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2.6敬业与乐业练习题
一、单选题
学校开展以“我的语文学习”为主题的“知识闯关大赛”,下面是小玲同学抽到的一组闯关题,请你和她一起完成。
【字词迷宫】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姓名 形近字 多音字 成语
①臧(zàng)克家 ②岑(jīn)参 ③卞(biàn)之琳 ④珊珊来迟 ⑤蹒跚 ⑥珊瑚 ⑦强(qiáng)词夺理 ⑧顽强(qiáng) ⑨倔强(jiàng) ⑩不屑置辨 走投无路 粗制烂造
A. ①④⑨⑩ B. ③⑤⑨ C. ②⑥⑧⑩ D. ③⑤⑦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B. 游泳专家表示:有人溺水时,非专业人士如果盲目下水救人,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施救的难度很大。
C. 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D. 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将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下列句子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多少仁人志士,为实现革命胜利而前仆后继地奋斗着。
B. 登上庐山五老峰,极目远眺,赣鄱大地雄伟壮阔,富丽堂皇。
C. 听到老师三言两语的指点,我顿开茅塞,明白了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所在。
D. 当今社会有不少附庸风雅之辈唯恐他人看低自己品位,喜欢买些所谓“墨宝”装点门面。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 艾青,原名蒋正涵,其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C. 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D. “世先生、世兄弟”都是对有世交的长辈的敬称,如《范进中举》中“世先生同在桑梓”。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国近期的各类口罩生产量,除了满足中国市场以外,还销往海外各国。
B.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C. 有无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很多现代作家文学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D. 从无数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想取得优秀成绩,最好每天都进行了训练。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
B. 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C. 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什么都看不清。
D.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B. 读屏和读书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素的阅读时代。
C. 空谈闲聊言不及义必致贫困,勤劳工作必可致富。
D. 老王为人热情,无论遇见谁都要拉着对方嘘寒问暖,强聒不舍,大家都很喜欢和他聊天。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网课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培养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 《科学》杂志研究报告预估,中国政府的防控措施将使中国减少大约70万左右的新冠肺炎感染者。
C. 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思亲之情,读来令人心生共鸣。
D. 通过展示具体的5G信号使用范例,让人们能更清楚地了解5G可以为日常生活带来改变。
二、填空题
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 ______
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______
茅草中有一棵好像是先知先觉的树苗,听他说“泰山没有东山好”,想到自己老是站在寸土之中,终年被茅草包围着,陡然觉得平凡、单调、烦闷、动摇,幻想换换环境。 ______
一根树苗如此想,两根树苗如此想,三根树苗如此想,久而久之成趋向。 ______
填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字______。我们以前还学过该作者的散文《______》,小说《______》.本文运用______的论证方式,采取______和______相结合的批驳方法驳倒对方的论点。
三、排序题
排列句子顺序。
观点,在议论文中就是“论点”,即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
①议论文总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
②所以,在议论文中论述观点的文字必须简明、确切,不能含混、啰嗦。
③要做到这一点,作者的观点首先要正确、鲜明。
④所谓“正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真理。
⑤所谓“鲜明”,就是立场、态度要分明,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上面句中横线处应填句子正确的顺序是(只填序号): 。
四、综合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怀疑,似乎是件很简单的事。拿读书来说,宋代理学家陆九渊在《读书》一诗中说:“读书切戒在慌忙,(hán)泳工夫兴味长。”不慌不忙之时,读到不明处、违背常理处,自然就要留个心眼。做学问也是一样,不迷信权威,比照多方资料,严谨求证,这些方法不知被老师耳提面命了多少回,早已(làn)熟于心。
(1)根据拼音写汉字。
(hán)__________泳 (làn)__________熟于心
(2)根据语段内容解释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耳提面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歉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有教养的人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他不会摆架子、“翘鼻子”。( )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 )保持一致——( )是在家里、在学校、在研究所、在供职的单位,还是在商场,或者在公共汽车上,他( )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1)下列字形和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幼 谚语(yàn) 自吹自擂
B.恪守(gè) 珍惜 稳重随和
C.礼貌 允诺(ruò) 社会贤达
D.歉让 翘鼻子(qiào) 行为举止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论 都 无论 都
B.无论 都 尽管 就
C.不管 却 尽管 就
D.不管 却 无论 都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变为反问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王飞
①湖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好转后,完成救援任务的各地医疗队分批离开武汉,各地纷纷以最高礼遇迎接。“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援鄂白衣战士曾经逆行出征,舍生忘死,如今回家,致敬横幅、夹道欢迎、铁骑护送,获得高规格欢迎,实至名归。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抗疫功臣,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闪亮的英雄坐标。我们在以最高礼遇、最深敬意迎接武汉抗疫英雄归来的同时,更要学习英雄,争做英雄,守护好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②学习英雄,崇尚英雄,争当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抗疫期间,广大白衣天使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冲锋在前,坚守一线,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崇高的使命担当、优秀的道德情操。我们要充分发挥英雄的引领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
③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就要守护好英雄精神。我们的英雄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例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都体现了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不懈追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当前,我们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挖英雄文化,不断拓宽英雄内涵,丰富英雄精神,让英雄精神和红色基因永不褪色、代代相传。
④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需要赋予英雄时代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振奋精神,“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献身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拼搏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精神等都是英雄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些英雄精神浓缩了一个时代的正向价值追求和历史记忆,成为超越时代的精神坐标、时代信仰,是鼓舞我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⑤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就需要我们继续奋斗。和平年代,远了硝烟战火,少了牺牲流血,但英雄从未缺席。正如顾炎武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在学习白衣战士的英雄事迹的同时,更要把其体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小哥,坚守岗位的公安干警、基层干部,起早贪黑的环卫工人……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汇聚磅礴之力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征程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⑥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就是将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在学习抗疫英雄的同时,更要兢兢业业、坚守岗位,做一名“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新时代的守护者、创造者。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0年3月24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概括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提出“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就需要我们继续奋斗”的观点;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第④段提到的“‘以天下为己任 的振奋精神”选择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并说明理由。
