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上《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案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四上《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案 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06 11:1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计算工具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会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运算。
2、能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3、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转化思想方法的奇妙。
二、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运算。
三、教学过程:
1、计算比赛,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师:(课件出示计算器图片)认识这个么?
生:(齐)认识!计算器。
师:那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呢?
生1:售货员那里。
生2:商店,买东西的地方。
生3:菜市场那里。
生4:家里也有。
师:能说得完吗?
生:说不完。
师:在我们的身边,计算器是无处不在的,那么你会用计算器吗?
生:(胸有成竹,异口同声地)会!
师:那行,请考考自己,这里有三道题。
1 4609+7584= ②63÷9= ③3456-28×34=
师:看看你自己是不是真的会用计算器,看谁算得又准又快,开始。
(学生开始用计算器计算。)
师:第一道题等于多少?
生:12193。
师:第二道题不用说了是吧。第二道题有用计算器的么?
生:(用了,没用。两种情况都有。)
师:第三道题呢?
生1:2504。
师:还有其他的答案么?
生2:116552。
师:不过大多数同学都是哪个答案?
生:2504。
师:究竟哪个答案对呢?
生:2504。
师:大家都认为2504是对的,为什么呢?
生:其实116552也是对的。不过,可能她的计算器是算术型的。
生2:因为如果是科学计算器的话,应该知道先算28×34,要是普通型的话,按顺序输入就会先计算3456-28的得数然后再乘34,所以等于116552。
师:噢,真佩服!大家的计算器可能大多不是科学型的,不是聪明型的,而是傻瓜型的。傻瓜型的算的时候就会按输入顺序计算,算下来的结果就是116552。我很佩服刚才这个同学帮我分析了。其实开始出现这个结果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用估算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谁来说说怎样用估算来判断?
指名汇报
师:再看看第三道题。还有其他好办法吗?
生:(绞尽脑汁地思考,还是没有想到其他的方法。)
师:那好,在普通型的计算器上是不是有这两个键:“M+”、“MR”?知道这两个键有什么用吗?
生:不知道。
师:我来告诉你。有了这两个键,即使是普通型的计算器也不用笔来记那个中间结果了。怎么做呢?先按“28×34”,然后就按下“M+”,计算器上显示结果是“952”,按“M+”的目的是将“952”储存下来,就是把这个结果记在计算器里面了。然后,再输入“3456-”,再按“MR”就把952调出来了。
生:(恍然大悟地)啊!
师:会啦?那试一下。
生:(兴致勃勃地开始试验刚学到的方法。)
师:好了,都会算了吧?那练习一道题。
出示:35100÷(39×45)=
生:(很乐意地练习,都得到正确结果“20”。)
师:那么这几道题做完以后,你有什么想法?有没有学到些什么?
生:我觉得计算器非常实用,而且非常简便,得数也非常准确。
师:非常准确?那刚才第三道题有同学算出“1358”,是怎么回事呢?
生:我觉得可能是按错键了。
师:对啊,也就是说用了计算器并不能保证计算一定正确。首先要正确地输入数字。好,还有补充吗?
生:我认为计算器一般来说比人的脑子要快一些,因为有些同学口算是困难的,比如说28乘34是不可以用口算来解决的,就可以用计算器很快就可以算出结果。
师:对,就是像28乘34这种题口算起来比较麻烦,我们就用计算器,那么像第二道题呢?
生:很简单啊!
师:还用不用计算器啊?
生:不用。
师:其实,我们要去判断是否要用计算器。另外,像第三道题是不是告诉我们:要正确地使用好计算器的话,还要了解自己用的计算器是聪明型的还是傻瓜型的。
生:像我们以前对“M+”、“MR”还没注意呢,现在就不用笔把中间结果记下来了。
师:好了,现在会用计算器了吗?
生:会了。
2、游戏激趣,感受计算器的便捷
师:下面我们用计算器来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从“1到9”这9个数字中选一个你最喜欢的一个数字,别说出来,想在心里。我最喜欢数字“2”,就输入9个“2”,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除完以后你只要把结果告诉我,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是几。
生:(认真地计算起来。)
师:算出来了么?谁来告诉我你的结果。
生:结果是2.700000022。
师:好,现在我告诉你,你的结果是错的,你等会可以再重算一遍,看看错哪儿了。
生:72。
师:你喜欢的数字是8。
生:(惊讶却又很佩服地)对!
