2.(2021·贵州毕节·中考真题)拓片是将刻在不同材质上的文字、符号、图案等拓印下来的纸片,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古埃及文明研究的是(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阿拉伯文字
【答案】A
【详解】
依据题干的限定信息“埃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A符合题意;楔形文字,是由古苏美尔人所创,不能用于研究埃及文明,B不符合题意;甲骨文是中国古老的文字,不能用于研究埃及文明,C不符合题意;阿拉伯文字是阿拉伯人的文字,不能用于研究埃及文明,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2021·广西广西·中考真题)古代亚非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化的文明成来。右图文明成果的创造者是
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A.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答案】C
【详解】
根据图片“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结合所学可知是古埃及的文明成果,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4.(2021·贵州安顺·中考真题)下图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所在的文明古国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罗马
【答案】A
【详解】
图片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A符合题意;古巴比伦、古印度、古罗马与金字塔无关,排除BCD。故选A。
5.(2021·湖北湖北·中考真题)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右图所示的文明成就属于
A.古代希腊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埃及文明 D.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答案】C
【详解】
图示是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故C符合题意;A、B和D都没有符合题意的金字塔,排除。故选C。
6.(2021·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从一个地域性王国发展为洲际大帝国。当时,其统治范围地跨
A.非洲、亚洲 B.非洲、欧洲
C.亚洲、欧洲 D.欧亚非三洲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中“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南征北战,成就了地跨西亚与北非的洲际大帝国,故选A;法老图特摩斯三世时期,古埃及疆域并未扩展到欧洲地区,故排除BCD。
7.(2021·江苏南京·中考真题)探寻古埃及金字塔的功能与演变历程,可以感知的历史奧秘有
A.国王地位与权力 B.人类的法制传统
C.阿拉伯数字起源 D.罗马帝国的强盛
【答案】A
【详解】
依据所学,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古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体现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但是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A正确;人类的法制传统源于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但属于古代两河流域巴比伦文明,B排除;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古印度,C排除;罗马帝国的强盛与古罗马的兴衰有关,D排除。故选A。
8.(2021·湖南邵阳·中考真题)认真学习历史教材是获取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列说法与教材观点相违背的是( )
A.古代埃及国王给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 B.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C.西欧庄园中的耕地分为“自营地”和“份地” D.《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的一部分
【答案】A
【详解】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因为陵墓的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中国人称为“金字塔”。故A说法与教材观点相违背,符合题意;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故B说法与教材观点一致,不符合题意;西欧庄园中的耕地分为“自营地”和“份地”,故C说法与教材观点一致,不符合题意;《罗马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故D说法与教材观点一致,不符合题意。故选A。
9.(2021·甘肃定西·中考真题)观察下列图示的遗迹、遗物,证明古埃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水平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详解】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B是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故B符合题意;A是古代希腊的陶器;C是古代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D是中国的兵马俑。故选B。
10.(2021·云南昆明·中考真题)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中国人称之为
A.“金字塔” B.万神庙
C.帕特农神庙 D.摩亨佐·达罗遗址
【答案】A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寝。这些统治者在历史上称之为“法老”,故A正确;万神庙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故B错误;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遗迹,故C错误;摩亨佐·达罗遗址属于印度河流域文明,位于今天巴基斯坦,故D错误。综上故选A。
11.(2021·云南·中考真题)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诞生于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 )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希腊又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代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故选A;古代希腊文明诞生于爱琴海海域,排除B;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古代巴比伦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排除CD。
12.(2021·江苏无锡·中考真题)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俱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金字塔是( )
A.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 B.古代埃及休闲的场所
C.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 D.古代埃及祭祀的神庙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我矿物质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古埃及国王也称为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他们为自己修建巨大的陵墓——金字塔,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3.(2021·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主要说明当时
A.奴隶制度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等级制度森严 D.法制传统悠久
【答案】B
【详解】
材料“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体现的是当时商品经济较为活跃,B项正确;材料与奴隶制度发达、等级制度森严及法制传统悠久的说法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2021·江苏镇江·中考真题)20世纪初,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刻有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像的黑色石柱,它被称为“一件历史和文学作品……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司法典籍”。这件“作品”代表的古代文明是( )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城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中国文明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的“一块刻有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像的黑色石柱”指的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国王国王汉谟拉比制定,属于古代两河流城文明成就,故B符合题意;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排除A;古代印度文明的成就主要是种姓制度、佛教等,排除C;古代中国文明的成就主要是甲骨文、青铜器等,排除D。故选B。
