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敬业与乐业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 敬业与乐业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8 11:0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2.6敬业与乐业模拟题
一、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这一彩幻只是稍做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
B. 他每趟赶马回来,一心盼家,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C. 他一遇到难题就去请教老师,学习成绩日益提高,同学们都称赞他不耻下问。
D.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B.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
C.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D.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下列句子中画线字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可见平凡单调(tiáo),只是懒惰者之遁词。
B. 我们只能在樵夫的矛草房的烟囱(chuāng),偶尔看见冒出几缕黑烟。
C. 创造之神!你回来呀!你所载培的树苗是有了幻(huàn)想。
D. 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háo)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
下列字形和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逞能(chěn) 斡旋 郑重其事(zhèng) 锐不可挡
B. 撩逗(liáo) 姿睢 锲而不舍(qì) 不足为据
C. 怂恿(sǒng) 愧赧 强聒不舍(guō) 根深蒂固
D. 冠冕(guān) 豢养 戛然而止(jiá) 心无旁鹜
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从拜登击败特朗普赢得大选,将成为美国第46任总统。(将“自从”去掉)
B.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将于2020年11月1日起正式拉开了帷幕。(去掉“将”或“了”)
C. 我国国家航天局组织实施嫦娥五号探测器的测控、发射与回收。(将“测控”与“回收”调换位置)
D. “台独”分子在台湾本土大肆谋划“台独”,已经对祖国统一大业形成了严重的影响。(将“形成”改为“造成”)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他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 《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范进中举》分别选自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作者分别是罗贯中、曹雪芹、蒲松龄。
C. 科举时代,一般童生先参加院试,考取了叫“进学”,或者叫中了秀才。秀才再到省城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D.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描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塑像(sù) 遁词(xún) 玄奘(zàng)
B. 曾参(shēn) 鲁钝(chún) 崇拜(chóng)
C. 监牢(jiān) 遭遇(zāo) 喑哑(yā)
D. 懒惰(duò) 豢养(huàn) 创伤(chuāng)
下列句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管什么时候,人都不可以自暴自弃。
B. 在作文时,我们一定要详略得当,绝不能添枝加叶,画龙点睛。
C. 以他的个性,事情未到山穷水尽时,他是绝不会罢休的。
D. 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生路是要勇气造出来、走出来、探出来的。
B. 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
C. 陶行知之所以发出创造宣言的原因,是很多人缺乏创造精神,以种种理由推脱,说自己不能创造。
D. 通过学习《创造宣言》,使我们树立了“处处”“天天”“人人”皆可创造的理念。
二、书写
结合语境,根据括号里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四字词语。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 (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造出来的。
百姓孰敢不 (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的拥护、爱戴和欢迎的情形)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古诗文默写。
(1)湖上影子,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2) ,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
(3)诗以言志,诗以传情。杜甫青年时期在《望岳》诗中借“ , ”抒发雄心壮志;晚年在《春望》中以花鸟拟人,借“ , ”表达感时伤世之情。
(4)王维《使至塞上》中,运用典故暗指唐军在前线战斗屡获大捷,唐帝国声威已远振域外的句子是:“ , 。”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者下句。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铁骑绕龙城(杨炯《从军行》)
(6)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7)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三、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西关中学九年级(2)班于2020年9月11日(星期五)下午两点在校礼堂举行“交友之道”的学习活动,希望同学们踊跃参加。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搜集资料
(1)请你搜集古今中外有关“交友”的诗词、名言警句或成语故事。(写出两个即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盛情邀请
(2)如果请你代表全体同学,邀请王校长参加你们的活动。你该怎么邀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自我展示
(3)假如你是一位新来的转校生,想要迅速融入这个大家庭中,和同学们成为好朋友。你该怎样介绍自己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参加下面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古人读书做学问特别强调勤奋多学。“悬梁刺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无一不强调勤奋、多读、多学。
