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第1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1课时)
本节任务
一、
环境影响生物
二、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圈
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我国的珍稀动物大熊猫,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你知道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吗?这些地区的环境有哪些特点适于大熊猫生活?
什么是环境
大熊猫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区。
野生大熊猫必须从环境中获取食物和水分,环境中食物是否充足、水分的多少都会影响大熊猫的生活。
另外人类的干扰也是影响大熊猫分布的主要因素。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
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对于生长在农田中的青蛙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
A.农田中的植物、蛇、昆虫等
B.阳光、空气、水、土壤
C.上述A和B的总和
D.上述A和B的总和加上其他的青蛙
D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1.1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
环境影响生物
瓢虫、蚜虫、杂草、老鼠、蛇等
阳光、温度、空气、土壤、水等
生态因素
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因素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阔叶林
针叶林
1.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
在高山上,海拔越高温度越低,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
水
1.2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热带雨林
沙漠中的绿洲
热带雨林地区和沙漠地区,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差异?影响它们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
1.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
春兰
秋菊
1.3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
1.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
狮子捕杀野牛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2.竞争关系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
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养分
草原上吃草的斑马和牛
1.3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
3.合作关系
蚂蚁合伙搬运食物
财狼合伙捕杀动物
1.3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
4.寄生关系
人肠道中的蛔虫
菟丝子与植物
1.3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
5.互利共生关系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小丑鱼和海葵
1.3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
生物
影响
适应、影响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2.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保护色
适应的普遍性
警戒色
老虎
冬天的雷鸟
夏天的雷鸟
箭毒蛙
七星瓢虫
夹竹桃
变色龙
枯叶蝶
拟态
适应的普遍性
枯叶蝶
竹节虫
兰花螳螂
圆掌舟蛾
适应的相对性
2.2 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探究
绿色植物对环境湿度的影响
时间 裸地湿度(%) 草地湿度(%) 灌木丛湿度(%)
早晨 45.6 60.7 78.9
中午 29.5 49.6 61.3
晚上 35.2 55.9 73.5
2.2 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蚯蚓疏松土壤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地衣分解岩石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回报给人类!请保护环境!
沙尘暴
泥石流
人类排放的废水
工厂排放的废气
生物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三北防护林
退耕还林(草)
全班同学分成六小组,对照小卡上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
1、2小组完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4小组完成“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5、6小组完成“区分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
非生物因素 常见实例
雨露滋润禾苗壮
朵朵葵花向太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蛇的冬眠、沙漠狐与极地狐
鸟类的迁徙
不同植物在不同时间开花如“春兰秋菊”
大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到地面上来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水分
阳光
温度
温度
1、2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照
光照
空气
温度
生物因素 常见实例
两只雄虎为争夺栖息地打架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蛔虫与人
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地衣是真菌与藻类的共生体
竞争关系
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寄生关系
合作关系
共生关系
3、4组: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5、6组:区分生物适应环境与影响环境
大树底下好乘凉
梧桐树在秋天落叶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
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
地衣加速岩石风化
生物适应环境
生物影响环境
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
过度放牧会使草场退化
拓展延伸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物的生活受环境的影响,生物又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改变环境,它们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成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环境影响生物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依赖、适应、影响
捕食关系
合作关系
竞争关系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生物
环境
影响
2.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海拔高度
1.在某草原,影响牛生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空气 B.温度 C.草 D.水
C
B
4.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牛和猫 B.猫和老鼠
C.水稻和野草 D.一群蚂蚁
3.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A.温度和水分 B.光和温度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
C
B
5.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沙漠中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
C.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B
6.到了寒冷的冬天,法国梧桐纷纷落叶,而松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
A. 松树比法国梧桐更适应环境
B. 法国梧桐不适应寒冷环境
C. 它们都适应环境
D. 松树与法国梧桐正在进行残酷的生存斗争
C
感谢您的观赏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的第一节内容。本节课安排两课时完成。我主要是对第一课时的教学作简要分析说明。
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有:环境、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等概念;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第一课时突出概念教学,围绕材料中小麦田里各种生态因素对小麦的影响进行分析。再通过搜集实例,利用多媒体或图片展示,帮助学生了解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并影响和改变环境的密切关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建立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最终认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二、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对什么是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还没有把生物放在环境中去思考。本节课主要讲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其知识内容不深,自然界中的实例也较多。通过演示实例后再进行归纳,就能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举例说出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思考、分析问题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与相互影响的观点。
2.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资料及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的能力等。
五、课前准备:课件、教学相关图片等。
六、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法、观察法、讨论法、多媒体、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以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教师讲述设问:通过上节课对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的调查,我们知道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我们有哪些同学饲养过金鱼?根据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想一想,金鱼必须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进入第二章的学习。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讲授新课:
环境的概念
教师提问:既然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那什么是环境呢?环境仅仅指的是生物生活的地点吗?我国的珍稀动物大熊猫,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你知道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吗?这些地区的环境有哪些特点适于大熊猫生活?
