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7 08:4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
历 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两幅图是周代公墓墓位(第一代是指始祖)安排的两种形式。这说明西周 ( )
A.用墓葬制强化家国一体 B.实行严格的等级秩序
C.依据血缘亲疏确定墓位 D.推行宗法制与礼乐制
2. 1701年英国“嗣位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枢密院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法官的更动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议会定罪的人,国王不得赦免。这
表明当时英国 ( )
A.行政立法相互监督 B.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C.国王已“统而不治” D.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3.整个冷战期间,美国从未停止过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战(或者经济战)。美苏冷战尽管表
面上看是军事竞赛,但背后其实是经济竞争。这表明,冷战对苏联产生的重要后果是
( )
A.农轻重比例出现失调 B.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C.民众物质生活水平低 D.未能利用好全球化机遇
4.下面为南宋初年人口迁移图,这一局面 ( )
A.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 B.使政治中心实现南移
C.表明政府加大南方开发 D.会加大南北经济差距
5.下表是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公司税调整情况。公司税调整 ( )
A.表明政府经济职能强化 B.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C.制约了企业扩大再生产 D.损害了公司根本利益
6.下面漫画揭示的主题是 ( )
A.抗议工业国家的掠夺 B.全球化下的利益失衡
C.必须拒绝经济全球化 D.调解国际间贸易纠纷
7.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o他们的主张 ( )
A.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关系 B.是针对诸侯国间的兼并战争
C.都是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 D.利于追求建立平等社会秩序
8.董仲舒发展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将“仁”作为人内在的善的道德标准,并将之提升到天的高度。据此可知,董仲舒使儒学 ( )
A.系统化 B.神圣化C.世俗化 D.思辨化
9.董仲舒的天人思想,是将天地人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将个人、家庭和国家看作不可分离的有机体。这一思想的根本点在于 ( )
A.强化家国一体 B.加强文化专制C.维护君主专制 D.实现思想一统
10.以儒家正统自居的韩愈指出,儒家之法是治理国家的礼乐刑政,儒家之道是仁与义;佛道、教人超凡脱俗,使人心没有国家、没有君主、没有父亲。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
A.传统儒学需加以改造 B.民众思想日益多元化
c.儒家社会影响力有限 D.思想大一统很有必要
1 1.以下是部分主要朝代节烈妇女统计表。据此可知 ( )
(注:封建礼教把丈夫死了决不再嫁的妇女称节妇;把为重义轻生或为保持贞操而自杀的
女子称烈妇、烈女)
A.妇女社会地位低下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理学教化功能强化 D.孑L孟儒学影响深远
12.黄宗羲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这一主张( )
A.突出民众对君主统治的重要性 B.继承并发展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C.是对传统的“忠君”观念的批判 D.意在建立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13.苏格拉底对于知识的认识和探讨哲理的方法很有特色,其一生虽无著述,但弟子柏拉图
和色诺芬记述了他的思想。后来雅典法庭以渎神、败坏青年罪名,判处他死刑。临死之
际,他坦然自若,坚持自己的思想。这说明,苏格拉底的重大成就在于 ( )
A.创立独特的学说体系 B.发挥了哲学上的启蒙作用
C.坚守自己的思想信仰 D.培养了众多有名望的弟子
14.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古代希腊文学“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摹仿得来的”,还明确指出摹仿的对象包括事件、行动、生活。英国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将希腊悲剧诗人而不是希腊
早期哲学家,称作是古代欧洲科学思维的真正奠基者。据此可知,古希腊文学 ( )
A.盛行浪漫主义风格 B.对社会的描述细腻
C.成就比当时哲学高 D.具有理性主义精神
15.有人说:“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
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促使“真理”“重新恢复”的基本动力是 ( )
A.工商业城市的发展 B.新航路掀起淘金潮
C.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D.古希腊罗马文化热
16.加尔文在日内瓦推行宗教改革时提出,创造财富不是罪恶,只要在品质上不违反《圣经》,
在财富使用上不挥霍浪费,赚钱发财也是替天行道,是上帝恩典的标志。这一理论
( )
A.提供开辟新航路的宗教动力 B.破除了天主教会禁欲说教
C.诱发了社会追求财富的风气 D.顺应了新型经济发展趋势
17.英国共和派密尔顿(1608-1674)指出,“国王和官吏的权力不过是派生的东西,是出于人
民的信赖、为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而授予并委托给他们的。”这一思想 ( )
A.否定了君权神授 B.肯定了人的地位
C.维护了民众利益 D.促进了人人平等
18.伏尔泰在《论英人书简》中论述,英国商人对自己的地位感到自豪,就连该王国贵族院议员的儿子也不会鄙视“谈买卖”或做生意。这表明伏尔泰主张 ( )
A.发展商业 B.社会平等
C.实行民主 D.社会变革
19.宋词的盛行、散曲的产生、风俗画的流行、理学的形成,都是宋代典型的文化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重心南移 B.印刷术的改进
C.民族矛盾尖锐 D.市民阶层扩大
20.中国文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下图中文字解读正确的是 ( )
A.书体具有较强审美功能 B.各种字体演变一脉相承
C.汉字演变便利文化交流 D.书写方式越来越简便化
21.“班日徽班,调日汉调”的说法,昭示了“汉调”进京,绐徽班带来巨大变化,对京剧的最终
形成起到了独特作用。这说明 ( )
A.徽班汉调组合而成京剧 B.汉调直接推动京剧产生
C.汉调推动徽班衍生京剧 D.京剧是多元文化融合体
22. 1687年,英国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论述了牛顿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这些定律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把天上的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
