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课堂学练与课后测评)(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课堂学练与课后测评)(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13 15:0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课堂学练
班级: 姓名:
要点梳理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
A.都是因鸦片输入问题引起 B.签订了使中国主权利益损失更大的不平等条约
C.英国仍为主要的侵略国家 D.都是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2.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右图这一劫难发生的历史时期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屈辱的近代史记录了中国一幕幕的灾难,其中首都的沦陷更是反映了国家的贫弱。近代史上,中国的首都第一次沦陷是在什么时候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雅克萨之战
4.历时150年建造成的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付之一炬。犯下这滔天罪行的是 ( )
A.英法联军 B.英美联军 C.法俄联军 D.英俄联军
5.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 )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6.从这幅《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沙俄割占的中国领土主要位于( )
A.东南和西北地区 B.东北和西南地区 C.东北和西北地区 D.西南和西北地区
7.“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是1905 年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中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评价了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也体现了这伟大历史事件的悲壮。1853 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 ( )
A.西安 B.南京 C.永安 D.安庆
8.慈溪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这里的“红头军”指的是 ( )
A.太平军    B.湘军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作家雨果曾写道:“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二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1)材料一中提到的“夏宫”是指哪座建筑?
(2)材料二中的“果园的主人”指谁?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3)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期间?列强发动此次战争对“果园的主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课后测评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
A.战争赔款太少 B.通商口岸太少
C.清政府不听话 D.鸦片输入受阻
2.1861年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的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国军队 D.日本军队
3. 2011年夏天,失而复得的国宝——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下图)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这四件国宝当年流失海外与哪场战争有关 ( )
猴首 猪首 牛首 虎兽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圆明园是清代最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关于这场战争的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战争爆发于1840年
B.战争期间是我国近代丧失领土最多的时期
C.我国开始开放上海
D.清政府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原住中国居民迁出
5.萨哈林岛,是俄罗斯联邦最大的岛屿,中国人称之为“库页岛”。“库页岛”这个名称只能留在炎黄子孙屈辱的记忆中。清政府被迫割让该岛的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伊犁条约》
6.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俄国
7.太平天国运动中,列强成立“洋枪队”,与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这说明 ( )
A.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城
B.清军已失去抵抗能力
C.外国势力已全面侵华
D.中外反动势力已勾结
8.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 ( )
A.没有先进阶级领导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二、非选择题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张三(1817~1864年),广东梅县人,靠祖辈留下的五亩薄地为生。多次参加科举,奈何屡试不中,当过县官的幕僚,看不惯官府黑暗,愤而辞退,后战祸起,为保国跑到广州去当兵。可惜空有报国之志,难有用武之地。后来战争又起,只得在听到敌人在京师杀人放火及本省又被割了一块地后,悻悻(怨恨不高兴)回家。当天国兴起时,怒而加入太平军,最终力战而死。死后家人请当地士绅写一块墓碑,因其曾是“贼”遭到拒绝。但很久以后,人们还常提起他。
(1)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张三当兵亲历了我国近代史上哪些重大事件?
(2)“敌人在京师杀人放火”的典型事件是什么?
(3)当地士绅为什么说张三曾是“贼”?
(4)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张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
课堂学练
要点梳理
打开中国市场 1856 1860 英法 美俄 1860 圆明园 东北 150多万 瑷珲条约 洪秀全 太平天国 李秀成 青浦 慈溪 华尔
基础演练
1-8 DBBABCBA
9.(1)圆明园。
(2)中国(或清政府)。帮凶。
(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课后测评
1-8 BBBBBDDC
9.(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当时的士绅正是太平军打击的主要对象之一,因此当地的士绅说张三是“贼”。
(4)张三是一个刚正不阿,勇于抗争、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正义之士(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