学生思考、分析、归纳出环境的概念。大熊猫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区。 野生大熊猫必须从环境中获取食物和水分,因此环境中食物是否充足、水分的多少都会影响大熊猫的生活。另外人类的干扰也是影响大熊猫分布的主要因素。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教师过渡语:那么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探究主题:环境影响生物。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大熊猫分布的地区及生存环境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环境的概念。
探究主题一:环境影响生物
教师讲述:刚才我们已经知道,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我们把这些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那究竟该如何描述生态因素的概念呢?
1.生态因素:
教师讲述: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生态因素分成两大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顾名思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
通过展示小麦田的示意图,让学生分析影响小麦生活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分类。并引导学生概括:阳光、温度、空气、土壤、水等无生命的,称为非生物因素,瓢虫、蚜虫、杂草、老鼠、蛇等是有生命的,称为生物因素。
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找出影响小麦生长的因素,并按有无生命对这些因素进行分类:即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插图分析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导学生去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和类型。
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教师提问:小麦田中的非生物因素是如何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呢?
学生展开讨论回答:没有阳光,小麦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温度过低,麦苗生长缓慢。水分过少,会影响小麦的成活,水分过多,植物容易烂根。土壤肥沃,小麦生长茂盛,产量高。土地贫瘠,麦苗就会瘦小黄叶。
教师设问:非生物因素对其他生物的生长和分布有没有影响呢?
展示图片:高山上针叶林和阔叶林的分布图、沙漠上的不毛之地和靠近绿洲的少数植物,教师引导分析图片,问:高山上,阔叶林和针叶林的分布与海拔高度有什么关系?影响它们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
比较一下热带雨林地区和沙漠地区,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差异?影响它们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
为什么兰花在春天开放,菊花要在秋天开放?影响它们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片,可知:在高山上,阔叶林分布在海拔低、温度较高的地方,针叶林分布在海拔高、温度低的地方,影响它们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热带雨林地区,水分充足,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因此植物种类很多,动物的种类也会很多。沙漠地区,气候干旱,水分缺乏,所以到处都是不毛之地,仅仅是靠近水源的绿洲才有少数植物生存,因此影响它们的非生物因素是水分。
不同的植物开花,需要不同的光照时间。春天日照时间逐渐增长,一些长日照植物如兰花就会在这个时期开花;秋天,日照变短,短日照植物如菊花就会在此时开花,因此影响它们的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图片的分析,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长和分布的影响。
教师进一步提问:非生物因素对动物有没有影响呢?同学们预习书本14页“非生物因素对动物分布的影响”,并在周围环境中寻找鼠妇若干只,注意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的特点,我们下一节课再进行探究。留下悬念,为下节课作铺垫。
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教师讲述: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都会受到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哪些呢?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等。
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判断。“狮子捕杀野牛”与“七星瓢虫捕食蚜虫”反映了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养分”与“草原上吃草的斑马和牛”属于竞争关系;“蚂蚁合伙搬运食物”与“财狼合伙捕杀动物”属于合作关系;“人肠道中的蛔虫”与“菟丝子与植物”反映了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一方有利,一方有害,属于寄生关系;“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与“小丑鱼和海葵”之间,反映了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属于共生关系。
教师过渡语:生物的生活既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又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那么,生物如何才能生存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图片的分析,让学生认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主题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师讲述: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教师多媒体展示第一组图片,让学生小组观察、讨论提出的问题:
(1)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的环境的?
(2)仙人掌有哪些特点适应干旱的环境?
(3)鹰形态结构有哪些特点有利于它捕食猎物?
