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年级下册复习试题三(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九年级下册复习试题三(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13 07:4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复习试题三
1、下列口号或言论出现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中的是
A.“还我青岛” B.“自强”、“求富”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每年“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激情飞扬,用各种活动纪念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德国强占胶州湾 B.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十月革命的影响
3、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废除二十一条”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4、“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5、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6、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7、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开国大典
8、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牌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和中华民国成立 B.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C.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D.中华民国成立和新文化运动
9、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921年)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烬美)与恩铭不老松。”董老咏怀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七大 D.井冈山会师
10、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 A.五四爱国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红军长征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1、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1周年,让我们重温鲁迅先生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咏赞:“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2、九十一年前,十三位代表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秘密会议,为躲避搜查,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游船上举行。该历史情景反映的应是
A. 同盟会建立 B. 开国大典
C. 建党伟业 D. 西安事变
13、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跃进大别山
14、红军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是在
A.占领遵义城后 B.渡过金沙江后
C.到达陕北之后 D.翻越雪山之后
15、“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万里长征 D.挺进大别山
16、红军长征是一部壮丽的英雄史诗。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1936年10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
C.飞夺泸定桥 D.会宁会师
17、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中央电视台组织了“我的长征”活动,重走了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A.湘江 B.昆明 C.遵义 D.泸定桥
18、历史课堂上,同学们讲述了许多革命的故事。不是发生在红军长征时期的是
A.四渡赤水河 B.血染卢沟桥 C.强渡大渡河 D.巧渡金沙江
19、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20、有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中共诞生 C.遵义会议 D.挺进中原
21、抗日战争中,领导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的著名爱国将领是
A.张学良 B.李宗仁 C.叶挺 D.彭德怀
22、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23、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24、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中,有以下几个情节,你认为下列哪个情景在电影中发生不符合历史真实
A.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25、1940年8月,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寇展开了一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这次战役是
A.血战卢沟桥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26、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的是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北伐战争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的胜利
27、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形成统一的抵抗力量,抗击外来侵略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28、1941年在重庆流传的打油诗:“不怕你龟儿子轰,不怕你龟儿子炸,老子们有坚强的防空洞,不怕!不怕你龟儿子凶,不怕你龟儿子恶,老子们总要大反攻,等着!”诗中的“龟儿子”是指
A.德国侵略者 B.美国侵略者
C.日本侵略者 D.法国侵略者
29、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评述,错误的是 。
A.是正义的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B.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
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 D.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0、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1、“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下列各项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B.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D.召开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2、中国共产党经过二十多年革命探索后,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最早提出这个政治主张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33、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是
A.上海 B.北京 C.延安 D.瑞金
34、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 B.民族工业的实力
C.“实业救国”思潮 D.第一次世界大战
35、下列企业中,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是
A.福州船政局 B.汉阳铁厂 C.大生纱厂 D.湖北织布局
36、通过张骞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能认识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
A.均衡发展 B.迅猛发展 C .曲折发展 D .持续发展
37、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位状元“舍本逐末”、“实业救国”,此人是
A.詹天佑 B.张謇 C.严复 D.曾国藩
38、1840年后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下列属于近代文明的是
①轮船、火车 ②电报、电话 ③照相、看电影、跳交谊舞④三跪九叩之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9、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
A.称“老爷” B.行握手礼 C.缠足 D.穿翎顶补服
40、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 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C.宣读婚誓,互抉约指,携手同归 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41、在政府以法令形式强制推行后,男子剪掉辫子和女子停止缠足的做法逐渐被人们接受。这种情况最早应该发生在
A.辛亥革命后 B.戊戌变法后
C.新文化运动后 D.五四运动后
42、中国近代生活由于西方科技的传入而丰富起来。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李鸿章用网络通告《马关条约》内容 B.清政府派大臣坐轮船出洋考察
C.南通张謇的公馆夜晚电灯通明 D.蒋介石乘飞机到西安督促张学良剿共
43、“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44、今天,铁路四通八达,方便人们的出行。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设计者是
A.侯德榜 B.张謇 C.魏源 D.詹天佑
45、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寻求革新救国思想。鸦片战争后学习西方成为进步潮流,最早启迪人们学习西方的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提倡民主和科学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