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物 理 (A)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关于电流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即为电流的方向
B.电流的方向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C.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个矢量
D.在电源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2.关于公式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式中的q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B.式中的q表示通过导体单位横截面积的电荷量
C.比值能表示电流的强弱
D.该公式表明电流跟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反比
3.某兴趣小组调查一条河流的水质情况,通过计算结果表明,被污染的河里一分钟内有相当于6 C的正离子和9 C的负离子向下游流去,则取样时这条河流的等效电流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
A.0.25 A,顺流而下 B.0.05 A,逆流而上
C.0.25 A,逆流而上 D.0.05 A,顺流而下
4.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较小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也较小,灯丝的温度较低。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较大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也较大,灯丝的温度较高。已知一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 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5 A,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 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1 A,则灯泡两端电压为2 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可能是( )
A.0.5 A B.0.6 A C.0.8 A D.1 A
5.如图所示,P为一块半圆形薄电阻合金片,先将它按图甲方式接在电极A、B之间,然后将它再按图乙方式接在电极C、D之间,设AB、CD之间的电压是相同的,则这两种接法的电阻大小关系为( )
A.R甲=R乙 B.R甲=R乙
C.R甲=2R乙 D.R甲=4R乙
6.将电压U加在一根导线两端,设导线截面的直径为d,长度为l。当U增至3倍时,电子的定向移动的速率( )
A.减小3倍 B.不增不减 C.增加至3倍 D.增加至9倍
7.两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电压恒等于10 V的直流电源上。某学生把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如图所示,电压表示数为6 V。如果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示数将( )
A.小于4 V B.大于4 V
C.等于4 V D.等于或大于4 V
8.用相同的灵敏电流计作表头改装成电流表A和电压表V,分别将它们串联或并联在一起,然后接入如图所示电路中。通电后关于指针的偏角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电压表的指针偏角与电流表的相等
B.图甲中电压表的指针偏角比电流表的小
C.图乙中电压表的指针偏角与电流表的相等
D.图乙中电压表的指针偏角比电流表的小
9.关于电流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
B.某一导体内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越大,电流越大
C.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
D.电流的传导速率越大,电流越大
10.关于材料的电阻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B.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银材料的电阻率比锰铜合金的电阻率小
D.金属丝拉长为原来的两倍,电阻率变为原来的两倍
11.一个T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 Ω,R2=12 Ω,R3=4 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源提供的电压为10 V,内阻忽略不计,则( )
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 Ω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 Ω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 V
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 V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灯不亮,已经确定是灯泡断路或短路引起的,在不能拆开电路的情况下(开关可闭合,可断开),现用一个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直流电流挡和欧姆挡分别对故障电路作了如下检查并作出判断(如下表所示):
次序 操作步骤 现象和结论
1 闭合开关,选直流电压挡,红、黑表笔分别接a、b 指针偏转,灯断路;指针不偏转,灯短路
2 闭合开关,选直流电流挡,红、黑表笔分别接a、b 指针偏转,灯断路;指针不偏转,灯短路
3 闭合开关,选欧姆挡,红、黑表笔分别接a、b 指针不动,灯断路;指针偏转,灯短路
4 断开开关,选欧姆挡,红、黑表笔分别接a、b 指针不动,灯断路;指针偏转最大,灯短路
以上操作和判断正确的是( )
A.1 B.2 C.3 D.4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6分)现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g=30 Ω,满偏电流Ig=1 mA。
(1)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要________(填“串联”或“并联”)一个_______Ω的电阻。
(2)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要________(填“串联”或“并联”)一个_______Ω的电阻。
14.(8分)某学生用多用电表测电阻,使用的实验器材有多用电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及若干导线。
甲 乙
(1)先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100”挡,再将红表笔和黑表笔________,调整________,使指针指向“0 Ω”。
(2)再将调节好的多用电表红表笔和图甲中的________(填“1”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适当位置,欧姆表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电阻为________kΩ。
(3)图甲中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 V,内阻为R1;0~15 V,内阻为R2),则R1________R2(填“>”“=”或“<”)。
15.(10分)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待测金属丝:Rx(阻值约4 Ω,额定电流约0.5 A);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
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2 Ω);A2(量程3 A,内阻约0.05 Ω);
电源:E1(电源电压为3 V);E2(电源电压为12 V);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20 Ω);
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S;导线。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
(2)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电源应选________(均填器材代号),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原理图。
16.(6分)如图甲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设a=1 m,b=0.2 m,c=0.1 m,当里面注满某电解液,且P、Q间加上电压后,其U-I图线如图乙所示,当U=10 V时,电解液的电阻率ρ是多少?
17.(10分)如图所示,R1=2 Ω,R2=3 Ω,滑动变阻器最大值R3=5 Ω,则当滑动触头从a滑到b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最小值为多少?
