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能够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
3、会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与应用
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
教学过程:
1、 课前谈话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
出示高铁列车的图片并介绍它的速度最高可达到6千米/分。
(二)出示问题
请你们帮忙算一算,照这样的速度2分钟能行多少千米?10分钟呢?20分钟呢?40分钟呢?
(三)研究问题,发现规律
6 × 2=12 (1)
6 × 10=60(2)
6 × 20=120(3)
6 × 40=240(4)
(算式先从上往下看,再从下往上看。)
(四)概括规律:
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三、验证规律:先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写算式,再用计算器验算。
四、规律的巩固与应用。
完成课本页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训练(数学乐园)。
七、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6 × 2 = 12 (1) 一个因数不变, 60 × 8=480
×5 ×5
6 × 10 = 60 (2) 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
6 × 20 = 120 (3) 积也(或除以几)。
÷2 ÷2
6 × 40 = 240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探索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在教学中,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通过对算式的观察,在小组里讨论自己的发现,自主的去探索规律、验证规律,并使用规律。本课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探索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要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探索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口算、计算、交流等活动,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学生在探索活动过程中兴趣很高,交流得也很积极,但是让学生总结出积的变化规律还是有些困难的。因而,我想到我们平时的课堂在学生的总结能力上还有待于教师进一步关注。让学习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
另外,对于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学生对于基础的练习能够运用自如,但是灵活度较高的练习却有些困难。因此,教师在选择练习时应该关注练习的广度和新鲜度,让学生见多识广、灵活运用
但也存在改进的地方:
1、对中差生的指导不足。由于本课例的例题较为容易,大部分学生通过口算就直接算出答案,无需通过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这就给部分思维发散性较差的学生形成了一个假象,以至无法真正懂得该规律的应用。在以后的教学中,特别对思维慢一些的学生,要加强对他们的引导,使他会更积极更有目标的去思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提高了解题速度。
2、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带有鼓励性。这节课的主要特点是让学生在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思考、探索、讨论、发言,但是部分学生不敢举手大胆的交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多一点给学生鼓励,多一点给学生信心,那么学生们就能畅所欲言了。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探索、分析的能力,在一定情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不会感到很困难。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中,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