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三册第十单元静电场中的能量 检测卷 A卷(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三册第十单元静电场中的能量 检测卷 A卷(word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7 05:5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达标检测卷
物 理 (A)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线密集处场强大,电势高
B.沿电场线方向场强减小,电势降低
C.在电势高处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也大
D.场强为零处,电势不一定为零
2.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某电场线上的两点A,B相距0.2 m,正点电荷q=10-6 C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2×10-6 J,则(  )
A.该电场的场强为10 V/m
B.该电场的方向由B向A
C.A、B间的电势差为10 V
D.B点的电势比A点的高
3.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P、Q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P和EQ,电势分别为φP和φQ,则(  )
A.EP>EQ,φP<φQ B.EP>EQ,φP>φQ
C.EP<EQ,φP>φQ D.EP<EQ,φP<φQ
4.如图所示,为某一电容器中所带电荷量和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图线,若将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40 V降低到36 V,对电容器来说正确的是(  )
A.是充电过程
B.是放电过程
C.该电容器的电容为5×10-2 F
D.该电容器的电荷量变化量为0.2 C
5.某同学设想了一个奇妙的静电实验。如图所示,在带电体C附近,把原来不带电的绝缘导体A、B相碰一下后分开,然后分别接触一个小电动机的两个接线柱,小电动机便开始转动。接着再把A、B移到C附近,A、B相碰一下分开,再和小电动机两接线柱接触。重复上述步骤,小电动机便能不停地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电动机一直转动下去,成为永动机
B.A、B相接触放在C附近时,A的电势高于B的电势
C.A、B相接触放在C附近时,A内部中心点的场强大于B内部中心点的场强
D.A、B相接触放在C附近,由于静电感应,A左端带负电B右端带正电
6.一带电粒子仅在静电力作用下从A点开始以-v0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粒子在t0时刻运动到B点,3t0时刻运动到C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C三点的电势关系为φB>φA>φC
B.A、B、C三点的场强大小关系为EC>EB>EA
C.粒子从A点经B点运动到C点,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D.粒子从A点经B点运动到C点,静电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7.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连接一恒定电压,两个质量相等的电荷M和N同时分别从极板A的边缘和两极板的正中间沿水平方向进入板间电场,两电荷恰好在板间某点相遇,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电荷的重力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M的比荷大于电荷N的比荷
B.两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相等
C.从两电荷进入电场到两电荷相遇,静电力对电荷M做的功等于静电力对电荷N做的功
D.电荷M进入电场的初速度大小与电荷N进入电场的初速度大小一定相同
8.如图,电荷量分别为q和-q(q>0)的点电荷固定在正方体的两个顶点上,a、b是正方体的另外两个顶点。则(  )
A.a点和b点的电势相等
B.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C.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反
D.将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增加
9.位于A、B处的两个带有不等量负电荷的点电荷在平面内电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等势线,相邻等势线间电势差相等,则(  )
A.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正电荷从c点移到d点,静电力做正功
C.负电荷从a点移到c点,静电力做正功
D.正电荷从e点沿图中虚线移到f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10.平行板A、B组成电容器,充电后与静电计相连,要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A板向上移动
B.B板向右移动
C.A、B板间插入电介质
D.减少极板上的电荷量
11.如图所示,虚线a、b、c是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个带负电的质点仅在静电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Q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等势面中,等势面c的电势最低
B.带电质点一定是从Q点向P点运动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点时大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小
12.两个点电荷Q1和Q2固定在x轴上O、D两点,两者之间连线上各点电势高低如图中曲线所示(OB>BD),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由图可知(  )
A.B点电场强度为零
