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四年级上册
9.4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可能性整理与复习
学习目标
1、经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可能性整理与复习,基本技能巩固和提高的过程。
2、进一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可能性。能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可能性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自主复习与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知识梳理
1、统计表中的合计数的计算方法是( )。
2、直条的高度是( )决定的。
3、统计表是用( )呈现数据的,条形统计图是用( )呈现数据的;
4、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反映出( );
5、条形统计图能( )地表示数据。
各个数据相加
数据的大小和每格的大小
表格
直条
数量的多少
直观、形象
知识梳理
6、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 )情况。
7、求平均数的方法:( )、( )。
8、有些事件的发生与否是确定的,要么发生,要么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件又称为( );有些事件的发生与否是不确定的,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样的事件又称为( )。
9、判断事件发生的( )有大有小,要先列举出整个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再根据( )作出判断。
一组数据的总体
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
“移多补少”的方法
确定事件
可能性
不确定事件
列举出的结果
题型归纳
1、可能性。
例:转动哪个转盘,指针落在红色和蓝色区域的可能性相等?
转动哪个转盘,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比蓝色区域大?
技巧归纳:
典例精析:
第一个转盘
第二个转盘
哪个颜色占整个圆的面积大,落在哪个区域的可能性就大。
2、分段统计。
例:张华记录了四年级一班男同学一周家务劳动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整理表中数据,填写统计表。
四年级一班男同学一周家务劳动时间统计表
年 月
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题型归纳
技巧归纳:
典例精析:
把相同区域中的数据作上相同的标志,再数一数一共本区域内的认识再填表。
5
8
8
3
24
题型归纳
3、求平均数。
例:下面是四年级二班第一小组同学立定跳远的成绩记录。(单位:cm)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
男生:157 154 161 155 149 160
女生:142 138 147 136 142 145 144
技巧归纳:
典例精析:
先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的数据总数,再分别除以各自的数据数。
男生:(157+154+161+155+149+160)÷6
=936÷6
=156(厘米)
女生:(142+138+147+136+142+145+144)÷7
=994÷7
=142(厘米)
题型归纳
4、数据的调查和统计
例:想一想,要调查和统计本班同学的体重情况,可以怎样做?
制订调查计划,并按计划进行调查和统计,再把统计的结果制成统计图。(体重取整千克数)
技巧归纳:
典例精析:
调查后,先分段整理数据后,再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本课小结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可能性
分段整理数据时,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
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的方法;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
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要先列举出整个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再根据列举出的结果作出判断。
随堂检测
小洪、小军和小芳在同一个口袋里摸球,每次任意摸出1个球,摸后放回,每人摸60次。下面是他们的摸球记录,
他们从哪个口袋里摸球的可能性最大?
第二个口袋可能性最大
随堂检测
根据下面四二班女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记录(单位:个),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再回答问题。
45 57 39 44 47 49 28 37 37 41 50
49 37 38 40 42 40 53 52 43 38 39
这个班女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哪一个段的人数最多?
1
7
10
4
22
40——49段的人数最多。
随堂检测
食堂运来5袋煤,它们的重量分别是99千克、104千克、110千克、96千克、101千克。求平均每一袋煤重多少千克?
(99+104+110+96+101)÷5
=500÷5
=100(千克)
答:平均每一袋煤重100千克。
随堂检测
我国长江、黄河、珠江和淮河的长度如下表。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把条形统计图绘制完整吗?
5464
2320
1000
作业布置
1、从每个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可能是红球吗?
2、预习104、105页有关内容。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谢 谢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