18.(12分)有一条横截面积S的铜导线,已知铜的密度ρ,铜的摩尔质量M,阿伏加德罗常数NA,电子的电量e。通过电流时可以认为导线中每个铜原子贡献一个自由电子,且将自由电子定向移动视作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率为v。求:
(1)长度为L的此铜导线中铜原子的数量N;
(2)单位体积的铜导线中自由电子的数量n;
(3)若铜导线通过的电流为I,根据电流的定义式证明I=nevS。
第十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物理答案(A)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答案】D
【解析】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电流虽有方向,但不符合矢量运算法则,不是矢量,而是标量;外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电源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故A、B、C错误,D正确。
2.【答案】C
【解析】公式I=中q表示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选项A、B错误;比值表示电流的强弱,选项C正确;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gSv可知,电流决定于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自由电荷的电荷量、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以及导体的横截面积,故选项D错误。
3.【答案】B
【解析】通过横截面的总电量是两种离子电量绝对值之和,所以在1 min内向下通过横截面的总电荷量应为q=6 C-9 C=-3 C,相当于3 C的负电荷向下运动产生的电流大小,方向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即逆流向上,电流I==0.05 A,B正确。
4.【答案】C
【解析】灯泡电压为1 V时,灯泡的电阻为2 Ω,当灯泡的电压为3 V时,灯泡的电阻为3 Ω,所以电压为2 V时,电阻2 Ω<R<3 Ω,由I=得此时的电流A<I<1 A,故C正确。
5.【答案】B
【解析】将四分之一圆形薄合金片看成一个电阻,设为r,图甲中等效为两个电阻并联,R甲=,图乙中等效为两个电阻串联,R乙=2r,所以R甲=R乙,所以B正确。
6.【答案】C
【解析】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gSv,其中S=πd2,n表示导线内单位体积的电子数,q表示单个电子的电荷量,S表示导线的横截面积,v为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又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U=IR,电阻定律R=ρ,得,可知,当导线的l、d不变,U增至3倍时,定向移动的速率也增至3倍。
7.【答案】A
【解析】电压表接在R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6 V,则此时R2两端的电压为4 V。把此表改接在R2两端时,电压表与R2并联的阻值小于R2,电压表与R2并联的电路所分得的电压小于4 V。故选A。
8.【答案】D
【解析】图甲中由于电流表的电流计是并联在电路中,电压表的电流计是串联在电路中,而串联电路的电流相等,所以由于电流表的定值电阻分流的原因,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计的电流小于电压表的,所以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比电流表的大,故A、B错误;图乙中电压表和电流表是并联在一起的,两端的电压是相等的,由于电压表中的定值电阻的分压原因,电压表中电流计两端的电压小于电流表中电流计两端的电压,所以图乙中电压表的指针偏角比电流表的小,故C错误,D正确。
9.【答案】BC
【解析】由电流的定义式I=及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Sv可知,选项B、C正确。
10.【答案】BC
【解析】电阻率大表明材料的导电性能差,不能表明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定大,因为电阻才是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而电阻除跟电阻率有关外还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A错误;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正确;锰铜合金的电阻率比银材料的电阻率大,C正确;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一种电学特性,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无关,D错误。
11.【答案】AC
【解析】当cd端短路时,ab间电路的结构是:电阻R2、R3并联后与R1串联,等效电阻为R=+R1=4 Ω,故A正确;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电路结构是:电阻R1、R3并联后与R2串联,等效电阻为R=+R2=12.8 Ω,故B错误;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R3两端的电压,U3=E=8 V,故C正确;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R3两端的电压,U3=E=2.5 V,故D错误。
12.【答案】AD
【解析】选直流电压挡时,红、黑表笔分别接高、低电势点,若指针偏转,说明a、b两点有电压,其他地方完好而a、b之间有断路;若指针不偏转,说明a、b两点电势相等,a、b之间必短路,1正确;选直流电流挡时,由于电流表内阻很小,当灯属于断路故障时,电路中电流可能较大,因此可能烧坏电流表或电源等。故一般不选用电流挡进行故障检测,2错误;选欧姆挡时,已启用欧姆表内电源,必须将外电路电源断开,故3错误;而4显然正确,故选项A、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6分)
【答案】(1)串联 2.97×103 (2)并联 0.05
【解析】(1)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要串联一个分压电阻,R==2.97×103 Ω。
(2)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要并联一个分流电阻,R=≈0.05 Ω。
14.(8分)
【答案】(1)短接 欧姆调零旋钮 (2)1 2.5 (3)<
15.(10分)
【答案】(1)1.778(1.776~1.779均正确) (2)A1 E1 电路原理图见解析图
【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1.5 mm+27.8×0.01 mm=1.778 mm。
(2)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为使测量尽量精确,则电流表、电压表指针需达到半偏以上,又因待测金属丝的额定电流约0.5 A,所以电流表选A1,电源选E1即可。Rx阻值较小,电流表A1应用外接法,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16.(6分)
【解析】由题图乙可求得U=10 V时,电解液的电阻为
R== Ω=2 000 Ω。
由题图甲可知电解液长为l=a=1 m,横截面积为S=bc=0.02 m2,结合电阻定律R=ρ得
ρ== Ω·m=40 Ω·m。
17.(10分)
【解析】设触头上部分电阻为x Ω,则触头下部分电阻为(5-x) Ω
上方支路的总电阻为(2+x) Ω
下方支路的总电阻为(3+5-x) Ω=(8-x) Ω
则电路总电阻R==
由数学知识可知当2+x=8-x,即x=3 Ω时,R最大,电流表的示数最小
此时Rmax= Ω=2.5 Ω
Imin= A=2 A。
18.(12分)
【解析】(1)长度为L的此铜导线质量m=ρSL
物质的量
铜导线中铜原子的数量。
(2)导线中每个铜原子贡献一个自由电子,长度为L的此铜导线中自由电子的数量
单位体积的铜导线中自由电子的数量。
(3)自由电子定向移动视作匀速直线运动,Δt时间内通过铜导线横截面自由电子的数量
n0=nSvΔt
根据电流定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