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2
0
2
1
人教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上册
22文言文二则(其一)
伯 牙 鼓 琴
le
单元目标
1.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2. 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CONTENT
文言文
学法
01
02
03
反复朗读,读准读通
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了解句意
借助插图、视频或其他相关资料理解文意
文言文二则(其一)
伯 牙 鼓 琴
———《吕氏春秋·本味》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L
伯牙鼓琴
哉 巍 弦
wēi
xián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方:“刚刚”的意思;
兮、乎、哉: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鼓琴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
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
“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
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
“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锺子期去世以后,伯牙把琴砸破,把弦挑断,
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相识
相知
相约
相离
琴师伯牙,樵夫子期。
汉阳江口,相见恨晚。
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一找画一画,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出伯牙和子期是知音呢?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志在太山
若太山
志在流水
若流水
方鼓琴而志在__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_____!”
少选之间而志在______,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__!”
皎皎明月 朗朗清风 绵绵春雨 萋萋芳草
明月
皎皎乎若明月
清风
朗朗乎若清风
知音:伯牙 ,子期
必得之。
之志
遇知音——欣喜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相约来年,子期离世。伯牙寻知己不遇,内心十分悲痛。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破琴
绝弦
终身
不复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失知音——悲痛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选自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欧阳修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孟浩然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增广贤文》
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运用学过的和“知音”相关的诗句,给好友写一封信。
感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