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小说是文学艺术作品,其中有真实的历史成分,但作者为了增强小说的趣味性,会加入一些虚构的成分。
魏
洛 阳
蜀
成都
吴
建业
第16课 三国鼎立
夏朝(前2070——前1600)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商朝(前1600——前1046)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
西周(前1046——前771)
是我国继夏商之后的第三个王朝
春秋(前770——前476)
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时期
战国(前475——前221)
是我国继东周列国以来的又一个诸侯割据的时代
秦朝(前221——前207)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制国家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
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强盛的帝国
东汉(公元25——公元220)
由汉光武帝刘秀建立
旧知回顾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
乱
1.因何而乱
皇帝大权旁落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农民揭竿(黄巾起义)
军阀割据
2.乱成如何?
路有饥妇人,抛子弃草间。
--王粲《七哀诗》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
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民不聊生 人口锐减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朝政。统治日益黑暗。人民纷纷起义,中央无力征讨起义军,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东汉末年社会背景如何?
军阀割据
袁绍盘踞哪里?曹操又盘踞哪里?
袁绍占据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曹操占据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
袁 绍
曹 操
政治上:
把汉献帝从洛阳接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
经济上:
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农民垦荒,兵士耕田,实力不断增强。
兵多粮足实力强大
官渡之战背景
曹 操
袁 绍
乌巢
不足两万人
约十万人
官渡之战
袁绍
曹操
官 渡 之 战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公元200年
以少胜多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
曹操:①“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③战术得当
④重视贤才、以诚待人、宽容人
袁绍:①自恃兵多粮足
②骄傲轻敌,刚愎自用
③不听别人意见(如许攸)
④指挥失当
曹操的壮心是什么?
统一全国
官渡之战后形势图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
刘备在群雄逐鹿中,没有地盘,到处流浪,最后得到高人的指点,三次到隆中,请出大贤诸葛亮。
刘备该怎么做?
曹操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北伐乌桓获得胜利之后,骄傲情绪很重。一把火,把他统一中国的迷梦彻底摧毁。 ——张作耀《曹操评传》
曹
刘
孙
赤壁
之战
曹军
曹操
刘备
孙权
孙刘联军
二、赤壁之战
荆州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于持久。然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
孙、刘联军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影响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阅读教材p75
?
孙、刘
曹 操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主观:骄傲轻敌;战术失误。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议一议: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
(提示:可以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
客观:(1)北方刚统一,巩固统治和恢复 经济需要时间。
(2)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3)水土不服,疾疫困扰。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经营关中,完成北方统一
孙权—— 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
刘备—— 攻占四川夺得汉中
赤壁之战后
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三国鼎立
魏
蜀
吴
国号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占据的地点
220年
221年
229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
北方
荆州、益州
江东
魏
蜀
吴
兴修水利,发展农业
丝织业兴旺(蜀锦)
造船业发达(到达夷州)
生产特色
三国鼎立的形成
曹魏重视农耕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翻车
魏
蜀
锦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蜀
孙吴开发江南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吴
230年,吴国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岛),加强了台湾地区和内地的联系。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依据本课内容概括总结 :
①一种局面:
②两大战役:
③三国鼎立:
④四个人物:
⑤五个时间: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魏蜀吴
袁绍、曹操、孙权、刘备、
200年、208年
220年、221年、 222年
不是。
曹操生前并没有称帝,他的儿子曹丕建立了魏以后才追封他为魏武帝。到这时候,东汉的政权才真正结束。所以,曹操是生活在东汉后期,而不属于三国时期。
开动脑筋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吗?
评说
在京剧舞台上,曹操的脸谱一直是个代表奸臣的大白脸,或者说,曹操成了奸臣的代名词。你如何看待?
曹操虽有挟天子令诸侯、屠城等奸诈残忍行为,但从历史事实来看,曹操能谋善断,唯才是举,志向远大,他以统一大业为己任。他重视农耕,大兴屯田,统一北方并发展了北方经济,为西晋的统一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条件
多
少
群雄并起 政权林立
三个局部统一政权
三国处于分裂时期,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
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看,是历史的退步,它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分裂局面的出现,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从大规模分裂与局部统一的角度看,是历史的进步,政治上结束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符合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为实现全国重新统一奠定基础;经济上有利于三个区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或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分析)
●魏灭蜀
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利用蜀国内部混乱的机会,派邓艾、诸葛绪、钟会率大军分三路攻蜀。后主刘禅出降,蜀亡。
●司马炎建晋
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自立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西晋的兴亡
晋伐吴图
●晋灭吴
279年,晋大举伐吴,步骑二十余万分五路直指建业、夏口、 江陵等地。
280年,吴主孙昭向晋将王浚投降,吴亡。经过多年年的分裂混战,至此中国又重新统一。
●匈奴灭晋
晋武帝死后,惠帝无能,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的一直武装攻陷长安,西晋灭亡。
西晋的兴亡
西晋建立时间:
西晋建立者:
西晋统一全国时间:
西晋灭亡时间:
266年
司马炎
(司马昭之子)
316年(惠帝)
280年(灭吴)
东汉崩溃 军阀割据
袁 绍
曹 操
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曹操)
孙刘联军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吴
魏
蜀
西晋
国家分裂
局部统一
全国统一
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
一种局面:
两大战役:
三国鼎立:
四个人物:
五个时间: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魏蜀吴
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200年、208年
220年、221年、 222年
政权名称 魏 蜀 吴
建立者 曹丕 刘备 孙权
建立时间 220年 221年 222年
都城 洛阳 成都 建业
(今江苏南京)
统治区域 黄河流域 西南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生产特色 兴修水利、 发展农业 丝织业 (蜀锦) 造船业
(到达夷洲)
说出所知道的三国相关成语,然后讲与本课有关的几个
成语典故大盘点
过五关斩六将
羽扇纶巾
舌战群雄
桃 园 三 结 义
步步为营
锦囊妙计
三顾茅庐
虚张声势
死心塌地
缓兵之计
乌合之众
初出茅庐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班门弄斧
有借无还
三国知多少
下面这些歇后语都出自三国
故事,请补上后半句:
周瑜打黄盖,
关公面前耍大刀 ,
刘备借荆州,
孔雀收屏——
展翅翱翔——
小人掌印——
凿壁偷光——
娃娃献计——
关羽
张飞
孙权
孔明
孙策
三国知多少
趣味竞猜:下列成语的迷底均为
三国人物,请你猜一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