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光的色散
一、单选题
1.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这种LED,它是( )
A.蓝光LED B.黄光LED C.紫光LED D.橙光LED
2.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如图所示,如果用白屏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解开光的颜色之谜。下列关于光的色散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彩色光带的上方的颜色是紫色 B.该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C.人们把红、黄、蓝叫做光的三原色 D.彩色光带以外不存在其它的光
3.下列有关光现象中正确的是( )
A.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B.常温物体也可以发出红外线,响尾蛇具有红外线感觉器官
C.三棱镜对七种色光中的红光偏折能力最强
D.感应水龙头中具有对紫外线感应的电子元件
4.在彩色的荧光屏上,若在某一时刻,荧光屏上的某一区域的各个色点都是由红、绿、蓝强度相同的三种颜色的色光组成的,则该区域呈现的颜色是( )
A.黄色 B.白色 C.蓝色 D.无色
5.如图所示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日环食 B.勺子好像在水面折断
C.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 D.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6.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关于红外线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能使荧光材料发光
B.医用“B超”机就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C.红外线遇到不透明物体也会反射
D.医院经常使用红外线灯灭菌消毒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到地球上的
B.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
C.紫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D.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红外线消毒
8.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B.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因此我们不能让紫外线照射
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
D.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二、填空题
9.白天雨过天睛,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光的______现象。这个现象可以由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的实验来模拟。如图可知,通过三棱镜时紫光的偏折程度比红光的偏折程度要______(选填“大”成“小”)。
10.在预防新冠病毒肺炎期间,出入公共场所,必须测量体温,如图甲所示的体温枪是利用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工作的,居家体温测量可采用水银体温计,如图乙所示,它是根据液体的______性质制成,新冠病肺炎期间医护人员长时间穿防护服时眼罩的______(选填“内”或“外”)表面会出现水雾。
11.不可见光的应用非常广泛,2019年8月,我国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________来辨别真伪。通常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________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如今4K电视已非常普及,4K电视的屏幕上约有个像素点,而每个像素点又是由________(填颜色)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点组成。
12.云南北迁亚洲象群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如图是亚洲象迁移时的情景,象群之间通过频率______(填“大于”或“小于”)20Hz的次声波相互交流,这是利用声传递______为了监测亚洲象的行踪,云南有关部门使用无人机进行24h不间断监测,在夜晚无人机可以通过大象辐射的______线,对其行踪进行监测。
13.如图是我县西湖一景。斜阳映水,廊桥弄影,是光的_________现象形成的。漫步湖边小道,看绿树荫荫;绿树看起来是绿色的原因是树叶_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绿色光。盛夏时节,烈日的树荫夏一块块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太阳的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14.“紫外线”“红外线”(选填“是”或“不是”)________可见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经常使用一种叫“测温枪”的测温仪器,只要把“枪口”对准人的额头或手腕,“枪尾”的显示屏就能用数字直接报告人体的温度,测温枪测温利用的是________线。
15.2020年6月29日,在我国四川盆地和福建附近出现一次罕见的日环食现象(如图甲所示),它的形成是由于光在真空中沿______传播的缘故。如图乙所示,一束白光经三棱镜后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物理学家是______,从图乙中可以看出红色光线的偏折程度最______。在各种不同色光中,红、______、蓝叫做三原色光。
16.如图所示在利用紫外线识别钞票时,会看到有紫光照射到钞票上,这种紫光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紫外线,原因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17.如图所示是牛顿曾经做过的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白色光屏上的AB范围内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该实验说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图中A处应该是______光;在该实验中,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发现温度计放在______(选填:“A”或“B”)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叫______,其主要特性是具有______效应。探测时,我们可以将温度计玻璃泡涂黑,其原因是______,目的是______。
(2)如果在三棱镜和光屏之间放上一块蓝色的玻璃,则光屏会呈现______色光带。
18.小明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叫_____现象,该现象说明太阳光是_____(选填“单色”、“复色”)光。
(2)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在B处的光是_____色光。
(3)将温度计放在A处的外侧,发现温度计示数有显著变化,说明_____的热效应最大,为了使温度计示数上升明显,应该_____。
(4)“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_____色光。
(5)当他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依次放上不同颜色的玻璃时,发现白屏上显现出不同的颜色,记录在下表。
玻璃的颜色 红 绿 蓝 黄
白屏上看到的颜色 红 绿 蓝 黄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透明物体的颜色与透过的色光_____(选填“有”或“无”)关。
参考答案
1.A
2.B
3.B
4.B
5.C
6.C
7.D
8.D
9.色散 大
10.红外线 热胀冷缩 内
11.紫外线 红外线 红、绿、蓝
12.小于 信息 红外
13.反射 反射 实
14.不是 红外
15.直线 牛顿 小 绿
16.不是 紫外线是不可见光
17.红 A 红外线 热 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 使温度计示数升高更明显 蓝
18.光的色散 复色 紫 红外线 将温度计玻璃泡涂成黑色 绿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