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7 13:1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 升华和凝华
一、单选题
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早春,冰雪消融 B.初夏,晨雾弥漫
C.深秋,树枝凝霜 D.寒冬,湖水结冰
2.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
3.冬天室内一侧的窗玻璃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  )
A.凝华 B.熔化 C.汽化 D.液化
4.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中,有词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词句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
A.凝固 B.凝华 C.升华 D.液化
5.碘升华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装置的安装遵循由下而上的原则进行
B.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利用水浴法加热碘锤,仅仅是因为热水比酒精灯更能让碘颗粒均匀受热
D.加热结束后,把碘锤置于冷水中,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里看到凝华现象
6.美丽的济南花有形、月有影、风有声、雪有景,四季分明,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B.夏天湿衣服变干是液化现象
C.秋天早晨的雾是汽化现象 D.冬天玻璃上的霜是凝固现象
7.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甲至乙是熔化过程 B.乙为气态,乙至丙是凝华过程
C.丙为液态,乙至丙是熔化过程 D.丙为气态,丙至甲是液化过程
8.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盐使冰的熔点降低,冰熔化放热,易拉罐温度升高
B.盐使水的凝固点降低,水凝固吸热,易拉罐温度降低
C.实验过程中发生了熔化和凝固现象
D.白霜是易拉罐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晶
9.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液化现象
B.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熔化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小露珠,这是汽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落叶上会出现一层白霜,这是凝固现象
二、填空题
10.周末,小梅同学在家完成老师布置的小实验: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放出”)。
11.如图所示是钻石尘奇观。钻石尘是低空大气中的水蒸气在低温时直接______成微小冰晶漂浮在空中,该过程需要______热量。
12.看似相同的现象在不同的条件时原理是不同的,夏天衣服变干是一种______现象,冬天结冰的衣服变干是一种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3.如图所示,将一些干冰颗粒撒到盛水的容器里,可以看到杯底水中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如同水被煮沸一般,同时杯口有大量的白汽生成。
(1)杯子里的水是否沸腾: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水中所冒气泡内的气体主要是______;
(2)杯口的白汽是______态物质,它是由杯口的______遇冷______而形成的。
14.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先发生了___________现象,再发生___________现象;深秋的早晨,在草叶上会看到大量的霜,霜是由水蒸气___________形成的。(三空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15.小明发现冰箱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白色的“霜”,这是 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需要 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6.江、河、湖、海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珠或凝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云。凝成小水珠是 ______,凝成小冰晶是 ______;河水结冰是 ______;炎热的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支冰淇淋,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这是 ______(以上各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吃冰淇淋,觉得凉爽,这是因为冰淇淋熔化 ______热量。
17.将内部盛有少量碘颗粒的密闭玻璃容器放置在电吹风机的出风口处,如图所示。用电吹风机向玻璃容器吹热风,不久可观察到容器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紫色的碘蒸气,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 ______ 热量;撤去电吹风机,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容器侧壁上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这是______现象。
三、实验题
18.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中:
(1)如甲图所示,下部有少量的碘颗粒,当用酒精灯微微加热碘锤下部时,会看到碘锤内出现 _________ ,而碘颗粒将 _______ .停止加热,并在碘锤上部滴入适量冷水,你会看到碘锤内的减少,而碘锤的 _______ (选填“上部”“下部”或“整个玻璃壁”)出现大量碘颗粒,此现象说明碘,凝华 ______ 热.
(2)细心的小华却发现小明的实验中出现了液态碘,他猜想:固态碘很可能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难以说明碘升华了,他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水的沸点是100℃.为了验证碘确实升华了,他改进了实验,用水浴法加热碘锤,如图乙所示,果然只看到了固态碘和气态碘之间的变化,没有液态碘的出现,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5.C
6.A
7.B
8.D
9.A
10.凝华 放出
11.凝华 放出
12.汽化 升华
13.不是 二氧化碳 液 水蒸气 液化
14.汽化 液化 凝华
15.凝华 放热
16.液化 凝华 凝固 液化 吸热
17.吸收 凝华
18.紫色气体 减少 上部 放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沸水的温度最高为100℃,达不到碘的熔点,碘无法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