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世界的气候》测试题 2021-2022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测试题 2021-2022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06 14:0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测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50分)
1.造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因素 B.人类的活动
C.地形地势因素 D.受地球形状的影响
下表是某地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0.3 11.2 12.7 14.1 16.5 19.3 21.3 21.8 20.3 17.1 13.5 11.3
降水(mm) 86 82 80 54 40 19 4 5 38 82 109 93
2.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3.下列大洲中,此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的是( )
A.欧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读世界某区域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甲地位于①南半球②北半球③大洋西岸④大陆西岸(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图中甲地的气候特点是( )
A.夏季凉爽多雨,冬季高温少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凉爽、冬季炎热,降水均匀 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6.导致图中甲、乙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从利物浦→华沙→赤塔,降水量的变化( )
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多 C.降水都很少 D.降水都很多
8.图中数码所显示的区域中,人口最稀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未来两天内将有股强冷空气到达本地区,受其影响气温下降8℃~10℃。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这说明天气与( )的密切联系。
A.人们生活 B.工业生产 C.风土人情 D.公路交通
左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两种气候类型分布,右图为某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乙地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1.右图表示的气候类型对应左图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特点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炎热干燥
C.终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3.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景观山清水秀,而纬度相近的阿拉伯半岛却沙漠广布,导致两地景观差异显著的原因是( )
A.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地形平坦使其自然景观山清水秀
B.阿拉伯半岛,远离海洋,降水少
C.长江三角洲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
D.阿拉伯半岛受高大山脉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气候干燥
14.下列诗句中描写气候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15.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
A.冬夏长,春秋短 B.终年寒冷
C.长夏无冬 D.阴雨连绵
16.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晴转阴”的是( )
A. B. C. D.
17.全年少雨区分布在( )
①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 ②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
③30°~40°大陆东岸 ④两极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读汉中市某日天气预报图,其天气状况是( )
A.晴转晴,正午时分气温为15℃
B.多云转晴,最低气温为10℃,西南风3级
C.阴转多云,气温10℃~15℃,东北风6级
D.晴转阴,全天气温不超过15℃,东南风3级
19.下列关于天气与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与天气一样,都是时刻在变化的 B.天气与气候一样,一般变化不大
C.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D.天气与气候,二者不存在任何联系
读我国内陆某区域东西方向的地势起伏变化图,图中温度计的数值分别是两地的实测气温,读图中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峨眉山山顶与重庆市的温差约为( )
A.12℃ B.16℃ C.20℃ D.28℃
21.与重庆相比,峨眉山成为夏季避暑盛地,是因为这里( )
A.纬度高,气温低 B.靠近海洋,气温低 C.地势高,气温低 D.森林多,气温低
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基本要素为气温和降水,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不同地区气候类型差异明显。完成下面小题。
22.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B.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D.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23.关于降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纬度地区降水量相同 B.世界年平均降水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C.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量少 D.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西岸降水多
24.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于东侧的原因是( )
A.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较大
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富
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
D.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
25.赤道与极地地区的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二、解答题(50分)
26.读“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1)和“世界轮廓图”(图2)回答问题。
(1)①②③三地中终年多雨的是________。
(2)根据图分析①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特征是________。
(3)导致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7.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乙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北半球的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
A.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B.从北向南递减
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读图可知,A地的年平均气温____0℃(“大于”“小于”“等于”),造成这一气候现象的影响因素是____。
(3)根据乙地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描述其气候特征_______;该气候类型多分布在____附近。
28.读某区域A、B两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地降水量最多的三个月份是________;A地的年降水量________(填“多于”或“少于”)B地的年降水量。
(2)图中B地________月气温最低,由此推断该地位于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A地的气温年较差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B地的气温年较差。
(3)综上分析,造成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填“地形”或“纬度位置”)。
29.读“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______地。读图可判断A地位于________(温度带),B地位于________(温度带)。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因素。
(2)A、B两地中,属于终年多雨的是________地,夏季多雨的是________地。
(3)B地可能是以下哪个地区的气候(_____)
甲.亚欧大陆东岸 乙.亚欧大陆西岸 丙.亚欧大陆内部 丁.赤道附近
参考答案
1.C 2.D 3.A 4.A 5.D 6.C 7.A 8.C 9.A 10.A 11.A 12.C 13.C 14.C 15.D 16.C 17.C 18.C 19.C 20.B 21.C 22.C 23.D 24.D 25.A
26.①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海陆位置
27.D 小于 地形地势或海拔 全年高温多雨(全年湿热) 赤道
28.5、6、7 多于 7 南 小于 地形
29.B 热带 北温带 纬度 A B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