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水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第Ⅰ卷(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中与盐类的水解有关的是( )
①明矾和FeCl3可作净水剂,②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③实验室配制AlCl3溶液时,应先把它溶在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
④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中的除锈剂,
⑤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
⑥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⑦长期使用硫酸铵,土壤酸性增强;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A.①④⑦ B.②⑤⑦ C.③⑥⑦ D.全有关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B.常温常压下,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
C.50 mL 18.4 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3、.对于可逆反应:2AB3(g) A2(g) + 3B2(g) △H>0,下列图 像正确的是(其中AB3%是平衡时质量分数)( )
4、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C(石墨, s)=C(金刚石, s); ΔH>0 则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B.已知C(s)+O2(g)= CO2(g);ΔH1 C(s)+1/2O2(g)= CO(g);ΔH2 则ΔH1>ΔH2。
C.已知2H2(g)+ O2(g)= 2H2O(g);ΔH=-483.6kJ/mol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D.已知NaOH(aq)+HCl(aq)= NaCl(aq) + H2O(l);ΔH=-57.3kJ/mol 则含2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65kJ的热量。
5、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各点KW间的关系;:B>C>A=D=E
B.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酸,则A点可到D点
C.25℃时,在水中加入适量的NH4Cl固体,则A点可到C点
D.将pH=2的硫酸与pH=10的KOH在B点温度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
6.在一定条件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10molH2,发生反应N2+3H22NH3,
2分钟末时,测得剩余氮气为1mol,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υ(N2)= 0.5 mol/(L·min) B.υ(H2)= 1.5 mol/(L·min)
C.υ(NH3)= 1 mol/(L·min) D.υ(N2)=1mol/(L·min)
7.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⑥
8.对于可逆反应2A+3B2C;ΔH<0,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可以加快正反应速率的是( )
A.增加压强 B.升高温度 C.增加A的量 D.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9.关节炎的病因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尿酸钠晶体(NaUr),尤其在寒冷季节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为:(1)HUr+H2OUr-+H3O+(2)Ur-+Na+NaUr(s)下列对反应(2)叙述 :①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②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③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④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下列措施或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B.滴加酚酞的氨水中加入加入氯化铵固体后红色变浅
C.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合成氨气时通入过量氮气以提高H2利用率
11、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 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分别滴加NaOH溶液(c=0.1 mol/L)至pH=7,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x、Vy,则 ( )
A.x为弱酸,VxVy
C.y为弱酸,VxVy
12、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 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 0.6mol, B 0.3mol, C 1.4mol,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则x的值为 ( )
A、只能为2 B、只能为3 C、可能为2或3 D、无法确定
13.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c(H+)=c(OH-)=10-6mol·L-1的溶液 B.pH=7的溶液
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 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
14.如图所示,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变化的图象是( )
1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广泛PH试纸测得新制氯水PH为3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pH试纸应事先润湿
C.冰醋酸加水过程中导电性越来越小
D.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16.室温下,下列有关溶液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①pH=2的CH3COOH溶液 ②pH=2的HCl溶液
③pH=12的氨水 ④pH=12的NaOH溶液
A.水电离出的c(H+):①=②=③=④
B.将②、③溶液混合后pH=7,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C.将等体积的①、②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①更多
D.分别向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加水稀释至100 mL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碳酸钠溶液中存在:
B.pH相等时,①②③三种溶液中,大小顺序为:
①=②>③
C.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后:
D、向稀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各离子浓度都减小
18.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
①与水以任意比互溶;②溶液导电;③稀溶液中存在分子;
④常温下,0.1mol/L醋酸pH比0.1mol/L盐酸pH大;⑤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
⑥0.1mol/L醋酸钠溶液pH=8.9;⑦大小相同铁片与同物质量浓度盐酸和醋酸反应,醋酸产生H2速率慢.