论之中。这表明 ( )、
A.近代自然科学形成 B.物体运动得到科学认识
C.地心说错误被证实 D.工业革命有了理论基础
23.量子力学的诞生,推动了20世纪物理学许多分支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量子理论的创立
还导致其他学科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分支学科,如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等。据此可知,
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是 ( )
A.科技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B.科学研究新领域不断得到拓展
c.学科发展日益细化和交叉融合 D.理论创新是科学发展强大动力
24.1883年,丁韪良在同文馆作有关西学的演讲时道:“盖天地之生物,皆次第经营而成……
一在择配各物之形,偶有变异,必求其同形者配合之……一在强弱以决存亡,盖天时之
寒暑,地势之高下,逐渐改变,惟物类之形体相宜者强而能存。”这一西学理论 ( )
A.引起了民众普遍恐慌 B.冲击了传统思想观念
C.动摇了封建神学统治 D.造成了思想领域混乱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大题,共52分0 25题1 5分,26题1 5分,27题1 0分,
28题1 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稷下学宫是中国历史上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办大学堂。它与差不多同时出现在雅典的希腊学园(又称阿卡德米学院、柏拉图学院)堪称双璧。它们是世界上最早的集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思想学术文化中心,分别在世界的东、西方以相似的方式展现出人类早期文明的智慧之光。20世纪初,国学学者邓实在《古学复兴论》中说:“周秦诸子之出世,适当希腊学派兴盛之时,绳绳星球,一东一西,后先相映,如铜山崩而洛钟应,斯亦奇矣!”希腊学派中,最负盛名的“希腊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与希腊学园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稷下学宫则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所在,“周秦诸子的盛况是在这儿形成了一个最高峰”(郭沫若语)。
——摘编自王志民《稷下学宫:文明史上的奇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中国稷下学宫与古代希腊学园兴盛的共同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稷下学宫与古代希腊学园的共同作用。(8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明朝中后期主要科技成就
——根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整理制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科技成就的主要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科技成就突出的原因。(8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一脉相承又不拘定法的创新精神,是近代以来中国追寻梦想的逻辑,“变者,天
道也”,但托古改制、变法维新等种种改良方案都无法实现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承载着历
史选择和人民冀望的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深刻的伟大革命,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开辟出一条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道路,用伟大创造点亮伟大梦想的明灯。
材料二40多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改不改”的回答更加坚定,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改什么”“怎么改”的认识更加一致,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民之所望,改革所向。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让发展活力充分迸发,让社会财富竞相涌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正是改革开放最本原的初心。40多年来,既坚持在立足国情中探索发展道路,又注重在放眼世界中把握时代潮流,打开国门搞建设,坚持开放优先,以开放促改革。今日中国之开放,不只是与世界同行的自我发展,更是回击逆流、引领潮流的主动担当。
一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人民日报宣言:改革开放天地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历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改革开放的特点。(4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第二章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节 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
第三节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第四节 欧洲的启蒙运动
第五节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六节 美国的建立
第七节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第八节 16-18世纪的亚洲
——《世界近代现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个时代发展特征,并加以阐释。(要求:时代特征准确,
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河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D
【解析】丧葬制度是礼乐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图中所示可知,周代公墓墓位是依据血缘
代序来安排的,这是宗法制在墓位排序上的体现,故选D项。材料信息体现的是依据血缘代序安排墓位,与家国一体没有关联,排除A项;墓位的安排是依据血缘代序进行的,血缘代序非等级关系,也非血缘亲疏,可排除B、C两项。
2.【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英国“嗣位法”的规定限制了王权,并把其部分权力转移至议会,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行政权对立法的监督,排除A项;1701年时英国国王还行使一定权
力,没有“统而不治”,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法官的更动权属于议会,没有体现司法权与
王权的关系,排除D项。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美苏冷战……背后其实是经济竞争”可知,美苏冷战的核心是国家经