(4)你们还能举出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
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派代表回答问题。
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这样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以利于深入地下吸收地下水。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有利于保温。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能减少水分散失,茎有储水作用,根发达深入地下吸收水分。
鹰有非常发达的视觉,即使在高空也能发现地下很小的猎物,它锐利的喙和爪有利于牢牢的捕捉猎物,难以逃脱。
还有如有些植物到秋天会落叶、青蛙的冬眠、北极熊的体毛白色等等。
教师展示第二组图片:具有保护色的雷鸟、老虎、变色龙,具有警戒色的箭毒蛙、七星瓢虫、夹竹桃,具有拟态的竹节虫枯叶蝶、竹节虫、圆掌舟蛾、兰花螳螂等等图片,让学生思考:生物为什么能适应环境?生物适应环境是普遍存在的,还是个别现象?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归纳小结:生物适应环境是因为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或特征。可见,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教师提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思考、回答、举例。
教师讲述:虽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是绝对的。例如:虽然有些昆虫有绒毛或有鲜艳的体色或能释放有毒的物质来吓走天敌,但有些鸟类的口腔含有特殊的物质,可以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有些昆虫虽然有保护色,但能吃它的鸟类具有“火眼金睛”,可以不受迷惑而发现它的存在。雷鸟虽然能在冬天来临之前换上白色的羽毛,但如果这个冬天迟迟没有下雪,换上白色羽毛的雷鸟反而更容易被敌害发现而难以生存。所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图片的观赏与分析,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科学辩证地看待生物适应环境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师设问:生物的生存繁殖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生物会不会反过来影响环境呢?一个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绿色植物对环境湿度的影响”,我们一起来分析他们测得的结果。他们分别在早、中、晚不同时间段对裸地、草地、灌木丛进行了湿度的测量,多次实验获得了以下的数据。同学们不难看出,不管在哪一个时间段,灌木丛和草地都要比裸地的湿度大,以后我们就会知道,这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大周围环境的湿度。由此可以知道,植物能对周围环境的湿度产生影响。那么,除了绿色植物以外,其他的生物对环境也会产生影响呢?
让学生观察图片,思考:蚯蚓、蚂蚁、地衣是如何影响和改变环境的
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
教师讲述:蚯蚓以植物枯枝落叶为食,经常在地下钻洞,使土壤疏松,排出的粪便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利于植物生长。可见,蚯蚓对土壤有松土、肥土的作用。
千里长堤虽然看似十分牢固,但由于白蚁不断在堤坝内分群、蚕食、筑巢,使得堤坝中蚁巢星罗棋布。一旦汛期来临,水位高涨,水流溢入蚁道、蚁穴,就会出现堤坝管涌、渗漏和滑坡等险情,最终会因为一个个小小的蚁穴而崩溃。
地衣是一种真菌和一种藻类组合的共同体,能在峭壁、岩石或树皮上等场所生长,说明地衣能适应环境;同时地衣生长的过程中会不断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逐渐龟裂和破碎,再加上自然界的风化作用,使岩石表面逐渐变为土壤,为其他植物创造了生存条件。因此,地衣不仅能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
教师再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
教师展示泥石流、沙尘暴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它们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教师小结:沙尘暴、泥石流是人类修建公路、房屋等,大量砍伐树木,使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等造成的。
教师展示人类排放废水、废气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教师讲述:人类向水中排放废水,使水质发生变化,造成鱼虾等水生生物死亡,人饮用这种水,对其生命健康是有影响的。人类向大气排放废气,使空气受到污染,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使呼吸系统疾病上升。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教师提问:同学们了解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得到什么启示呢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都是不利的吗?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举例。
小结:我们认识到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回报给人类,因此我们爱护生物,保护地球!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有: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实验和对图片的分析、举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生物能影响环境,并认识到人类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产生爱护生物、保护地球的情感。
下面我们来进行合作学习:全班同学分成六小组,对照小卡上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每组派代表交流发言。
(1)1、2小组完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 常见实例
雨露滋润禾苗壮
朵朵葵花向太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蛇的冬眠、沙漠狐与极地狐
鸟类的迁徙
不同植物在不同时间开花如“春兰秋菊”
大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到地面上来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2)3、4小组完成“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 常见实例
两只雄虎为争夺栖息地打架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蛔虫与人
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地衣是真菌与藻类的共生体
(3)5、6小组完成“区分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最后排代表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由不同小组间竞争,同组成员间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纠正错误,增强了组员间的团结和凝聚力,加深了对本课内容的加深理解。
拓展延伸: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物的生活受环境的影响,生物又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改变环境,它们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成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课堂小结
1.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有哪些?
3.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4.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的概念
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合作、竞争
生物因素
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寄生
二、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温度、水、阳光、空气等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随堂练习
1.在某草原,影响牛生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空气 B.温度 C.草 D.水
2.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海拔高度
3.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A.温度和水分 B.光和温度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
4.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牛和猫 B.猫和老鼠 C.水稻和野草 D.一群蚂蚁
5.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沙漠中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
C.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6.到了寒冷的冬天,法国梧桐纷纷落叶,而松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
A. 松树比法国梧桐更适应环境 B. 法国梧桐不适应寒冷环境
C. 它们都适应环境 D. 松树与法国梧桐正在进行残酷的生存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