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九年级 上
15.故乡
导入新课
故乡,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
故乡,是漂泊的游子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
故乡,更是你我他黯然销魂的伤心之所。
但一切都在改变,再次展现在眼前的故乡又是怎样的呢?读鲁迅的《故乡》,为什么昔日的童年伙伴如此麻木辛酸?为什么当年的“豆腐西施”竟如此粗俗尖刻?是什么改变了他们?请同老师一起走进《故乡》去寻找答案。
故 乡
鲁迅
第一课时
1. 了解作家作品及小说常识,积累重点字词;
2. 阅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找出本文的线索,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学习目标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等。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作者简介
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长篇、中篇、短篇)
小说常识
人物
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塑造方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环境
社会环境:
小说的三要素
自然环境: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概括介绍
形象描绘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借景抒情,情景融合;深化文章主题。
交代时代背景、社会风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故事情节
阅读小说应该从哪几个方手?
故事情节
环境描写
人物形象
主题思想
小思考:
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人物形象(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生动形象)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渲染烘托)
小说常识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取而代之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因此,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作者赴绍兴老家接母亲回北京,在那里耳闻目睹了离别多年的家乡破败的景象,农民生活陷入困境,人际关系冷漠、隔阂。尤其是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30,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樵悴,向鲁迅讲述了农村人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作者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于是一年后以这次回乡见闻为题材,以章闰水为原型,写下了这篇悲凉沉郁而又不失希望的小说《故乡》。
背景介绍
阴晦( ) 惘( )然 祭祀( ) 弶( ) 毡( )帽
秕( )谷 鹁鸪( ) 獾( )猪 颧( )骨 髀( )尖
大抵( ) 瑟( )索 寒噤( ) 潺( )潺 恣睢( )
嗤( )笑 鄙夷( ) 愕( )然 廿( ) 妇孺( )
惘然:
隔膜:
伶俐:
世面:
wǎng
bó gū
huì
jì sì
jiàng
zhān
bǐ
huān
自主学习
bì
zì suī
quán
dǐ
sè
jìn
chán
chī
一、快速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bǐ yí
è
niàn
rú
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
隔阂;情意或思想不相通,彼此不了解。
聪明;灵活。
社会上各方面的情况。
1、作者写了哪几个方面的故乡?小说写了故乡的哪些人物?侧重写了哪两个主要人物?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
三个方面的故乡:
人物:闰土、杨二嫂 、母亲、水生、宏儿和“我”;
二、阅读课文,思考:
自主学习
侧重刻画的人物:闰土、杨二嫂
小说的主要人物:闰土
回忆中的故乡;
现实中的故乡;
理想中的故乡。
2、作者回到阔别20余年的故乡,在故乡呆了大约多长时间?是如何推算出来的?
明确:约半个月左右
依据:“第二日”“这样的过了三、四天”“又过了九日”等。
二、阅读课文,思考:
自主学习
3、这么长的时间,作者对每天都作了介绍吗 着重写了哪些天的事情
明确:着重写了这些日子的事情:
“第二日”;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
“又过了九日”
4、作者又着重写了这些天的哪些人、哪些事?
明确: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会见闰土(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等)
“又过了九日”:动身启程
二、阅读课文,思考:
自主学习
“第二日”:母子见面;回忆少年闰土(回忆瓜地刺猹、初见印象、讲雪地捕鸟和瓜地刺猹、离别赠物);见到杨二嫂(声音、视觉、语言、动作)
5、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行文的?请根据这个线索梳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线索——“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
二、阅读课文,思考:
自主学习
1--5段 我 ( )
6-33段 我 ( )
34-52段 我( )
53-77段 我 ( )
78-88段 我 ( )
回故乡
见到母亲并回忆少年闰土
见到杨二嫂
见到闰土
离开故乡
以 为线索
回故乡
在故乡
离故乡
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我的行踪
6、依据线索,划分小说的结构层次:
二、阅读课文,思考:
自主学习
线索人物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6、依据线索,划分小说的结构层次:
二、阅读课文,思考:
自主学习
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1-5)
写“我”回到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6-77)
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78-88)
7、用一个字来表达故乡留给“我”的印象:
故乡变了
杨二嫂变了
闰土变了
“我”变了
变
二、阅读课文,思考:
自主学习
1.完成课后练习
作业布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