济发展的竞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为了与美国展开军事竞争,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
是军事工业,这不仅影响经济发展,更严重的是使民众物质生活提高难,故选C项。农轻
重比例出现失调在冷战前已存在,排除A项;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苏联经济
得到一定发展,并非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排除B项;冷战虽会影响苏联对全球化机遇的利
用,但不属于材料所能说明的严重后果,排除D项。
4.【答案】D
【解析】北方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技术,这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南宋时人口从北方南迁,是由战乱引起的,有利于经济重心南移,排除A项;仅凭人口南移,无法得出政治中心南移,排除B项;南宋政权偏安东南一隅,实行的政策利于南方开发,但图中北方人口的南迁不能表明政府加大南方开发,排除C项。
5.【答案】B
【解析】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调整公司税,对规模大小不同的企业按不同的税率征收,大
公司税率相对高,从而使政府税收增加,有利于国家进行财富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故选
B项。国家调整税率是政府正常的经济权力,不能由此得出政府经济职能强化,排除A项;从表中信息可知,小公司的税率有所下调,有利于小公司扩大再生产,排除C项;罗斯福政府的做法是出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没有损害公司的根本利益,排除D项。
6.【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再根据漫画中文字“抗议”
“工业化”“国家”“把持WTO”以及“穷!不愿再穷”等可知,漫画所揭示的主题是全球化下的利益失衡,故选B项。抗议工业国家的掠夺只是漫画的部分信息,排除A项;漫画未反映拒绝全球化,排除C项;调节国际贸易纠纷是WTO的职责之一,不是漫画的主题,排除D项。
7.【答案】A
【解析】孟子与墨子都主张尊敬(或爱护)自己的家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或爱护)别人的家人,这有利于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及冲突,从而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故选A项。孟子的主张没有体现反对兼并战争,排除B项;材料中两人的主张都没有体现对老百姓的重视,排除C项;孟子主张有差等的仁爱,墨家主张无差等的兼爱,可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发展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将之提升到天的高度”可知,董仲舒将仁爱思想赋予“天”的内涵,这就是将儒学神圣化,故选B项。
9.【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新儒学的产生是出于顺应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需要。
材料中的天人思想属于董仲舒大一统思想,其根本点在于维护君主专制,故选C项。与C
项相比,A、B、D三项都属于次要点,可排除。
10.【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儒释道三教盛行。虽然儒家思想是封建正统思想,
但从韩愈的话中可知,儒家之法和道侧重于国家层面,没有直接关注现实生活,因此改造
传统儒学很有必要,故选A项。隋唐时期,民众信仰的是或儒或佛或道,没有日益多元化,排除B项;儒家思想是官方正统思想,“儒家之法是治理国家的礼乐刑政”,说明儒学社会影响力较大,排除C项;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就实现了思想大一统,且材料中“儒家之法是治理国家的礼乐刑政”也体现了思想大一统,排除D项。
1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进一步强化伦理道德教化,宋代以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材料中节烈妇女的数量在宋代后增多,正体现了理学影响的加强,故选C项。节烈妇女人数与妇女社会地位低下无关,排除A项;秦汉以来,君主专制一直处于强化趋势,材料中的节烈妇女人数情况不能体现君主专制加强,排除B项;材料中节烈妇女人数在宋代至明代迅速增多,不是受到孔孟儒学的影响,而是受到理学的影响,排除D项。
12.【答案】B
【解析】材料的主要意思是人民是主体,是天下的主人,而君是客体,是人民的公仆,这与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一致,故选B项。材料涉及的是君与民的主客关系,没有涉及君主执政的合法性问题及忠君观念,排除A、C两项;材料涉及君民社会关系问题,但没有涉及建立天下为公的社会,排除D项。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苏格拉底对于知识的认识和探讨哲理的方法很有特色”“后来雅典法庭以渎神、败坏青年罪名,判处他死刑”等信息可知,苏格拉底在哲学思想领域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故选B项。根据材料中的“一生虽无著述”等信息可知,他没有创立独特的学说体系,排除A项;坚守自己的思想信仰不是苏格拉底的重大成就,排除C项;仅凭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无法得出他培养了众多有名望的弟子,排除D项。
1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可知,古代希腊文学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再结合怀特海将悲剧诗人看作是古代欧洲科学思维的真正奠基者可知,古代希腊文学具有科学思维即理性主义精神,故选D项。
1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533年”“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
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真理”“重新恢复”是指文艺复兴。
推动文艺复兴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和工商业发展,故选A项。
16.【答案】D
【解析】加尔文进行宗教改革时,正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追
求财富时期,材料中他的理论肯定并鼓励人们追求财富,这顺应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D项。加尔文进行宗教改革时,新航路已开辟,追求财富的社会风气早已出现,排除A、C两项;加尔文的理论有利于冲击天主教会禁欲教义,但未到破除的程度,排除B项。
17.【答案】A
【解析】材料内容体现了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国王权力来自人民,这就否定了君权神授,故选A项。
1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商人对自己的地位感到自豪”“贵族院议员的儿子也不会鄙视‘谈
买卖’或做生意”等信息可知,商人与贵族间没有歧视、等级差异,故选B项。A、C、D三项都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可排除。
