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一 历史上的疫病
二 中医药的成就
三 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CONTENTS
目
录
一、历史上的疫病
1.含义:疫病指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重大疫病
(1)天花:古埃及时期,天花席卷尼罗河沿岸。18世纪时,欧洲天花肆虐;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也得过天花。
天花病毒感染者
(2)鼠疫:6世纪时,地中海沿岸爆发鼠疫。14世纪时,欧洲鼠疫大流行,患者身上出现众多黑斑,故被称为“黑死病”。此病流行了3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许多地区发生严重饥荒。
关于黑死病的木刻版画
(3)20世纪早期,斑疹伤寒在俄国和波兰大流行,造成数百万人死亡。
(4)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全球大爆发,全世界死亡人口在2 000万人以上。
3.危害
(1)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2)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
西班牙流感
(1)重视公共卫生
中国古代:不少地方官在任期间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在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发放药物,采取各种方法预防疫病。
古罗马: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
《清明上河图》局部的药局
4.应对重大疫病的措施
(2)疫病防治
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明代:中国古人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此法在明代中期已经广泛使用,后来传到欧洲。
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
(3)建立救治机构
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 隔离。
隋唐时期:寺庙病坊也收治病人。
古罗马:医院收治疫病患者。
汉代防治疫病
(4)近代医学的进步
18世纪晚期: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使天花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19世纪: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的巴氏灭菌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
巴斯德(左)弗莱明(右)
屠呦呦与青蒿素
《肘后备急方》
屠呦呦
二、中医药的成就
望: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
闻: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
问: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
切: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
扁鹊
西汉时期成书,全面奠定中医理论的基础。中医学五大核心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和天人学说均肇始于此。
《黄帝内经》
医圣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书影
提出中医诊断学中的“六经辨证”(病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和“八纲原理”(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确立了中医传统的辨证施治的医疗原则,奠定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北宋时期出现的针灸铜人,是医学教学模型。铜人内部注水,人们用黄蜡密封铜人外表的孔穴,如针灸准确,水从孔穴深处。针灸教学模型的使用,代表了中医针灸学临床实践与教学发展水平。
李时珍
明朝人。字东壁,晚年号濒湖山人。
李时珍在三次科举考试失败之后,决心学医:“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1556年被荐送到北京太医院。工作一年后托病辞职。专心致志《本草纲目》的编写工作。
收入药物
1892种
新增药物
374种
收入医方
11096个
插 图
1000多幅
字 数
190 万字
《本草纲目》
记述内容
性、味、主治、用药法则、方剂、配伍、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中西医结合
伦敦同仁堂
时期
人物
贡献
战国
扁鹊
望闻问切
西汉
《黄帝内经》
唐代
东汉
宋代
《新修本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针灸铜人
明代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新中国成立后
中西医结合
中医药的成就
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西医学是在欧洲古代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艺复兴之后,逐步建立起近代和现代医学体系,然后从欧洲走向世界。
19世纪初,西医外科和眼科治疗技术传入中国。1842年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西方医学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走进了中国并开始对中国医学产生较大影响。当时西方传教士认为“在一切有助于传教的事业中,最有价值的是医药知识。传教与行医两者应并行不悖。” 因此,大批医疗传教士来到中国,加速了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
西医的传入
21
中国传统文化和对入侵者的仇视心理导致中国社会对外来宗教强烈排斥,这使传教士的布道工作处处碰壁。传教士们发现,行医能够减少文化上的冲突与隔阂,消除国人对他们的抵制心态,也较少受到地方当局的干扰和阻挠。因此传教士们开始把医药作为传教的重要手段,并广开诊所、医院,由沿海进入整个内地。
教会医院的建立
22
传教士为了扩大教会影响,开始设立医学校,医学教育的传授逐渐纳入了正轨。1866年博济医学堂的设立是近代中国西医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它直接启发了此后一批教会医学堂和护士学校的建立。中国的近代西医教育体制受英美影响较大,学校教育形式、内容和质量与欧美的教育水准相当。
教会医学院校的建立
博济医学堂
(今中山医学院)
历史:人类败给传染病
现在:人类控制传染病
力量变化的原因
科学发展
科技进步
社会共同努力
探究:从人类跟疫病的斗争历史中,我们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呢?
课堂检测
1.中医认为食品和药品没有明确的界限,如果患者的病不严重,就不用药,而是用五谷、果蔬等食品调理。这体现的中医药学理念是
A.天人合一 B.药食同源 C.辩证施治 D.简便经济
B
【详解】
五谷、果蔬等食品被中医当作药物,调理轻症患者,体现了药食同源的医药学理念,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中医药学主张辩证施治,C项错误;简便经济的理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2.1348年黑死病肆虐欧洲,使欧洲人死亡2500万,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改变了欧洲历史。与此相关联的是
A.宗教改革开始
B.《十日谈》面世
C.新航路开辟
D.《论法的精神》发表
B
【详解】
1348年的欧洲黑死病肆虐,薄伽丘以次为背景,执笔写下了《十日谈》,故B符合题意。宗教改革始于1517年,A不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是15、16世纪,C不符合题意。《论法的精神》发表于18世纪的法国,所以D不符合题意。
3.《后汉书·方术列传》中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耳目聪明,齿牙完坚”。此材料不能说明五禽戏
A.根据动物形态演化而来 B.华佗所创,可强身健体
C.可治疗疾病,临床试用 D.可防治疾病,有益身体
C
【详解】
“治疗疾病,临床试用”的说法错误,五禽戏是强身健体之术,并非中医临床学,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并结合所学可知,华佗因观察动物形态而创立五禽戏,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五禽戏由华佗所创,据材料“亦以除疾,兼利蹄足……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可知,五禽戏可以强身健体,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亦以除疾,兼利蹄足……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可知,五禽戏可防治疾病,并对身体有益,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