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篮球-行进间运球游戏(教案)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四年级上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小篮球-行进间运球游戏(教案)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四年级上册(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11-06 17:2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篮球-行进间运球游戏(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中以小篮球行进间运球为主线,围绕体育核心素养,通过不同方式方法的身体练习来发展学生的体能和提高行进间运球的技能,同时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竞争、挑战、挑战自我的能力,并且努力在课堂中渗透篮球意识。
二、教材分析
小篮球是小学生特别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本节课是人教版水平二小篮球与游戏单元内容,小篮球与游戏单元分四次课,本课为第二节课,本课是在学会小篮球原地运球动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运球时手型动作的变换,引导学生进行行进间运球练习,为接下来行进间变向、胯下、背后运球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要求,从兴趣出发,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协调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展现学生的自我个性,并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熟悉球性,初步学习行进间运球动作和技术,并能熟练运用行进间运球进行活动与游戏,使90%的学生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术。
2、通过运球练习、游戏等教学,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体能、速度、协调能力。通过课课练:压腿、踢腿等拉伸练习,使75%的学生能够完成标准的纵叉动作。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球的落点和用力。
难点:手拍按球与脚步动作的协调配合。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示范法、优生展示、分解完整法、游戏法、比赛练习法、情景法、循环练习法、问题探究法、体验法、问答法。
七、安全防范
小篮球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教学中首先带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尤其是上肢和踝关节;其次,课前检查场地、器材,确保安全;第三,教学中教会学生保护与自我保护;第四,课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八、场地器材及负荷预计
本课共分4个教学组,学生每人一个小篮球,教师一个小篮球,共33个,音箱1台,标志桶8个,大标志桶16个,体操垫16。
全课密度:练习密度:45±5%左右,平均心率:120—130次/分左右,
最高心率:160左右,心理特征:兴奋、精神饱满
九、教学流程
课时计划
单位全称: 单元(4—2) 年级:四年级 任课教师: 授课人数:32
课题 行进间运球游戏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球的落点和用力 难点:手拍按球与脚步动作的协调配合
教学目标 1、熟悉球性,初步学习行进间运球动作和技术,并能熟练运用行进间运球进行活动与游戏,使90%的学生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术。 2、通过运球练习、游戏等教学,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体能、速度、协调能力。课课练:通过压腿、横叉、纵叉等辅助拉伸练习,使75%的学生能够完成标准的柔韧拉伸动作。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态度。
顺序时间 教学内容 教与学的过程 组织形式与要求 运动负荷
次 数 时 间 强 度
准备部分8 分钟 一、课堂常规 二、准备活动 1、绕篮球场做多种形式的跑(侧身、后退、跳跃),活动上肢(手腕、肩、髋). 2、热身活动 (1)、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3)、腰部运动 (4)、踝关、节手腕运动 3、熟悉球性 小游戏《你追我逃》来进行运球时控制球能力的练习.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开动汽车”绕场地慢跑,尝试各种方式跑的练习,并做上肢的准备活动.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热身操,引导学生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 4、熟悉球性. 5、通过《你抢我躲》的原地运球小游戏进一步熟悉球性. 组织形式: 要求: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注意力集中. 组织形式: 1 1 1 1 1 3 2 2 小 中上 中 中
基本部分 28 分钟 一、游戏:自由的汽车 在规定场地内进行运球练习,体验左右手触球时运球的感觉,当听见哨声立即停止运球并模仿老师做: 双手身前变向 低手两次运球 蹲起5次 单手前后拉球 完成后停止运球 (行进间运球动作图解) 1.情景创设,引导学生尝试用手使球运动起来,并听哨声后原地运球,模仿老师动作后停止运球. 2.优生展示,总结行进间运球的方法:通过手运球,了解手接触球的部位越大越容易控制球. 3.学生尝试左右手触球时运球的感觉. 4.提示同学们运球中,抬头注意观察周围情况,躲避周围的障碍和同学,违反规定给予黄、红牌警告(黄牌2个蹲起,红牌5个蹲起) 5.运球练习,教师加入游戏提高难度. 6.情境引入,引导学生运球时重心的降低,速度快慢. 组织: 要求:在运球时,注意观察周围的汽车(学生),并尽量躲避开,吹哨时停下原地进行运球. 4 14 中上
基本部分 28 分钟 二、课课练:柔韧拉伸练习 在节奏明快的音乐伴奏下教师带领学生完成. (1)原地多种方式的运球. 双手运球. 柔韧拉伸练习. 1.教师示范讲解方法. 2.学生练习. 3跟随音乐调整速度并变换原地运球的动作. 组织: 要求:身体协调,动作准确 积极参与,注意安全 1 5 中
三、游戏:运球接力 分成四组,每组按顺序以直线运球接力的形式,由易到难,依次挑战三个障碍,最先完成的小组为优胜组. 障碍一:运球到标志桶处将标志桶拿起. 障碍二:完成障碍一后,运球到障碍二时,将标志桶放下后,继续运球直行. 障碍三:完成障碍一、二后,运球绕过标志桶一圈,运球直接返回. 1. 2. 1.学生分小组到指定位置. 2.教师示范讲解游戏规则. 3.鼓励学生由简到难的逐一尝试挑战三个难度. 4.反馈并纠正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5.游戏比赛,评选优胜组. 6.继续比赛,提高难度,由简到难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行进间运球的能力. 7.游戏过程中,注意与器材使用的安全,教师提示学生自我保护. 组织形式: 要求:遵守游戏规则,运球 时注意力集中,注意 观察障碍物的位置, 提前判断. 1 1 1 / 2 2 3 4 中上 大 大
结束部分 4 分钟 一、放松操 二、小结 三、宣布下课 音乐伴奏下进行放松活动. 2、总结本课情况. 3、下课,收器材. 组织形式: 要求:跟随音乐进行放松活动. 1 1 1 3 1 小 小
场地 器材 小篮球33个,音箱一台,标志桶8个,大标志桶16个,体操垫16个. 心率曲线图预计
运动 负荷 预计 平均心率:120—130次/分左右 练习密度:45±5%左右 最高心率:160左右 心理特征:兴奋、精神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