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合作探究:长江三角洲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
资料1:平原分为构造平原、剥蚀平原和堆积平原。堆积平原大多是由河流冲积而形成。而这些由河流沉积下来的泥沙和土壤,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和有机质,肥力较高。
资料2: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13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央视新闻移动网——2019-5-13
思考:从自然和人文的角度分析长三角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自主探究:长江三角洲发展区域经济的优
阅读教材和资料,思考:温州如何借鉴两翼经验,加强与长三角的联系,成为南翼的一部分。
资料一:温州港交通方便。水路货运航线通大连、厦门等沿海港口以及长江沿线的汉口、九江、南京等地;国际货运航线通往日本、朝鲜、香港等 22 个国家和地区。
资料二: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制定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依托上海龙头带动,强化重大战略、发展规划、合作项目等全方位对接融入,确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城市地位。推动与嘉定战略合作的10大举措和24个重点项目实质性落地,加快嘉定工业区温州园、科技创新园等平台建设,打造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合示范区。
——2019年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资料三:2018设立温州民营企业家节,开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率全省之先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企业帮扶“白名单”,出台无还本续贷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14条、降本减负42条,为企业减负153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1.29%。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难题3200多个,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温州城市品牌影响力指数居全国地级市第二。
——2019年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课围绕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空间感知、综合思维和家国情怀。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师生互动交流,充分给予学生表达思想的机会。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课程内容分为“长江三角洲在哪里?”、“长江三角洲如何发展内外联系?”、“长江三角洲发展内外联系的核心是哪里?”“长江三角洲内外联系的两翼是哪里?”四个主问题。其中“长江三角洲如何发展内外联系?”是本课的核心问题。
学为中心是本课最核心的理念。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实现深度课堂。
【教材分析】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节选自湘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本课标题虽为联系,但因为两翼的差异才凸显联系的重要。优势互补是本课关于联系的核心思想。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习完了所有关于区域地理的内容。这为本课做了良好的铺垫。北外新世纪学生素养总体较高,问题设计可以略有拔高。另外,本课一段视频和许多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以及丰富的资料,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上海的经济发展特色,理解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
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2. 能力目标
读图,说出长江三角洲的大致范围和位置特点。了解长三角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分析
长三角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的优势条件及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的经济发展状况,知道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与核心的经济
联系,感悟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本课学习重点是:读图,说出长江三角洲的大致范围和位置特点。了解长三角主要的交
通运输方式,分析长三角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的优势条件及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本课学习难点是:感悟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
1. 教法
教法 依据
视频演示法 通过视频可以更加直观地将所要呈现的案例或者知识更加直观得展现自学生面前。
情境教学法 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对话式教学法 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的能动性,鼓励学生即兴创造,打造动态生成的课堂。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之后进行思考,在阅读实践中实现不断的自我建构。
2. 学法
学法 依据
自主学习法 通过自主文本学习,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有理有据。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文本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探究学习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讨论学习法 通过生生互动,形成共鸣。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补充资料、视频、图片等多媒体素材,以最感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问题激趣)2min
1.出示一张卫星图,提问:从这张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2.追问:哪些地方高亮?为什么这些地方高亮
3.教师总结三地的GDP,提问:为何长三角经济特别发达。
二、教学流程
(一)长江三角洲在哪里?(3min)
1.展示长三角的地形图
2. 游戏一:作图达人
游戏规则:在最短的时间内,根据第一页阅读卡的描述,用三角形准确画出长江三角洲的范围。
(二)长江三角洲如何发展内外联系?(17min)
1.游戏二:读图高手
游戏规则:在最短的时间内,结合地图用四字短语概括长三角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填在课本中。
2.合作探究:长江三角洲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
①自主阅读,从自然和人文的角度分析长三角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
②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组长组织讨论并做好记录,准备发言。
③组长代表展示答案并代表发言,其他组员进行评价与观点补充。
(三)长江三角洲发展内外联系的核心是哪里?(8min)
1. 展示一张地图,提问长三角的核心是哪里?
2. 播放视频:洋山港?
3. 提问:上海发达的贸易对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有何带动作用??
