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一、单选题
下面对古诗文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句诗以南方梨花盛开比喻北方雪压冬林,景象极为神似,颇有浪漫色彩。
B.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陶弘景《与谢中书书》)这两句写清晨山间的声响,“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C.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这句词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形容愁思之纷繁难解。
D.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作者借助“海峡”这一物象,来表现两岸相隔的断肠真情,从而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相是()
A. 我们学校种了很多花,有迎春、月季、桂花、梅花等,花开不断。
B.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 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D. “我吗……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陈涉世家》节选自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藏私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孙权劝学》选 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B. 辑录了《阿长与<山海经>》《风筝》《藤野先生》等作品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加快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C. 我国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通过“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俄国诗人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则直接用劝说的口吻,对世人进行嘱咐
D. 奥楚蔑洛夫、韩麦尔、夏洛克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俄国契诃夫的《变色龙》、法国都德的《最后一课》、英国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
B. 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 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 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二、填空题
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常言道:“诗言志,词传情。”毛泽东领略了北国千里冰封的雪景后,不禁发出“江山如此多jiāo____”的感慨;艾青目睹危难当头的祖国,于是设想自己是一只鸟,用sī____哑的喉咙唱出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与大陆阔别多年的余光中,则将自己的思乡愁xù____化为一道浅浅的海峡。
三、默写
按要求默写。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正如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所写:“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在《我爱这土地》中,我们可以通过诗句“ ______ ? ______ ”,感受到诗人艾青炽热的爱国感情。
余光中的《乡愁》一诗,乡愁的范畴随着诗的流淌在不断地扩大;同时,乡愁也越来越浓。“ ______ ”一句比喻形象新颖,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
余光中《乡愁》
《乡愁》中包含意象的四个诗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写
根据拼音写汉字。
他非常喜欢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邮piào ______ 。
你这样下去,真的是自掘坟mù ______ 了,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民族的深情像一条纽带,把海xiá ______ 两岸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根据拼音写汉字。
(1)他非常喜欢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邮piào( )。
(2)你这样下去,真的是自掘坟mù( ) 了,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3)民族的深情像一条纽带,把海xiá( )两岸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五、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乡愁是什么?是余光中的忧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1)对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和汉字的笔顺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邮票(yóu) “方”字的笔顺是“、 一 丿”。
B.窄窄(zǎi) “方”字的笔顺是“、 一 丿”。
C.坟墓(mù) “方”字的笔顺是“、 一 丿 ”。
D.海峡(xiá) “方”字的笔顺是“、 一 丿 ”。
(2)对下面这幅作品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横平竖直,字体端正,古朴大气。
B.章法横有行、纵有列,沉着稳重。
C.线条厚重,起笔与收笔多用方笔。
D.笔法斜倾,洒脱飘逸,曼妙多姿。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诗人余光中于2017年12月14日去世。余先生一生漂泊,出生在大陆,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最终落脚于台湾高雄的西子湾畔① _____( A pàn B bàn)。 很多读者对于余光中赞赏有加,缘自那首脍zhì②_____(A灸B炙)人口的《乡愁》。余先生曾把自己的生命划分为三个时期:旧大陆、新大陆和一个岛屿。他的人生就是一段接一段的【甲】(A刻骨铭心 B入木三分)的思念。最初,思念的是台湾;后来,思念是祖国;再往后,变成对中国文化--汉魂唐魄的无限眷恋。读他的诗,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入骨的【乙】(A苍凉 B凄凉)与顽强
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 ______
②处 ______
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处 ______
乙处 ______
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很多读者对于余光中赞赏有加。
修改句: 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乡愁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思乡情结,不仅仅是文学书写的文化现象,它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构建自己精神家园的桥梁和杻带,通过唤醒过去生活中的种种短暂而美好的回忆,记载和传承一个民族共有的历史文化脉络。乡愁是慈母手中的那根丝线,缝缝补补的岁月还那么好看;乡愁是老家屋顶上的那(lǚ)__________炊烟,远远近近的呼唤还那么温暖;乡愁是老家树冠上的那只鸟窝,岁岁年年的梦里总能孵化春天;乡愁是故乡门前的那条小河,活蹦乱跳的童年还在心中撒欢。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短暂( ) 那(lǚ)__________
