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7-12 18:2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20题60分)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和稻壳。据此推断,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炎帝部落 D.黄帝部落
3、尧舜时期,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的洽水英雄是
A.尧 B.舜 C.鲧 D.禹
4、“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属于
A .神话传说 B.历史事实 C . 考古发现 D.科学幻想
5、“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这一制度是
科举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6、《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其中的“封建”是指西周时期实行
A.禅让制 B. 科举制 C. 分封制 D.行省制
7、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
8、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军队战斗力都起了直接作用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奖励耕战 D.任人唯贤
9、商鞅变法中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有直接影响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推行县制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承认土地私有
10、《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A.国家承认上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山买变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
1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下列关于秦统一六国史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平之战标志着秦统一大业的完成
B.秦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C.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陆续灭掉六国
D.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2、文字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随即下令全国统一书写
A.楷书 B.隶书
C.小篆 D.行书
13、秦统一后,将全国划分为36个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官员。这些官员
A.拥有封地 B.负责地方政务
C.对丞相负责 D.官职世袭而来
14、成语“破釜沉舟”表现项羽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那次战役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1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以下属于诗词里“汉武”的功绩是
A.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B.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制,改善用人制度
D.设立行省制度
16、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统治,你可以发现他们都曾
A.推崇儒家思想 B.大规模修筑长城 C.实行分封制 D.对匈奴用兵
17、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排斥异己
C.平定叛乱 D.发展经济
18、《博物志》记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经归,故名安石榴。”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引进果树品种 B.推动经济交流
C.加强友好交往 D.寻求军事联盟
19、欧洲人最早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是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20、“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 B.朝鲜派遣大批使节来中国
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奇珍异宝不断输入
非选择题(21题6分,22题16分,23题8分,24题10分,共40分)
简要说说以下人物的主要事迹:(每题1分,共6分)
(1)成汤
(2)周武王
(3)管仲
(4)越王勾践
(5)孙膑
(6)陈胜
22、(16分)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2分)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2分)
(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2分)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假如你是生活在当时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君的举措?(2分)为什么?(2分)
(5)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2分)
23、(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材料二: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材料三:以下是某学校七年级学生小明对秦始皇做的全面而简要的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他还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但是他实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司马迁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2分)
(3)材料一、二只摘取了翦伯赞和司马迁对秦始皇某个方面的评价。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2分)
24、(10分)“疆独”分子妄图分裂祖国,无视基本的历史事实曲解“新疆”为“新占领的疆土”;我们说新疆得名于左宗棠收复新疆、“故土新归”,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请问,为什么说新疆是故土?(10分;请写出时间、机构等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3×20)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D A D C B C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B C B D A D B B
答案仅供参考:(1) 推翻夏朝、建立商朝;
(2) 推翻商朝、建立西周;
(3) 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
(4) 卧薪尝胆、灭吴、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5) 围魏救赵;
(6) 大泽乡起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22、答案仅供参考:(1)信息: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
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2)事件:商鞅变法。
措施:废井田制;奖励耕战。
(3) 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
(4)支持。因为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4分)(学生持不同看法,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5)原因: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而失去了政治支柱。
23、答案仅供参考: (l)认为秦始皇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依据:他开创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时代。(4分)
(2)认为他实行了暴政,导致民不聊生。(2分)
(3)特点:全面性;一分为二。(2分)
24、答案仅供参考:公元前60年(2分),西汉设置西域都护(2分),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2分)。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2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