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内外力与地表形态 复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内外力与地表形态 复习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9-17 12:4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总课题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课 题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 型 复习课 课时 3 主备人 李 伟 审核人
考点搜索 1、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3、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表形态变化和地质作用;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板块运动学说与地表形态;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于与地貌
复 习重难点 1、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2、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3、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于与地貌
复习过程 复 习 内 容 复习思考
第2课时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基础梳理]考点三: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作用⑴地质作用:由于_____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⑵分类: 作用特点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地球内部______地球外部,主要是________以及重力能表现形式________、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_______、搬运、沉积、_____________等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变得__________将________,把_________使地表趋于________关系2、板块构造学说与地表形态(1)板块概念: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一些断裂构造如 、 等分割成许多单元。(2)全球六大板块: 、 、 、 、 、 (3)板块运动规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交界处地壳比较 。(4)全球两大地震带: __ 地震带和 地震带。(5)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貌举 例边界类型张裂______边界相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______边界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______边界[经典例题1]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图4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完成⑴-⑶题。⑴、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 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C.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 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⑵、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A. 东非大裂谷 B. 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 D. 落基山脉⑶、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3、内力作用的“足迹”⑴什么叫地质构造?最常见的地质构造有哪些?⑵什么叫褶皱?世界上哪些高大山脉属于褶皱山脉?⑶什么叫断层?4、外力作用的表现外力作用主要通过什么改变地表形态 其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考点突破] 1、褶皱和断层的比较地质构造褶 皱断 层背 斜向 斜判断方法从形态上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图 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侵蚀后地貌图示2、地质构造的应用(1)背斜:岩层封闭,是良好的_____构造,顶部为_____(可能发生瓦斯爆炸),中间为_____,____分布在底部。背斜顶部适宜建采石场的原因是什么? 背斜是隧道良好选址的原因是什么?(2)向斜:利于储藏______,常形成自流盆地,_____坝址选择点(3)断层:隧道、水库选址时,应避开,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断层往往是_____、湖泊分布地且会发育河谷的原因: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的汇聚。[经典例题2](2011江苏)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10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11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⑴.图10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 )A.向斜、背斜和断层 B.断层、向斜和背斜C.背斜、向斜和断层 D.背斜、断层和向斜⑵.与图11相对应的剖面图是 ( )A.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自我构建][课堂固学]一、单项选择题(2011·湖南联考)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  )A.褶皱 B.背斜C.向斜 D.断层2.图中甲和丁两处可能都有含煤层和煤层气,从矿难成因上看,图中甲、丁两处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3.若该地地表甲处为谷地,丁处为山岭,其成因是(  )A.地壳运动所致 B.内力作用所致C.岩浆活动所致 D.外力作用所致(2010·聊城模拟)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C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而且该地没有发生过地层倒置现象。据此完成4~5题。4.据图判断该地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F处B.假如C地层上为松散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C.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2地向下打井开采结合全球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6—7题:6.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市发生了8.0级地震,地震震中位于阿坝自治州汶川县,距省会成都市不足100公里。图中示意最接近该位置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7. 下列各组城市之间的距离正在由于板块运动而变短的是 ( )A. 东京、北京 B. 纽约、巴西利C. 伦敦、华盛顿 D. 开罗、罗马读下图,完成8~9题。8.对于该图解释合理的是 (  )A.图中山地的成因可能是火山喷发B.该山地地下一定有石油蕴藏C.通常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D.庐山的形成符合图中示意9.若京沪高铁从上述地区穿过,工程人员必须考虑 (  )A.高速铁路施工过程防止诱发地震B.保护植被,避免引发山洪或泥石流C.为降低成本,一定要修穿山隧道D.修高架桥以降低冻土的不良影响 复习思考复习思考复习思考复习思考复习思考
图4
图10 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