B.Q1为负电荷,Q2为正电荷
C.Q1电荷量一定大于Q2电荷量
D.将电子沿x轴从A点移到C点,静电力一直做正功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6分)在“用DIS描绘电场的等势线”实验中,按图示连接电路。在电极A、B的连线上等距离地取a、b、c、d、e共5个基准点。已知电压传感器红色探针的电势高于黑色探针的电势时,读数为正。
(1)若电压传感器的红色探针接触a点,黑色探针接触b点时,读数为负,则电极A接在电源的_____极上。(选填“正”或“负”)
(2)若传感器的两个探针分别接触a点和b点时的示数为U1;分别接触b点和c点时的示数为U2,则|U1|_____|U2|。(选填“>”“<”或“=”)
14.(6分)如图所示,在《实验: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中,给平行板电容器充上一定量的电荷后,将电容器的两极板A、B分别跟静电计的指针和外壳相连(接地)。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该电容器的电容为C,所带电量为Q,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_____;
(2)将A极板向右移动少许,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将_____;将B极板向上移动少许,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将_____;将一块玻璃板插入A、B两极板之间,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将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手无意中触摸了B极板,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发生变化。(选填“会”或“不会”)
15.(8分)一长为L的绝缘细线,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处于如图所示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开始时,将线与小球拉成水平,小球静止在A点,释放后小球由静止开始向下摆动,当细线转过60°角时,小球到达B点速度恰好为零。试求:(重力加速度为g)
(1)A、B两点的电势差UAB;
(2)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16.(8分)电荷量为q=1×10-4 C的带正电小物块置于粗糙的绝缘水平面上,所在空间存在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E与时间t的关系及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物块的质量m;
(2)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物块运动2 s过程中,其电势能的改变量。
17.(10分)如图所示,在E=103 V/m的水平向左匀强电场中,有一光滑半圆形绝缘轨道竖直放置,轨道与一水平绝缘轨道MN连接,半圆轨道所在竖直平面与电场线平行,其半径R=0.4 m,一带正电荷q=10-4 C的小滑块质量为m=0.04 kg,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求:
(1)要使小滑块能运动到半圆轨道的最高点L,滑块应在水平轨道上离N点多远处释放?
(2)这样释放的滑块通过P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大?(P为半圆轨道中点)
18.(14分)一束电子流经U1=5000 V的加速电压加速后,在距两极板等距离处垂直进入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如图所示,两极板间电压U2=400 V,两极板间距d=2.0 cm,板长L1=5.0 cm。
(1)求电子在两极板间穿过时的偏移量y;
(2)若平行板的右边缘与屏的距离L2=5.0 cm,求电子打在屏上的位置与中心O的距离Y(O点位于平行板水平中线的延长线上);
(3)若另一个质量为m(不计重力)的二价负离子经同一电压U1加速,再经同一偏转电场,射出偏转电场的偏移量y′和打在屏上的偏移量Y′各是多大?
物理答案(A)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答案】D
【解析】电场线密集处场强大,电势不一定高,A错误;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但场强不一定减小,B错误;正电荷在电势高处具有较大电势能,但对于负电荷,此现象正好相反,C错误;场强大小与电势高低无必然关系,D正确。
2.【答案】A
【解析】根据电场力做功公式V,场强E==10 V/m,故A正确;由A向B电场力做正功,电场力由A向B,电荷带正电,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同,场强由A向B,故B错误;A、B间的电势差为2 V,故C错误;场强由A向B,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D错误。
3.【答案】B
【解析】图中P点电场线密,电场强度大,EP>EQ,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φP>φQ。
4.【答案】B
【解析】由Q=CU知,U降低,Q减小,故为放电过程,A错误,B正确;C== F=5×10-3 F,C错误;ΔQ=CΔU=5×10-3×4 C=0.02 C,D错误。
5.【答案】D
【解析】上述过程在把A、B分开的过程中要克服A、B之间的静电力做功,这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再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因此还要外力做功消耗机械能,小电动机不能成为永动机,A错误;由于A、B相接触放在C附近,所以A和B是等势体,电势相等,B错误;A、B相接触放在C附近时,A、B是等势体,内部合场强始终为零,则A内部中心点的场强等于B内部中心点的场强,C错误;A、B相接触放在C附近,由于静电感应,A左端带负电B右端带正电,D正确。
6.【答案】C
【解析】由题图v-t图像知道带电粒子在0~t0时间内做减速运动,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在t0~3t0时间内做反方向加速运动,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选项C正确,D错误;因为不知道带电粒子电性,本题中无法判断电势的高低,选项A错误;图像中斜率表示带电粒子的加速度,qE=ma,可知A、B、C三点中EB最大,选项B错误。
