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综合测试卷
一、单选题
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B. C. D.
潜望镜、远视镜、近视镜、汽车的观后镜,依次用的是
A. 凹透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面镜
B. 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
C. 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
D. 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
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监控摄像头和近视眼镜的镜片都对光有会聚作用
B. 拍照时,汽车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 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
D.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据专家介绍,12至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如下:(1)长时间用眼不注意姿势或者休息。(2)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等原因引起近视。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是( )
A. 甲和丙 B. 甲和丁 C. 乙和丙 D. 乙和丁
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
B.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D. 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
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
B. 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
C. 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
D. 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
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
C.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
如图所示,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为近视眼,可戴凹透镜矫正 B. 乙为近视眼,可戴凸透镜矫正
C. 甲为远视眼,可戴凸透镜矫正 D. 乙为远视眼,可戴凹透镜矫正
如图,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A. 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B. 远离透镜
C. 靠近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 靠近透镜
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已使被观察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他应该()
A. 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
B. 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C. 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D. 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镜是目镜
B. 镜是物镜
C. 由于没有光屏,太空中的星体通过镜成的是虚像
D. 太空中的星体通过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如图所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某学校正门安装了人脸识别及测温系统,该系统使用时只需要面对屏幕上的摄像头,系统会自动将测试者面部信息与学校备案系统相匹配,整个过程十分便捷。关于人脸识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摄像头的光学核心元件是凹透镜
B.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 刷脸时,脸要处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D. 当被拍摄的人靠近摄像头时,人经摄像头所成的像会变大
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的是一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戴的透镜种类是()
A. 远视眼,凸透镜 B. 远视眼,凹透镜
C. 近视眼,凸透镜 D. 近视眼,凹透镜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
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 只有和 B. 只有和 C. 只有和 D. 只有和
在物理课上,老师用投影仪在屏幕上展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可是后面的同学反映字太小,想让老师把字变大些。老师应()
A. 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同时调节镜头远离投影片
B. 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调节镜头远离投影片
C. 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同时调节镜头靠近投影片
D. 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调节镜头靠近投影片
二、填空题
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同学们课间在走廊上眺望远方。此时晶状体变______(填“厚”或“薄”),晶状体的______发生变化,远处的景物在视网膜上成倒立、______的实像。有些同学看不清远处的景物,可以佩戴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矫正视力。
娄底高铁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透镜,它的焦距应______5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眼球的结构类似于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小明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应当戴______镜进行矫正。
三、作图题
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平行光经过凹透镜后,光线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如图,F点既是图示凸透镜的焦点,也是图示凹透镜的虚焦点,请画出图中两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两个透镜的光路图。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F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移动蜡烛和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将远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此时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3)取走镜片,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应将光屏移至______(选填序号)范围内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A.50~65cm B.65~80cm C.80~95cm
(4)将蜡烛移到37cm刻度线上,观察到的像是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
(1)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出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_的_________像。
(2)向水凸透镜内_________(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①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______(填“前”或“后”)。
②若光屏不移动,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镜是_________透镜。
参考答案
1.D
2.A
3.B
4.B
5.A
6.B
7.D
8.A
9.D
10.A
11.D
12.B
13.D
14.D
15.A
16.C
17.D
18.凸透镜 会聚
19.薄 焦距 缩小 凹
20.凸小于
21.照相机;倒立;凹透
22.
23.解:(1)过平面镜的反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90°-30°=60°,则入射角也为60°,根据入射角等于60°在法线右侧作出入射光线;
(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24.(1)15;(2)左;(3)B;(4)正立。
25.(1)缩小;实;(2)注入;①前;②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