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全新载体
A.诗歌一、二句摹写渔家头戴纶巾,银发丝丝,静静倚坐在树下垂钓,这是渔人日常。
C.在传统的媒介手段之外,互联网为我们创造了开启青年心灵钥匙、走进青年精神世界的
B.诗歌三、四句介绍渔家生活,男女各有其事,“挑叶去”和“买蓑归”对仗工整
全新载体。
C.诗歌五、六句写西塞山风物,这里莼菜可采,鱼儿肥美,渔家生活幸福滋润。
D.在传统的媒介手段之外,互联网为我们创造了走进青年心灵钥匙、开启青年精神世界的
D.诗歌最后两句写诗人看到很多游人来西塞山作客,对渔人的生活充满羡慕。
全新载体。
16.这首诗融描写、叙事和抒情于一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20.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1)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的一句是“▲”,提醒晚唐统
浮萍是目前已知①。在基因测序技术的帮助下,科学家破解了其“快速生长之
治者,对于强秦盛极而亡的历史,如果后代人只是一味哀叹而不以史为鉴,那么就会
谜”。由于大多数植物的生长②,且大部分生长发生在早晨,所以,研究人员在光暗周
期下对浮萍进行硏究,以确定浮萍哪些基因在一天里哪些时间是活跃的。结果发现,与其他植
(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除春花秋月之外,“
也是勾起作者
物相比,(▲),这可能就是它生长如此之快的原因。而且,浮萍没有与植物生长其他要
故国之思的自然景象;
”一句描绘了词人在月光下深切怀念故国的情景
素相关的基因,如防御机制和根的生长。这意味着浮萍已经摆脱大部分与快速生长无关的基
(3)《孟子·鱼我所欲也》中,“▲
”一句表明了一个人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
因
③,也许未来可以开发出能够养活更多人口的食物。
原因,“
”一句表明了一个人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原因。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A.浮萍只有一半的基因受光暗周期的调节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B.受光暗周期的调节的只有一半的浮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C.只有一半的浮萍受光暗周期调节
时代不同,中国青年所展现的形象和风采、所承担的使命和任务也有所不同,但有些精神品
D.只有一半的基因受光暗周期的调节的是浮萍
质却是
的,尤其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心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家国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情怀。今天,中国青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既面临时代机遇,又面对重重挑战。如何引导他们
过12个字。(6分
参与到
的社会实践之中,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呢 在传统的媒介手段之外,互
四、写作(60分)
联网创造了为我们走进青年心灵钥匙开启年精神世界的全新载体。随着媒体传播手段发生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与网”的变革,微信、微博、短视频直播等手段。▲,“青年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你会发现,老年人的手机里全是养生推送,中年大叔的手机里大「峡
大学习”等聚焦青年的新媒体栏目乜不断涌现,以鲜明的时代感、强烈的互动性、突岀的贴近性,
多是当日财经,网瘾少年则都是游戏攻略……这,其实是一些网络系统通过大数据设下的信
吸引了众多青年。无论时代如何改变、媒介手段怎样变迁,都有着一个不变的精神内核——一堪
息陷阱。这些系统能根据用户浏览的习惯,分析用户的喜好,将同类信息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圆
当大任的中国青年,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这种精神
用户,从而获得更高的人气和利益。换言之,可能这些大数据比你更了解你自己。这样的结
犹如火把,在百余年间的青年群体中
,并以璀璨夺目的光辉,继续引领新时代青年笃定前
果是人们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视野反而狭窄了。
行、矢志奋斗。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以贯之风起云涌
日千里
薪火相传
息;不少于800字。
B.一以贯之
波澜壮阔日新月异薪火相传
C.有始有终
波澜壮阔
日千里
衣钵相传
D.有始有终
风起云涌
日新月异
衣钵相传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传统的媒介手段之外,互联网为我们开启青年心灵钥匙、走进青年精神世界的全新
载体。
B在传统的媒介手段之外,互联网是我们创造了走进青年心灵钥匙、开启青年精神世界的
高三语文第7页(共8页)】
