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2.6敬业与乐业专项训练
一、单选题
对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词类活用现象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B. 名之者谁(名:名词用作动词,起名,命名)
C. 杂然而前陈者(前:方位名词作动词,向前)
D.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 醉翁之意不在/酒
C. 渐闻/水声潺潺 D.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下列加下划线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瘴江(zhàng) 岸沚汀兰 谪守(dí) 琼楼玉宇
B. 波澜(luán) 浮光跃金 凄凉(qī) 觥筹交措
C. 喧哗(huá) 静影沉壁 伛偻(lǒu) 苍颜白发
D. 戍鼓(shù) 雾凇沆砀 长堤(dī) 阴晴圆缺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余拏一小舟,拥毳(máo)衣炉火。
B. 雾凇沆(hàng)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C. 是日更(gèng)定矣。
D.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fú)。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A.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至若春和景明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 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D.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下列各项分析与判断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句中加下划线的词依次是形容词、数量词、副词。
B. “根深叶茂”“拨动心弦”“异常兴奋”依次是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
C. “这激动人心的一幕,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一幕印在脑海里”。
D. “正是有了他的帮助,萍儿才感到生活充满了希望。”这是一个并列复句。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B. 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 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D. 谁能否认李时珍没有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呢?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举例论证)
B. 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道理论证)
C.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举例论证)
D.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类比论证)
二、书写
将下列语句用楷书抄写在田字格内。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理解性默写。
(1)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______
(2)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______
(3)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______
(4)从时问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______
(5)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
(6)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
三、排序题
排列句子顺序。
观点,在议论文中就是“论点”,即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
①议论文总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
②所以,在议论文中论述观点的文字必须简明、确切,不能含混、啰嗦。
③要做到这一点,作者的观点首先要正确、鲜明。
④所谓“正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真理。
⑤所谓“鲜明”,就是立场、态度要分明,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上面句中横线处应填句子正确的顺序是(只填序号): 。
四、文言文阅读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贬饶州①,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③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④。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有删改)
【注】①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贬官饶州。②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③王待制质:王质,待制是官名。为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④缩颈:缩脖子。
(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波澜不惊 ②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B.①把酒临风 ②执策而临之(《马说》)
C.①吾谁与归 ②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D.①闻者为之缩颈 ②不闻爷娘唤女声(《木兰诗》)
(2)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段是如何将描写、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甲文段来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乙文段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B项,句意: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醉翁之意”是主语,其后应划分开,即醉翁之意/不在酒。
3.【答案】D
【解析】A.沚→芷,谪zhé。B.澜lán,措→错。C.壁→璧,偻lǚ。
4.【答案】B
【解析】A.毳cuì。C.更gēng。D.沸fèi。
5.【答案】D
【解析】A.和:形容词,和乐/形容词,和暖。B.以:连词,来/介词,因为。C.或:副词,有时/副词,或许、也许,表示委婉语气。D.于:介词,在。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掌握语法知识的能力。D项,应是条件复句。
7.【答案】A
【解析】A.正确;
B.缺少主语,“由于”和“使”二去一;
C.前后重复,“主要原因”和“造成的”重复,去掉其一;
D.否定词运用不当,去掉“没有”。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和修改,掌握常见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前后矛盾、表意不明、语义赘余等。注意仔细阅读原句,凭语感找出病因,看语句是否通顺,前后是否搭配,语序是否合理等,然后修改。如果凭语感找不出来,可以压缩句子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8.【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论证方法的掌握情况。作答时,需牢固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即可。
【解答】
D.有误,这句话运用了道理论证。故D 符合题意。
ABC使用的论证方法的判断正确。
故选D。
9.【答案】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书写现代常用汉字的能力。书写时要求做到“正确、规范、整洁、美观”,一是讲究布局,力求从整体上充满美感;二是完全照抄,不得更改原句,一个标点都不能错。本题注意“尽”“书”“无”字的正确写法。
10.【答案】(1)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
(4)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5)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6)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诗词在背诵时不仅要注重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地判断。此题中需注意“赋”“衔”的书写。
11.【答案】①③④⑤②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此题可通过读,理解句意,然后理出思路,依据逻辑顺序排列。
【解答】
阅读所有语段,得知主要内容是“论点特点”。而句①承接前文而来,句③“要做到这一点”就是指“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所以紧跟第一句,④、⑤句是对应句③“正确、鲜明”,句②“所以”收束全文,作结尾句。上面句中横线处应填句子正确的顺序是(只填序号):①③④⑤② 。
12.【答案】(1)B
(2)①有时(湖面上)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②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情感,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3)作者先描写洞庭湖阴晴两种景象,引出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接着抒情兼议论古仁人的思想和迁客骚人的不同,进而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
(4)在甲文段中,范公之“贤”表现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在乙文段中,范公之“贤”是通过王质的行动和语言,从侧面表现出来的。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惊动/吃惊。B项,都是“面对”的意思。C项,一道/聚拢。D项,听说/听见。
(2)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或:有时。一:全。(2)求:探求。古仁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为:表现。
(3)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注意题干中提出的“描写、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这个答题要点,由此找出文中对应的内容来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乙】范文正公被贬到饶州,朝廷正纠治朋党,士大夫没有谁敢前去为他送别,只有待制王质独自抱病到国都城门(为范仲淹)饯行。大臣们责怪他说:“你是长者,何必要自甘沦为范仲淹的朋党呢?”王质说:“范公是天下的贤人,只是我哪敢奢望(成为他的朋党)。如果能够成为范公的朋党,那范公赐予我的就太深厚了!”听到的人都为王质的话缩脖子。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