19.【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宋代,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人数增多,为了适应市井生
活的需要,出现了材料中的文化现象,故选D项。经济重心南移与材料中的文化现象没有直接必然联系,排除A项;印刷术的改进、民族矛盾尖锐虽是材料中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C两项。
20.【答案】C
【解析】图片中汉字字体依次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由车、马的演变过程和所学知识可知,汉字的发展由繁到简,这方便了经济文化交流,故C项正确。不是所有字体都具有较强审美功能,排除A项;楷书、草书、行书由隶书衍生出来,故楷书、草书、行书间不是一脉相承,排除B项;隶书之后,书写方式基本没有简化,排除D项。
2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京剧是在吸取徽班、汉调为主的众多剧种长处的基础
上,融合而形成的,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故D项正确。
2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这些定律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把天上的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之中”和所学知识可知,牛顿运动三大定律的建立,是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重大进步,并且很快就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占据了支配地位。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故选A项。
2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量子理论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交叉学科的出现,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科技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排除A项;材料说明的是量子理论对物理、
化学、生物等领域研究的影响,未涉及新的科学研究领域的出现,排除B项;D项是科技
发展共性,不只是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排除D项。
2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偶有变异,必求其同形者配合之……一在强弱以决存亡”“惟物类
之形体相宜者强而能存”等信息可知,西学是指达尔文的进化论。进化论否定了上帝创世说,冲击了传统思想观念,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大题,共52分。25题15分,26题15分,27题10分,28题1 2分。
25.【答案】(1)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环境较为宽松;一批学术大家的推动;社会教育的发展。(3点6分,4点7分,言之成理即可)
(2)作用:培养了一批著名思想大家;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推动了政治制度的发展;对
后世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8分,言之成理即可)
26.【答案】(1)特点:成就大;内容翔实;以经验总结性成果为主;重结果、实用,轻理论、实验研究。(3点6分,4点7分,言之成理即可)
(2)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大量前人科技成果积淀;科学家个人努力。
(8分,言之成理即可)
27.【答案】(1)贡献: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赢得民族独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施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6分,言之成理即可)
(2)特点:由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改革;改革开放是为J,实
现民众富裕;改革与开放同时进行,相互促进;由向外国学习到引领潮流。(2点4分,言
之成理即可)
28.【答案】特征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2分)
阐释: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此后建立共和国。尽管君主复辟过,但1688年
光荣革命后,通过一系列改革和法案,国王最终处于“统而不治”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
立起来。1783年赢得独立的美国,于1787年制定了联邦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制、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推翻君主专制,通过《人权宣言》和后来拿破仑的斗争以及通过的《拿破仑法典》,也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8分)
总之,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人类社会的进步。(2分)
特征2:近代以来世界各地联系加强。(2分)
阐释: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15-18世纪,西方列强进行殖民扩张,促进世界更多地方建立直接的贸易联系。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开展了工业革命,后来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8分)
总之,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2分)
特征3:近代以来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2分)
阐释:14-16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奠定基础。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欧洲掀起了启蒙运动。以伏尔泰为首的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贵族特权和教会权威,提出了“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等新的国家运作方案,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使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近代科技发展如新天文学说、牛顿力学体系等,也冲击着封建教会统治,极大地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8分)
总之,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进步与人文精神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2分)
(答案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