师:谁再来试试。
生:27。
师:你喜欢的数字是3。
生1:3。
生2:我算出来的结果是45。
生3:你喜欢的数字是5。(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出了答案。)
生4:52。
生5:52,嗯?错了!
师:看来你真的会猜!同学们知道诀窍在哪了吗?
生:知道!得数除以9。
师:真棒!刚才得出“2.700000022”的同学,你再算一遍,也可以重选一个数字试一试;然后想一想错在哪里了。
……
师:玩过之后,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计算器不光是帮助人们学习的,也是帮助人们计算的,并且它不是按照一个整的公式,他有的时候还是活灵活现的。
生:自己要把数据看准确,而且操作要精确。
师:说得真好,就是要看清数据,正确输入。
3、探索方法,发现规律
师:既然人们发明了这么好的计算器,我们就应该更好地运用它。那现在我们都会用了?让我们来挑战一下自己,好不好?
师:(板书:22222222×55555555= )
师:谁来说说结果?
生1:1.234567877 E15
生2:1.234568 E15
生3:1.234567877 15
师:谁还有其他的结果?
生4:1.234567877×10 15
师:用普通计算器的有没有结果?
生5:E12345678
生6:E1234567876
生7:1.2345678 15
生8:12345678E
师:还有其他结果?大家不用报了,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1: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结果的?
生2:大家用的计算器不一样结果也就不一样。
生1:难道这么多结果都是对的吗?
师:是啊,你说这么多结果,哪个才是对的呢?
生:(迷茫地)不知道啊。
师:那正确的结果究竟是多少呢?你现在碰到了什么麻烦?
生:计算器装不下。
师:现在我们能不能把正确结果找出来呢?前后四个同学一小组想想办法吧。
学生小组讨论了两分钟。
师:找到办法了吗?
生:没有。
师:我告诉大家 这里面确实是有正确的结果。不过,我们看不懂,要等到上高中才能学到,是一种科学的计数方法。它是1点几几乘以10的15次方,10的15次方是表示有15个10相乘。计算器的显示屏上结果的前边出现“E”,就是告诉你结果位数已经超过了十位,计算器无法表示出它的精确值。
师:下面让我们来想一想,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求出结果。
师:咱们来交流一下?2×5用计算器算了么?
生:没有。
师:22×55是不是要用计算器啦?
生:是!1210。
师:(板书:2×5=10
22×55=1210
222×555=123210)
师:要不要再往下算啦?
生:不要!
师:如果你还没有看出来,你就再往下算一算。算完以后,发现什么规律了?
生:从1往后写到因数的位数,再倒过来写,再在最后加一个0。
师:是不是?
生:是!
师:这个同学说得非常准确。(手指着得数)从1开始,开始是几位数就写到几,倒过来再写到1再加一个0,是不是这样一个规律呀?
生:是!
师:算完以后,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生:我觉得看起来这个数字很庞大的,用计算器算有些不便,但是掌握了这里面的技巧这么大数字的题用脑子就可以算出来,说明计算器不一定是非常方便的。
师:说得好,还有不同的想法么?
生:我觉得也可以把这种计算归集于简算那一类的。
师:像简算,好,好,你这么想,行,行。
生:这么大的数据在计算器上却不是正确的,然而用人的智慧却可以算出准确的答案,可以说人比计算器更聪明。
师:说得好不好?
生:好!(鼓掌)
师:刚才那个同学问得特别好,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规律啊?来,一起把这个结果说出来。
生(齐):1234567876543210。
师:对呀,太奇妙了!
4、课堂总结
师:学完这堂课有什么收获?
生1:计算器里有很多道理需要我们继续学习。
生2:计算器的键盘还需要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正确地使用。
生3:我希望以后能制造出有更多位的计算器。
生4:计算器的得数不一定是最准确的,而且要用一点技巧才能算得准确。
的话,我认为把它制造出来没什么用处,我们应该在有用的时候去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