15.(2021·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下面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古代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其共同点是( )
A.位于大河流域 B.使用铁农具 C.源于海洋 D.工商业发达
【答案】A
【详解】
从材料中的四大文明古国分布来看,分别分布在尼罗河利于、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长江及黄河流域,说明的共同点是都位于大河流域,A正确,C排除;材料未涉及使用的工具,且从时间来看,当时尚未过渡到铁器时代,B排除;工商业发达不属于四大文明古国的特征,D排除。故选A。
16.(2021·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用楔形文字雕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该法典属于( )
A.古埃及文明 B.古中国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两河流域文明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故D正确;ABC错误。综上故选D。
17.(2021·四川眉山·中考真题)《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这反映了该法典
A.客观上迟滞巴比伦的发展 B.导致巴比伦阶级矛盾激化
C.养成自由民妄自尊大心理 D.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答案】D
【详解】
根据题干“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可知,材料表明在法律面前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和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是不平等的,这反映了该法典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D正确;题干材料规定反映不出“客观上迟滞巴比伦的发展”、“导致巴比伦阶级矛盾激化”、“养成自由民妄自尊大心理”内容,排除ABC。故选D。
18.(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文明古国与文明成果搭配正确的是( )
A.古埃及一甲骨文 B.古印度一金字塔
C.古巴比伦一(汉谟拉比法典》 D.中国一种姓制度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C符合题意;甲骨文是古中国文明,A排除;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B排除;种姓制度是古印度文明,D排除。故选择C。
19.(2021·海南·中考真题)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城、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究其原因,大河流域
A.自然资源匮乏 B.文明成果丰硬 C.文化积淀厚重 D.适合农业耕作
【答案】D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城、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城、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主要是由于大河流域土地肥沃,适合农业耕种,农业的发展为亚非地区的古代文明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D符合题意;自然资源匮乏错误,正是因为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提供了自然物质基础,才能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所以A不符合题意;先有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才能有文明成果,因此此项不是成为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的原因,所以B不符合题意;先有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才能有文化积淀,因此此项不是成为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的原因,所以C不符合题意。
20.(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文物古迹是古代文明的见证。《汉谟拉比法典》见证了下列哪一地区的文明成就
A.古代埃及 B.古代两河流域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颁布《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B正确;《汉谟拉比法典》不属于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希腊的文明成就,排除ACD。故选B。
21.(2021·湖南湖南·中考真题)历史古迹是古代文明的见证。下列古迹能够见证古巴比伦文明的是
A.
B.
C.
D.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B符合题意;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A排除;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C排除;长城是古中国文明,D排除。故选择B。
22.(2021·湖北宜昌·中考真题)有学者认为,“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发明物,而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文字始终是苏美尔古典文明的一个特征。”苏美尔文字被称为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字母文字 D.拉丁文字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B正确;象形文字产生于古埃及。A错误;最早的字母文字是腓尼基字母。C错误;拉丁文字源自希腊字母。D错误。综上故选B。
23.(2021·山东菏泽·中考真题)有学者说,欧洲文明的源头是希腊,希腊文明的源头是同两河流域的交流。下列文明成就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A.狮身人面像 B.种姓制度 C.《汉谟拉比法典》 D.帕特农神庙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文明代表有《汉谟拉比法典》,C符合题意;狮身人面像是发源于尼罗河的古埃及的文明,A排除;种姓制度是发源于恒河流域的古印度的文明,B排除;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文明,古希腊属于海洋文明,D排除。故选择C。
24.(2021·湖南常德·中考真题)2019年10月9日,土耳其发起代号为“和平之泉”的军事行动,目标直指幼发拉底河以东地区。一时间古老的两河流域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下列文物诞生于该地区的是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C.种姓制度图 D.雅典卫城遗址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两河流域文明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故B项正确;A项为古埃及文明,C项为古印度文明,D项为古希腊文明,均与题干“两河流域”不符,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25.(2021·四川广安·中考真题)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代表性成果是
A.楔形文字、金字塔 B.《掷铁饼者》帕特农神庙遗址
C.凯旋门、万神庙 D.自由自治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答案】A
【详解】
楔形文字是古代西亚地区苏美尔人创立的文字,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故A符合题意;B和C都属于古代罗马的文明成就,排除B和C;自由自治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是中世纪西欧时期。排除D。故选A。
26.(2021·浙江台州·中考真题)小远同同学在某博物馆看到空中花园复原场景图和《汉谟拉比法典》复制品。它们反映的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希腊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D.古罗马文明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空中花园是新巴比伦时期修建的,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颁布的。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故它们反映的是古巴比伦文明,C正确;空中花园、《汉谟拉比法典》反映的是古巴比伦文明,不是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排除ABD。故选C。
27.(2021·山东烟台·中考真题)两河流域形成的苏美尔文明,是迄今为止最早的文明,距今6000年前就开始建立,但是后来建立的巴比伦成了两河文明的代表。下列成果属于“两河文明”的是
A.