A.②⑥⑦ B.③④⑥⑦ C.③④⑤⑥ D.①②
19、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起始浓度/(mol L-1) 反应后溶液的pH
c(HA) c(KOH)
① 0.1 0.1 9
② x 0.2 7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K+)-c(A-)=kw/1×10-9 mol/L
C.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1 mol/L
D.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20、下列各组离子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的溶液中:Na+、SO42-、Cl-、HCO3-
B.在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Br-、NO3-
C.在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NH4+、Na+、Cl-、Al3+
D.在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Na+、K+、CO32-、NO3-
第Ⅰ卷(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6分)能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因此甲醇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A:CO2(g)+3H2(g)CH3OH(g)+H2O(g)△H1
反应B:CO(g)+2H2(g)CH3OH(g)△H2
①下列条件中,能说明反应A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生成甲醇的速率与生成水的速率相等 B.v(H2)/3=v(CH3OH)
C.恒容容器中,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D.恒容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②在一定的压强下,将CO与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则△H2 0,△S 0(填“>”、“=”或“<”).
③对于反应B,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 .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按原比例再充入CO和H2.
22、(6分)(1)某温度下,对于反应CO(g)+2H2(g)CH3OH(g)
将2mol CO和6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2mol L-1,则CO的转化率为 ,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I)十3O2(g)=CO2(g)+4H2O(g)△H=-1275.6kJ mol-1
②2CO(g)+O2 (g)=2CO2 (g)△H=-566.0kJ mol-1
③H2O(g)=H2O(l)△H=-44.0kJ.mol-1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3、(6分)已知25℃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如下表: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平衡常数 Ka=1.8×10-5 Ka1=4.3×10-7 Ka2=5.6×10-11 Ka=3.0×10-8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 L-1的四种溶液: a.CH3COOH b.Na2CO3 c.NaClO d.NaHCO3;
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
(2)常温下,0.1mol L-1的CH3COOH溶液加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 )
A.c(H+) B.c(H+)/c(CH3COOH)
C.c(H+) c(OH-) D.c(OH-)/c(H+)
(3)体积均为100mL pH=2的CH3COOH与一元酸HX,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 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24、(6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热是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使用催化剂和升高温度都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
D、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常数、水解常数及水的离子积都只受温度影响
(2)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pH=6,则溶液中
c(CH3COO-)-c(Na+)= mol L-1(填精确值),c(CH3COO-)/c(CH3COOH)=
25、(8分)(1)实验室在临时配制一些氯化铁溶液时,常将氯化铁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是为了 。氯化铁水溶液呈 酸性 ,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pH 由大到小的顺序 (用序号表示)
①CH3COOH ②NH4Cl ③NaHCO3 ④Ba(OH)2 ⑤NaOH ⑥N a2CO3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按c(CO32-)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①Na2CO3 ②NaHCO3 ③H2CO3 ④ (NH4)2CO3 ⑤NH4HCO3
26、(8分)
(1)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的是
(2)如图2所示,某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
①据图可判断出反应物的总键能________(填“>”“<”或“=”,下同)生成物的总键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ΔH________0。
②其中b反应历程采用的条件为_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增大压强 D.使用催化剂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D C D A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A D D B B B D
21(1)(1)C;<;<;BD
22、(1) 80%;2.04
(2) CH3OH(l)+O2(g)=CO(g)+2H2O△H=-442.8kJ/mol
23、(1)a d c b
(2)BD
(3)大于 稀释相同倍数,一元酸HX的PH变化比CH3COOH大,故酸性强,电离平衡常数大。
24、(1)CD(2)9.9×10-7 18
25、(1)抑(防)止Fe2+水解; Fe3+ + 3H2O Fe(OH)3 + 3H+
(2) ④ ⑤⑥③②① (3) ①④②⑤③
26、(1) D
(2) < 、 < D
υ
AB3%
100℃
时间
500℃
B.
AB3%
压强
500℃
100℃
D.
AB3%
温度时间
1×106Pa
1×105Pa
C.
υ正
υ逆
温度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