(1)班里要举办一次辩论会,请你为正反两方拟出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观点是什么?请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谈你的看法。(不超过70个字)
【链接材料】
材料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也有只读书,不用心思考,不在生活中实践运用,结果一事无成的人。例如,南宋的“硕学”陆澄,他年轻时博览群书,可写《宋书》时却一字也写不出,人称“二脚书橱”。
材料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在过去对我们的学习确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今天,随着快乐教学和成功赏识教育的开展与普及,这话就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问”是一切做学问的人必经的途径,“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思”是读书做学问的基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材料三: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辩证关系。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主张“出户”,又主张“读书”。他认为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顾炎武把家乡的书读完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和《肇域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给你的观点补充一个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C项,不合语境,“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A项,使用正确。“纷至沓来”指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B项,使用正确。“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D项,使用正确。“不二法门”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2.【答案】D
【解析】句中两处引号应为书名号。“大学章句”和“大学”都是书名。
3.【答案】D
【解析】A.调diào。B.矛→茅,囱cōng。C.载→栽。
4.【答案】C
【解析】 A.逞chěng,挡→当。B.姿→恣,锲qiè。D.冠guān,鹜→骛。
5.【答案】C
【解析】语序不当,应改为“我国国家航天局组织实施嫦娥五号探测器的发射、测控与回收”。
6.【答案】B
【解析】《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的能力。A项,遁dùn。B项,钝dùn。C项,哑yǎ。
8.【答案】B
【解析】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与语境不符。
9.【答案】B
【解析】 A.语序混乱,应改为: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C.本句句式杂糅,把“之所以……,是因为……”和“……的原因,是……”两个句式用在了同一个句子中,可去掉“之所以”或去掉“的原因”并在“是”后加“因为”。D.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10.【答案】【小题1】
断章取义
【小题2】
箪食壶浆。
【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句意使用词语的能力。题目给出词语的含义,要求写出符合句意的词语。
(2)根据提示写出词语即可,注意“箪”的写法。对于熟语或成语,平时要注意积累,并学会应用,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1.【答案】(1)惟长堤一痕
(2)夕日欲颓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解析】本题个小题第(1)、(2)小题属于承接性默写,(3)、(4)题属于理解运用性默写。默写时,除了识记清晰外,还要注意书写的正确,如注意第(1)小题的“堤”、第(2)小题的“颓”、第( 3)小题的“绝”、第(4)小题的“候”容易写错。
12.【答案】(1)谁家新燕啄春泥
(2)日暮乡关何处是
(3)会当凌绝顶
(4)天涯若比邻
(5)牙璋辞凤阙
(6)雾凇沆砀
(7)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解析】熟练记忆课内背诵知识,避免出现错漏,还要注意书写规范,不可大意。
13.【答案】(1)(示例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示例2)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2)(示例)王校长,您好!我是九年级(2)班的×××,我班于本周五下午两点在学校礼堂举行“交友之道”的学习活动,想邀请您参加指导,请问您有时间吗?
(3)(示例)各位同学好!我是新来的转校生,我叫×××,我的性格开朗,喜欢打篮球,真高兴能够走进这个温馨的大家庭,我真心希望能够成为大家的好朋友,谢谢大家!
【解析】(1)本题考查有关交友的名言诗句的积累。解答此题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以理解和积累,并牢记于心。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语言要注意委婉得体和连贯。作为晚辈对长辈的邀请,要有称呼并问好,说明来意。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语言的委婉连贯,介绍自己要全面具体。
14.【答案】(1)正方:知识源于书本,学问在于勤奋。反方:知识源于实践,学问在于探索。
(2)【示例】真正的学习,要把读书做学问同思考和实践结合起来。只读书,不思考,物我便不能合而为一;只读书,不实践,便是书的奴隶,容易被错误思想所左右。
(3)【示例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书上读到的、学来的放到实践中去检验,经过辨别和筛选,才会得到有利于工作、学习乃至社会发展的可靠的经验。
【示例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也深知读书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解析】(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给辩论会拟写正反方辩论的观点时,注意正反双方的观点要针锋相对,要有论辩价值。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先阅读三则材料,然后围绕“学”“思”“行”写出自己的观点。
(3)本题考查积累素材的能力。围绕辩论的中心“读书”“思考”与“实践”给出论据即可。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