B.
C.
D.
【答案】B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图B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属于两河文明的代表,B正确;图A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金字塔,图C是古印度文明的代表种姓制度,图D是古希腊雅典文明的代表帕特农神庙,ACD排除。故选B。
28.(2021·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答案】A
【详解】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A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文明,B排除;《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文明,C排除;《拿破仑法典》是法国的,D排除。故选择A。
29.(2021·四川绵阳·中考真题)2021年4月,绵阳博物馆举办“敦煌莫高窟壁画展”,其中不少佛像衣衫单薄,面部表情生动,与传统中国讲究主产的面风有很大差异。这种画风最可能出自( )
A.古埃及文明 B.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阿拉伯文明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佛教是从印度传入的,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因此C项正确;佛教与古埃及文明及古巴比伦文明无关,AB项排除;阿拉伯文明下的宗教是伊斯兰教,D项排除。故选C。
30.(2021·湖南娄底·中考真题)玄奘游历印度时记录:“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 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这印证 了印度历史上的哪一制度
A.种姓制度 B.庄园制度 C.城邦制度 D.封君封臣制度
【答案】A
【详解】
根据题干“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 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中的种姓制度。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级森严,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不能通婚等,A正确;庄园制度是欧洲中世纪封建领主以庄园为财产制度的单位,排除B;城邦制度存在于古希腊时期,排除C;封君封臣制是建立在封土制基础上的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排除D。故选A。
31.(2021·湖南湖南·中考真题)以下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分布图。下列文明成果分别与图中①、②两个文明中心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金字塔 佛教的创立 B.青铜冶炼 《汉谟拉比法典》
C.太阳历 水稻的种植 D.楔形文字 种姓制度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而古埃及的文明象征是金字塔;②位于南亚印度河流域,因此这里是古印度,而古印度的文明象征是佛教和种姓制度,所以A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诞生于西亚两河流域,B项错误;印度水稻种植历史晚于公元前2500年前后,C错误;楔形文字产生于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制,D错误。综上故选A。
32.(2021·湖北十堰·中考真题)下图反映了古代历史上一种森严的社会制度,下列选项与图片内容相符合的是
A.古代中国--分封制 B.古希腊---民主政治
C.古巴比伦-君主专制制度 D.古印度-一种姓制度
【答案】D
【详解】
依据题干示意图可知反映了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古代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D正确;古代中国分封制是把土地赐给诸侯,让他们在各地建立诸侯国,A排除;古希腊雅典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强调公民内部人人人人平等,B排除;古巴比伦实行奴隶制君主专制制度,但与题干不符 C排除。故选D。
33.(2021·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答案】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后来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产生于公元1世纪,创始人是耶稣,排除;C项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产生于东汉末年,排除;D项是产生于7世纪,创始人是穆罕默德,排除。故选A。
34.(2021·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种的大河流域产生的,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等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出现了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该制度发端于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答案】C
【详解】
根据“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等建立了一系列国家……种姓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发端于古代印度。C正确;古埃及发源于非洲尼罗河流域。A错误;古巴比伦发源于西亚两河流域。B错误;古罗马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D错误。综上故选C。
35.(2021·湖南怀化·中考真题)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此尊坐像相关宗教的创始人是( )
A.耶稣 B.李耳 C.穆罕默德 D.乔达摩悉达多
【答案】D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可知与佛教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因此与此尊坐像相关宗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选项D符合题意;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A排除;李耳一般指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B排除;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C排除。故选D。
36.(2021·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古代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内容属于古代印度文明的有( )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马可·波罗行纪》 ④种姓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
公元前 6 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古代印度人发明0到9的数字,被阿拉比人传入西方,因此称为阿拉伯数字;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①②④符合题意;《马可·波罗行纪》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记载中国人的社会风情,不是古代印度文明成就,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B和D。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