7.【答案】A
【解析】若两板间电压为U,间距为d,长为L。则由题意:vNt+vMt=L①,t2+=t2②,由①式分析得vM、vN不一定相同,D错误;由②式分析得>,A正确;由>进一步分析可得两个电荷的加速度aM>aN,静电力对电荷所做的功WM>WN,B、C错误。
8.【答案】B
【解析】b点距q近,a点距-q近,则b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A错误;如图所示,a、b两点的电场强度可视为E3与E4、E1与E2的合场强。其中E1∥E3,E2∥E4,且知E1=E3,E2=E4,故合场强Ea与Eb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正确,C错误;由于φa<φb,负电荷从低电势移至高电势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D错误。
9.【答案】CD
【解析】a点的等势面比b点的稀疏,故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小,而且两点场强方向也不同,A项错误;c点电势低于d点,正电荷从c点移到d点,即正电荷向高电势处移动,静电力做负功,B项错误;a点电势低于c点,从a到c,把负电荷移向高电势处,静电力做正功,C项正确;从e沿题图中虚线到f,电势先变低后变高,故沿此方向移动正电荷,静电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项正确。
10.【答案】AB
【解析】A板向上移动,正对面积S减小,或B板向右移动,距离d增大,根据C=,电容C均减小,由U=知电势差U变大,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增大,A、B正确;A、B板间插入电介质,相对介电常数εr增大,根据C=,电容C增大,则U=知电势差U变小,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减小,C错误;由U=得,减小电荷量Q,电势差U变小,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减小,D错误。
11.【答案】ACD
【解析】根据轨迹弯曲的方向和负电荷可知,电场线向上,故c点电势最低,故A正确;根据已知条件无法判断粒子的运动方向,故B错误;等差等势面P处密,P处电场强度大,静电力大,加速度大,C正确;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动能大,故D正确。
12.【答案】BCD
【解析】由E=知,B点的电场强度不为零,A错误;因无穷远处电势为零,所以负点电荷电场中的电势为负,正点电荷电场中的电势为正,结合题图可知,Q1为负电荷,Q2为正电荷,B正确;由题图可知,电势零点离D点较近,故Q1电荷量一定大于Q2电荷量,C正确;将电子沿x轴从A点移到C点,电势一直升高,电子的电势能一直减小,静电力一直做正功,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6分)
【答案】(1)负 (2)>
【解析】(1)根据题意,当正接线柱的电势高于负接线柱时,电压传感器的读数为正,则当电压传感器的读数为负时,可以知道a点的电势低于b的电势,则知电极A接在电源的负极。
(2)根据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得知,a、b间场强大于b、c间场强,根据U=Ed分析得知,a、b间的电势差大于b、c间的电势差,故有|U1|>|U2|。
14.(6分)
【答案】(1) (2)减小 增大 减小 (3)不会
【解析】(1)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可知,如果该电容器的电容为C,所带电量为Q,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2)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可知,将A极板向右移动少许,板间距离d减小,电容增大,静电计上的电荷减少,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将减小;将B极板向上移动少许,正对面积S减小,则电容减小,静电计上的电荷会增多,指针的偏转角将增大;将一块玻璃板插入A、B两极板之间,介电常数εr增大,电容增大,静电计上的电荷减少,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将减小。
(3)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手无意中触摸了B极板,由于B极板已经接地,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不变。
15.(8分)
【解析】(1)小球由A到B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Lsin 60°+qUAB=0
所以UAB=-。
(2)根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可得
E==。
16.(8分)
【解析】由题图可知E1=3×104 N/C,E2=2×104 N/C,a1=2 m/s2
E1q-μmg=ma1①
E2q-μmg=0②
由①②代入数据得m=0.5 kg,μ=0.4
ΔEp=-E1ql1-E2ql2=-7 J
电势能减少7 J。
17.(10分)
【解析】(1)滑块刚能通过轨道最高点的条件是
mg=m,v==2 m/s
滑块由释放点到最高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qEx-μmgx-2mgR=mv2
代入数据得x=20 m。
(2)在PL段,由动能定理得:
-mgR-qER=mv2-mv
在P点由牛顿第二定律FN-qE=
代入数据得FN=1.5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压=FN=1.5 N。
18.(14分)
【解析】(1)加速过程,由动能定理得:eU1=mv①
进入偏转电场,电子在平行于极板的方向上做匀速运动:L1=v0t②
在垂直于极板的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a==③
偏移距离y=at2④
由①②③④得y=
代入数据得y=0.25 cm。
如图,由几何关系知
=得Y=
代入数据得Y=0.75 cm。
(3)因y=, Y=,与粒子的质量m和电荷量q无关,
故二价负离子经同样装置后,y′=y,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