A.文天祥抗元失败后,面对元军诱降,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志。
B.林则徐虽遭贬谪,却一直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勉。
我选择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字形的能力。①臧zāng;②岑cén;④珊珊—姗姗;⑦强qiǎng;⑩辨—辩; 烂—滥。
2.【答案】D
【解析】 A.句式杂糅,将“的重要原因”或“之所以”“因为”删去。B.“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应将二者后面的内容对调。C.成分残缺,可在“身心健康”后面添加“的行为”。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掌握和运用情况。首先学生需要理解题目中成语的意思,然后还要知晓在特定语境中的运用,以及词语所包含的情感色彩,答题的时候要细心,也可以采取排除法来做题。
【解答】
A“前仆后继”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符合语境。
B“富丽堂皇”比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不符合语境。
C“顿开茅塞”比喻忽然开窍,醒悟或明白了一个道理。符合语境。
D“附庸风雅”意思是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符合语境。
故选B。
4.【答案】D
【解析】“世先生、世兄弟”都是对有世交的平辈的敬称。
5.【答案】B
【解析】A.搭配不当,可将“我国近期的各类口罩生产量”改为“我国近期生产的各类口罩”。C.两面对一面,可在“取得”前添加“能否”,或是将句首的“有无”删去。D.有误,成分残缺,可将“从……中”删去。
6.【答案】C
【解析】 A.无边无际:形容范围极为广阔。B.分文不值:形容毫无价值。C.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用来形容大雾,不恰当。D.胡说八道: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7.【答案】D
【解析】 A.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B.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C.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D.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该成语是贬义词,用于此处不恰当。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语序不当,把“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互换位置。B项,语义重复,去掉“大约”或“左右”。D项,成分残缺,可去掉“让”。
9.【答案】【小题1】比喻
【小题2】反问
【小题3】拟人
【小题4】排比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掌握常用的修辞。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其次,要根据自己已有的修辞知识储备,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判断即可。由句中“成为”可知,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
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掌握常用的修辞。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其次,要根据自己已有的修辞知识储备,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判断即可。由句中“难懂”可知,该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3.
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掌握常用的修辞。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其次,要根据自己已有的修辞知识储备,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判断即可。树苗是植物,居然能“觉得平凡、单调、烦闷、动摇,幻想换换环境”,可知该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4.
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掌握常用的修辞。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其次,要根据自己已有的修辞知识储备,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判断即可。由句中三个“如此想”可知,该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10.【答案】鲁迅 周树人 豫才 藤野先生 故乡 驳论 驳论证 驳论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本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解答即可。
11.【答案】①③④⑤②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此题可通过读,理解句意,然后理出思路,依据逻辑顺序排列。
【解答】
阅读所有语段,得知主要内容是“论点特点”。而句①承接前文而来,句③“要做到这一点”就是指“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所以紧跟第一句,④、⑤句是对应句③“正确、鲜明”,句②“所以”收束全文,作结尾句。上面句中横线处应填句子正确的顺序是(只填序号):①③④⑤② 。
12.【答案】(1)涵 烂
(2)“耳提”,贴近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恳切地教导。
【解析】略
13.【答案】(1)A
(2)A
(3)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难道会自吹自擂吗?
【解析】(1)B.恪kè。C.诺nuò。D.歉→谦。
(2)第一、二空之间,第三、四空之间的句子都是条件关系,应填“无论……都……”,故答案选A。
(3)反问句就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观点。画线句是一个否定句,改写时把否定词“不会”改为肯定词“会”,在肯定词“会”之前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即可。
14.【答案】(1)我们要学习英雄,争做英雄,守护好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2)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我们的英雄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这一观点,进而论证中心论点。
(3)运用道理论据,阐述和平年代人人都要争做英雄举例论证的同时,号召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开启新时代征程贡献力量。
(4)选择B,理由:文天祥事例体现了他宁死不屈的爱国忠心,而林则徐的言行体现他为国家不惧生死、不避趋祸福的决心,这正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振奋精神。
【解析】(1)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提炼与概括能力。这篇文章的标题“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给出本文的论题,围绕这一论题,作者开篇指出“我们在以最高礼遇、最深敬意迎接武汉抗疫英雄归来的同时,更要学习英雄,争做英雄,守护好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然后分析如何才能守护好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最后发出号召:希望我们向英雄学习,做一名新时代的守护者、创造者。据此可见,本文的中心论点为:我们要学习英雄,争做英雄,守护好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2)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与其作用的判断分析能力。阅读句子,由句首的“例如”即可知其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例论证的作用按照格式“举了……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作答即可。
(3) 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的梳理与概括能力。细读第⑤段,首先以“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就需要我们继续奋斗”一句摆出分论点;接着后面的内容,先运用道理论证,指出和平年代我们依旧要争做英雄,再以举例论证的方式,指出这些平凡的普通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汇聚磅礴之力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征程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此来号召读者学习这些人。
(4)本题考查论据的选择能力。根据题意,选择的事例一定要能体现“以天下为己任”这一观点才可以。A中文天祥表现出的是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B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表现出林则徐愿为国献身,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精神。据此可见应选择B。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