4. 结合《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这一课,任选一个主题,举例说明上海对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四)长江三角洲内外联系的两翼是哪里?(8min)
1.自主探究:阅读教材和资料,思考:温州如何借鉴两翼经验,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南翼的一部分,实现更好的发展?
2.学生分享,同学互评。
过渡:教师指出,中华早期不仅具备这些条件,人们还有更多惊奇的发现,下面让我们再次回到地图。
(五)总结(3min)
把中国海岸线比喻成一张弓,把世界第一运河的长江经济带比喻成一支箭。那么两翼好比是一张弓的弓弦,而内陆就是这支箭的尾端。温州也搭乘这一把箭,向着明天蓄势待发。
(六)作业布置
1. 有人提出黄河同样有三角洲,为何几乎没听到“黄三角”。请你利用课后搜索资料,
2. 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有许多值得温州借鉴的经验,围绕“从长三角看温州”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刘显国老师说过:“开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因此,第一锤就要敲击在学生心灵之上,所以我选用一个卫星题,使学生对本课充满期待,未成曲调先有情。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课堂的重点,应当花较大篇幅去分析和探讨。尤其是对于长江三角洲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更多的时间。利用地图和资料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总结升华全课,突出主旨。作业富有趣味性和拓展性。
北翼
南京
内陆
上海
杭州
南翼
设计意图:板书创意性的采用弓箭,凸显主题。(共12张PPT)
资料:201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GDP总量超过21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3%。而京津冀地区2018年GDP总量约为8.5万亿元。珠江三角洲地区2018年GDP总量超过8.1万亿元。
——《上证报》、山川网
南京
长三角
杭州
珠三角
京津冀
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长江三角洲在哪里?
游戏一:作图达人
游戏规则:在最短的时间内,根据第一页阅读卡的描述,用三角形准确画出长江三角洲的范围。
临江滨海
航空发达
公路密集
铁路畅通
水网稠密
游戏二:读图高手
游戏规则:在最短的时间内,结合地图用四字短语概括长三角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填在课本中。
长江三角洲如何发展内外联系?
黄海
东海
结合左图,概括“临江滨海”对于长三角地区加强内外联系的意义。
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可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合作探究:长江三角洲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
1.自主阅读,从自然和人文的角度分析长三角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
资料2: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13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央视新闻移动网——2019-5-13
图1
图2
图3
2.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组长组织讨论并做好记录,准备发言。
3.组长代表展示答案并代表发言,其他组员进行评价与观点补充。
211工程大学全国分布图
资料1:平原分为构造平原、剥蚀平原和堆积平原。堆积平原大多是由河流冲积而形成。而这些由河流沉积下来的泥沙和土壤,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和有机质,肥力较高。
产业:工业雄厚
交通:水、路、空发达
人口:人口密集
政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地形: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文:水网密布
土壤:冲击平原,土壤肥沃
自然因素
小结:长三角发展内外联系的优势
人文因素
长江三角洲发展内外联系的核心是哪里?
1.上海发达的贸易对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有何带动作用?
2.结合《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这一课,任选一个主题,举例说明上海对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长江三角洲内外联系的两翼是哪里?
自主探究:温州与南翼
阅读教材和资料,思考:温州如何借鉴两翼经验,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南翼的一部分,实现更好的发展?
资料一:温州港交通方便。水路货运航线通大连、厦门等沿海港口以及长江沿线的汉口、九江、南京等地;国际货运航线通往日本、朝鲜、香港等 22 个国家和地区。
资料二: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制定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依托上海龙头带动,强化重大战略、发展规划、合作项目等全方位对接融入,确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城市地位。推动与嘉定战略合作的10大举措和24个重点项目实质性落地,加快嘉定工业区温州园、科技创新园等平台建设,打造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合示范区。
——2019年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资料三:2018设立温州民营企业家节,开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率全省之先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企业帮扶“白名单”,出台无还本续贷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14条、降本减负42条,为企业减负153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1.29%。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难题3200多个,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温州城市品牌影响力指数居全国地级市第二。
——2019年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温州市市长 姚高员作报告
家庭作业
HOMEWORK
2. 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有许多值得温州借鉴的经验,围绕“从长三角看温州”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
1. 有人提出黄河同样有三角洲,为何几乎没听到“黄三角”。请你利用课后搜索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