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设
一、教材分析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7章第1节的内容,在义务教育《生物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教材从绿色植物是生产者、维持大气中的CO2-O2的平衡和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三个方面阐述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些知识为学生将来学习健康地生活、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等知识奠定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有重要价值。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搜索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并放手让学生上台展示,但是参与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应在小组分组方面着重指导,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三、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以问题探究为教学设计主线,通过假设开发商在学校后山征地建工业园的活动,学生参与投票来导入本节课,然后以“三个活动”贯穿整节课堂,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上台讲解、小组讨论等,再加上教师展示的四个视频影像,最后轻松且高效完成本节课的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正确的理念。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概述绿色植物为绝大部分生物提供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2.阐明绿色植物在维持大气二氧化碳和氧平衡中的作用;
3.描述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水循环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活动,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训练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重点
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六、教学难点
1.绿色植物在维持大气CO2-O2平衡中的作用,以及CO2过多的后果;
2.绿色植物促进生物圈水循环,水资源枯竭或污染给生命活动带来的影响。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以“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为主题,要求学生通过书本、网络等途径收集相关资料,并动手制作PPT课件。内容是:
①绿色食物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的联系。
②温室效应是什么,什么原因造成的,以及其后果。
(二)导入部分:采用平板电脑投票
情境模拟,展示学校后山的卫星地图
假如最近有投资商想将学校后面的大片森林改造成工业园,现在为此事征求村民的意见,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有人认为这样做可以增加经济效益,村民有更多的分红,提高收入水平;但同时也有人说建工厂会污染环境……如果你是村民,你会持什么意见呢?请你投票
A.同意
B.不同意
C.中立
投票结束后即时展示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园创造的经济价值与森林创造的生态价值,哪个更值得我们考虑?工业园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森林中的绿色植物究竟能给我怎样的好处呢?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投票活动,能以最短的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时提出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生探究的原动力。
(三)新课部分
1、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活动一: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课前准备的PPT,介绍“绿色植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大约2-3分钟)
【设计意图】学生提前搜集材料,锻炼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做PPT课件,锻炼了学生的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课堂上台讲解,点燃课堂热情,学生分组分工,加强了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生讲解之后,教师紧接着引导提问:绿色植物除了与人类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还与生物圈中的其他动物有什么关系呢?播放《食物链和食物网》视频影像资料,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①根据影像中出现的生物,下列各种生物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蝗虫以绿色植物为食,而其他动物的食物来源都是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基础的。
②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的食物,最终来源于哪里?
结论:绿色植物为地球上绝大多数的动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所以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设计意图】播放《食物链和食物网》影像资料,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学生感悟绿色植物与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生物圈中绝大部分的生物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物,并由此得出绿色植物的第一个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地球上绝大多数的动物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所以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2、绿色植物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教师继续追问:
(1)既然绿色植物是生产者,那绿色植物本身又是怎样获得物质和能量?
学生回答: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2)关于光合作用的数据分析:一公顷的森林一天能吸收1吨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0.73吨的氧气,如过植物大量减少,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上会出现什么变化?会有什么后果?
学生回答:如何植物大量减少,那么二氧化碳含量会上升并且氧气含量下降。
【设计意图】学生回顾光合作用相关内容,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光合作用数据的展示,能让学生对光合作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适时提出的问题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由此过渡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第二个作用的讲解。
活动二:学生展示温室效应相关资料PPT(大约2-3分钟)
学生从三方面介绍温室效应是什么,怎么原因造成的,并且会产生哪些后果。
教师补充讲解:
(1)展示马尔代夫航拍图片,介绍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在水底召开内阁会议相关新闻,播放视频《马尔代夫召开第一次水下内阁会议,展示海平面上涨的严重性》
(2)观看视频之后,向学生提出关键问题:如何控制温室效应?
引导学生从排放和吸收两方面进行回答
结论:绿色植物的第二个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由学生课前自主搜集材料,课堂上讲解温室效应相关内容,锻炼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学生讲解光合作用相关知识,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第二个作用联系起来,学生展示的图片文字以及视频影像,让学生直观感性地了解到全球变暖的危害,让学生深刻理解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绿色植物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活动三:教师提供数据,学生小组讨论分析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根部大约吸收了200千克的水,这200千克的水当中组成这个玉米自身大概是1.872千克,维持光合作用只用了0.25千克。
生长期总用水量 204.228千克 100%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细胞质、液泡) 1.872 0.92%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光合作用) 0.250 0.12%
? 202.106 98.96%
教师通过数据提问:
(1)这98.96%的水到哪里去了呢?
学生回答:蒸腾作用
(2)为什么热带雨林的降雨比较多
播放视频:《水循环》,讲解何为水循环,绿色植物与水循环有何联系?
(3)这样的水分散失对生物圈有什么意义?
结论:得出绿色植物的第三个作用,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设计意图】本环节小组讨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播放视频《水循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绿色植物的存在能够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教师提问:绿色植物还有什么作用?
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回答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美化环境,挡风吸尘,消除噪音等。
(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主题升华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三大作用,并由学生补充总结。
回归“开发商在学校后山征地建工业园”的问题,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学完本节课之后,是否有新的思考。
播放视频:《过去30年在地球上都发生了什么》
升华:通过视频展示的30年时间人类发展经济与环境破坏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过去30年,创造与毁灭并存,人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破坏了环境为代价的,今后的发展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发展生态,引出“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的观念。
【设计意图】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板书设计
八、教学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分成8组,每组5-6名学生,对8组学生的发言、活动探究过程、活动成果展示三个项目进行加分评价,教师利用“智慧课堂”平板分数直接呈现出来,直观地对比每个小组的成果,使评价更加的公平、有效。
(六)课堂练习:采用平板电脑抢答和随机抽取功能完成本环节内容
1.下列不是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原因的是( )
A.人口增长,呼吸作用增强
B.森林锐减,光合作用减少
C.温室效应,使二氧化碳增加
D.大量使用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2.由于二氧化碳增加引起的生态变化是( )
A.酸雨形成
B.臭氧层空洞
C.温室效应
D.碳氧平衡效应
3.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列除哪项外,其余各项都是光合作用的意义( )
A.为生物提供食物
B.为生物的生存提供能量
C.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二氧化碳
D.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氧气
4.我国“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以下哪项不是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要求( )
A.调节气候
B.提供足够的木材
C.维持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
D.防风固沙、减少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发生
5.地球上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生物体合成和地球内蕴藏的能量
C.太阳光
D.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绿水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为绝大部分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2.维持碳氧平衡
3.促进水循环
4.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