炊烟( ) 孵化( )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传承”中“承”的意思是 ( )
A.托着;接着 B.承担
C.继续;接续 D.接受(命令或吩咐)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熟记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注意诗歌中每句话的含义。解题时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去理解重点句子,并结合诗歌的标题、景物、表情达意的关键词理解诗人的情感。本题C项中“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此起彼伏,不是“繁多杂乱”。C项分析不正确,故选C。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能力。学生要学会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一是要对各标点符号表示的作用要清楚地了解,二是要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平时多注意。
【解答】
C“乡愁”“乡愁四韵”都是诗歌的篇名,应加书名号,不是引号。故C标点使用有误。
ABD标点使用正确。
故选C。
3.【答案】B
【解析】A.文学常识表述正确。
B.《风筝》不是选自《朝花夕拾》,而是出自出自鲁迅散文集《野草》。
C.文学常识表述正确。
D.文学常识表述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平时学习中准确掌握文化、文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本题的易错点是B项,作品的出处容易记错。
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在疏通诗意的基础上,联系诗句内容分析技法和表达效果。其次,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具体内容辨析作答即可。
【解答】
A.正确。
B.错误。“小”爱应熔铸在“大”爱之中。
C.错误。“故乡”一词内涵太窄。且表达了作者望祖国统一的愿望,不是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错误。表达了作者望祖国统一的愿望,不是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故选A。
5.【答案】娇 嘶 绪
【解析】“娇”不要写成“骄”,“嘶”不要写成“撕”。
6.【答案】【小题1】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小题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小题3】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解析】答案:
(1)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注意“俱”的书写)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注意“常”的书写)
(3)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7.【答案】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解析】略
8.【答案】【小题1】票
【小题2】墓
【小题3】峡
【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书写能力。汉字中有很多形近字、同音字,这是都是使用中经常混淆的字,正确书写这些汉字,就要做到平时多留心,书写时仔细体会它们的差别。本题要书写的汉字为:票。
2.
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书写能力。汉字中有很多形近字、同音字,这是都是使用中经常混淆的字,正确书写这些汉字,就要做到平时多留心,书写时仔细体会它们的差别。本题要书写的汉字为:墓。
3.
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书写能力。汉字中有很多形近字、同音字,这是都是使用中经常混淆的字,正确书写这些汉字,就要做到平时多留心,书写时仔细体会它们的差别。本题要书写的汉字为:峡。
9.【答案】(1)票
(2)墓
(3)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拼读汉字字音及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正确解答此类题型,要求学生掌握常见汉字的音形义,理解常用词语的含义,了解汉语拼音的拼读拼写规则,平时要读准字音,注意标准调号。汉字书写方面,最常见的错误是形近致错,音近致错,形、音相近致错,随意简化字致错,意义相近而致错。书写汉字时,要掌握汉字的笔顺、间架结构,书写要工整仔细。本题要注意“邮票、坟墓、海峡”的正确写法。
10.【答案】(1)A
(2)D
【解析】
(1)【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音的积累。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掌握汉字笔顺的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进后关,先中间后两边,从外到内等。笔顺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
【解答】
B.“窄”应读“zhǎi”。
C项和D项,“方”的笔顺是“、一 丿”。
故选A。
(2)【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书法的学习和认识。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书法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不同字体在其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成一体的风格和特色。如隶书工整端庄、古朴厚重,行书舒展灵动,楷书笔画清晰,方正工整,让人一目了然,便于认读,篆书疏密均匀,美观匀称,带给人一种“瓷器”般圆润光滑的感觉。行书字体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浓淡相融。
【解答】
这幅书法作品是行书,只有D项描述的是行书的特点,A、B、C三项描述的是楷书的特点。
故选D。
11.【答案】【小题1】A,B
【小题2】A,A
【小题3】很多读者对余光中赞赏有加。
【解析】答案:
(1)①A ②B
(2)A;A
(3)很多读者对余光中赞赏有加。
(1)本题考查字音与字形的掌握。根据平时对字词的掌握。“西子弯畔”的“畔”读作 pàn,选A;“脍zhì人口”写作“脍炙人口”,选B。
(2)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
甲处,刻骨铭心,形容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永远忘不了。一般多用于对别人的感激。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此处用来形容人物的“思念”,应使用“刻骨铭心”,故选:A;
乙处,苍凉与凄凉意思相近,前者一个侧重于“苍”字,后者侧重于“凄”字,“苍”可指环境,也可指诗作的内容有沧桑之感,所以此处可选择“苍凉”,而“凄凉”则与余光中的诗作情感内容不相符。故选:A。
(3)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阅读画线句子,其中的介绍“对于”使用不当,就是读者对余光中,所以将“于”删去即可。
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12.【答案】(1)zàn 缕 chuī fū
(2)杻带 纽带
(3)C
(4)比喻 排比
【解析】(4)本题考查辨识修辞手法的能力。画线句把乡愁比作丝线、炊烟、鸟窝、小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四个句式相似的比喻句又构成了排比。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