【高三语文第8页(共8页)】21~20
期期中考试
文参考答案
樑楷强调类
真实性。B项因果关系不成
项应该是不“单纯”追求商业利
项表述的原因是直接原因。有的同
学可能认为原因应该是“究其原因”后面的内容,都没错。实际上逻辑链条应该是这样的:学者对影像的意
不足,对影像史料尚无法游刃有余
像学理论无从下手,使得真
像资料引入历史研究的
多,致使
影像史料
读者认
外对影像史学
分歧所在”说法错误,应是让读者认
3.A(A项监控提供
论可能与
件的结论完全不同,因而可以用来闸述材料三的
影像史学在“求真”方面存在局限性。B项只强调不同,看不出优势也看不出局限。C项大众参与多
实。大众见证,更容易消除虚假的现象。D项传统史料
加工,影像
史料在这
有优势
4.示例1:影像史学是以能传达某种历史理念的视觉影像方式来传达历史以及对历史的见解的
统
学传播速度更快、受众更广泛,(1分)并有一定主观性的(1分)历史学新兴分支学和
示例2:影像史学是
新兴分支学科,(1分)通过研究能传达某种
的视觉影像来传达历史以及
主观性。(1分)
首先指出国内学界对影像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受到西方有关影
及图像研究理论的双重影响;特
受西方图像研究理论的影响,影像史料边界不断拓展和扩大。②然
像
史料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拓展,但也因整理者学术功力欠缺和学术态度欠严谨
题。③最后指
是
叙写我’在萧瑟秋风中探寻海棠
事蓄势”说法错误,从文
看,只是按顺序
8.①正直刚毅。②不忘初心,不改初衷。③积极
争上游)。(每点1分,三点都答对给满分,如有其
多次引用典故、名篇佳句,表现了海棠丰厚的文化之美
文章借用梁
秋等人的
又用周总理一事侧面烘托
海棠之美;③对比,将西府海
棠与其他海棠进行比较,突出其与众不同的形态之美与气质之美。(每点2分,言之有理
原文标点:且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
以少有补于秦而死,此臣之所大愿也。独
是专供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奴
A(“范雎把国家大事泄
国”说法错
须贾认为范雎把国家大事泄露给齐国
秦王好像听见几句,便
侍从,跪地请求说:“先生有什么道
大意给1分;“左右”
处给1分
译出大意给1分;“无
哉
每译对一处给1分)
与秦王交往不多,②想要和秦王陈述的
秦王的失误的
关系到秦王的骨肉亲
即可)
文·参考答案第1页
私下赏给他黄金、牛、酒。须
鞭子抽打范雎,扌
骨,打断了
雎深夜前去
稽,王稽将他藏在车里偷
秦
将他推荐给秦王。秦王准备在离宫召见范雎,范雎装作不
赶他
意胡乱地说道
句,便屏退左右侍
请
先生有什么道理指教我 ”范雎回答说
殳有。”像这样
先生始终不肯指教我吗 ”范雎这才说:“我不敢那样做!我是客居贵
大王交往不多,想要和
的失误的事情
又关系到您
希望能向大
您效愚忠却不知大王的想法如何
我而我不敢回答的原因。我知道今天
面前说了,明
的。对于死
都不可避免,如果我的死能给秦
我最
大的愿
有志之士都闭口不谈,裹
前来为
我
都
我祖业宗庙能继续存在
无论事情大
到大臣,希望能得到您对我的
我。”范雎(于是)
秦王也(急忙)回拜。范雎说道:“凭着秦
强大,将士的勇猛,来对付东方各国,好
兔搏
派兵进攻崤
为秦
划,而大王的计谋也有所失误。”秦王跪下
想知道我
穰侯越过韩
寿两地,这不
破军杀将,开辟千
吗 而是因形势使他无法得
来各
看到齐
惫,便联合起来又去攻打齐国,齐国大败,几乎
是因
处却落在
两囯。现在大王不如采取近攻远交的策略,攻
土地就是大王您得到一寸,攻下一尺就是大王您得到
位置,如果大王想
控制天下的枢
威胁楚国和
盛就降服
楚国、赵国都降服了,齐
就会感到惧怕。齐
成为秦国的俘虏了。”秦王说:“你说得太好
命范雎为客卿
游人来西塞
他
叙了西塞山渔家的日常生活,垂钓、采桑叶、买蓑衣,一家人各有其事;②这首诗还描写了雨天
穿梭和莼菜漂浮的情景,以及春天鲈
尾联诗人直接抒情
家这样平淡却丰富幸福
及自己旅居漂泊
感。(每点2分,意思对
(1)矗不知
使
复哀
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
3)所欲有甚于生
斤恶有甚于死者(每空1分,多字、错字、漏字等均不得分
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有
做事情能坚持到底。根据
境,应
起云涌
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波澜壮阔:比喻声勢雄壮或规模宏
据语境
原形容马跑得徂
后比喻进展
每天都在更新
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根据语境
薪火相传
候比喻形骸冇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冋和技艺代代相传。衣钵相传: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
举行授予衣
比喻技术
用“薪火相
走进”互换位
项,搭配不当,“开启
将
把照亮了人前行的道路,精神照亮了人类前行之路,体现了比喻的枓
把精神比作火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精神之于人的重要性。(2分
确定浮萍哪些基
哪些时间是活跃的”的信息可知
浮
他植物比较
的是基因,因此陈述的对象应是“浮萍的基因”,可排除B、C两项;D项与“与其他植物相
文·参考答案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