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版高中化学全程学习方略配套课件:1.1走进化学科学(鲁科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11-12版高中化学全程学习方略配套课件:1.1走进化学科学(鲁科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9-14 08:1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0张PPT)
【典例1】(2011·延边高一检测)诺贝尔化学
奖曾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使整个化学领域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实验是认知化学的惟一手段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化学的研究已经不再单独地依靠实验来研究。
【自主解答】选A。由题中信息可知,这两位科学家使用理论和实验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这说明化学实验已经不再是研究化学的惟一手段。
【互动探究】题中现代化学中化学领域的革命性变化指的是什么?
提示:(1)化学已经不是单纯依靠实验来进行相关研究的科学。
(2)化学现阶段已经具有创造性,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变式训练】借助于化学方法,分子是可以再分的,而原子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为更小的微粒。下列实验事实最能体现上述论点的是( )
A.食盐固体溶于水消失
B.盛浓盐酸的试剂瓶打开冒白雾
C.干冰露置在空气中逐渐消失
D.红色氧化汞粉末受热分解成氧气和汞
【解析】选D。化学研究的最小微粒就是原子、分子,化学变化的过程只是涉及到原子和分子的重组过程,不会有原子或者是分子的变化,根据题意答案选D。
【典例2】1803年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的科学家是
A.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
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C.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
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思路点拨】一些重要的化学家及其所涉及到的主要理论是化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熟练记忆,切忌混淆。
【自主解答】选C。为近代化学发展奠定基础的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的原子学说,答案选C。
【互动探究】若把题干改成“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体系的化学家是谁?”答案是什么?
提示: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体系的化学家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所以改题干后答案选D。
【变式训练】在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它们为世界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以下发明和发现属于化学史上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的是( )
①火药 ②指南针 ③造纸 ④印刷术
⑤炼铜、炼铁、炼钢 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⑦人工合成蛋白质 ⑧提出原子—分子学说
A.②④⑥⑧ B.①③⑤⑦
C.④⑤⑦⑧ D.②③⑤⑦
【解析】选B。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但指南针、印刷术的发明不是化学上的成就。中国是最早进行炼铜和掌握炼铁技术的国家;1965年,我国科学家第一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合成有机高分子和提出原子—分子学说都不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典例】下列变化不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汽油消失
B.NH4HCO3受热分解
C.CuSO4白色粉末吸水变蓝色
D.铁板表面生锈
【思路点拨】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
【自主解答】选A。汽油消失是因为汽油具有挥发性,是物理性质;B项,NH4HCO3受热分解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NH3、H2O和CO2是化学变化;C项CuSO4吸水成为晶体是化学变化;D项铁板生锈是铁被氧化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体现化学性质。
【互动探究】若把A项改为“汽油燃烧”,则该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提示:汽油燃烧的过程是汽油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新物质的过程,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最显著区别就是变化前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变式训练】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溶洞的形成过程 B.物质的燃烧
C.合成高分子材料 D.矿石的粉碎
【解析】选D。在溶洞的形成过程中,CaCO3变为Ca(HCO3)2,部分Ca(HCO3)2随水流走,部分Ca(HCO3)2又变为CaCO3,形成了石笋、石柱和钟乳石,是化学变化。物质的燃烧,一般是物质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反应,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合成高分子材料属于人工合成新物质,也是化学变化。矿石在粉碎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典例1】对近代化学的诞生与发展无影响的是
A.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
B.英国科学家——波义耳
C.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D.古代的化学实践活动
【易错选项】D
【易错剖析】本题易错选D。原因是忽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近代化学的诞生离不开古代的化学实践活动,缺少这一认识,会造成错选D。近代化学“发展”的四个重要里程碑: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化学元素概念——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总结出元素周期律。量子化学理论是现代化学理论,它对近代化学的发展无影响。
【标准答案】A
【典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研究能认识分子和创造分子,但不能操纵分子和原子
B.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C.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
D.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包括开发新的能源、合成新的物质、防治环境污染等
【易错选项】A
【易错剖析】
(1)易错选项分析
本题易错选A的原因在于对化学科学的特征及其探索空间了解不够深入。化学科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现在,化学家们已能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2)其他错误选项分析:
【标准答案】D
1.(2011·泰兴高一检测)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B.化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科学
C.化学支持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但面对伪科学和人体健康等问题却显得无能为力
D.化学将为解决能源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提供有效途径和方法
【解析】选C。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以解决现代人类关注的一些问题诸如能源、环境、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对一些伪科学及人类健康更是有很大的帮助和辨别力。
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下述三个论点:
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
A.只有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解析】选D。本题利用已经学过的与原子结构有关的知识,解决化学史上的有关问题,对学生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从现代的观点来看,原子还可以再分为质子、中子、电子,①不正确;同种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相等,但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性质也不一定完全相同,②错误;原子内有相对十分“广阔”的空间,③也是不对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是科学家研究的内容,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无多大关系
B.化学研究只能认识分子,不能制造分子
C.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D.化工生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最终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
【解析】选C。现代化学的迅速发展已可以使化学家在微观的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制造出一些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4.下列科研成果不是由我国发明或创造的是( )
A.世界上第一个由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B.黑火药和造纸
C.元素周期律
D.世界上首次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解析】选C。元素周期律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
5.很多军事武器中都有化学知识在起作用,化学科学已渗透到军事科学的各个领域。
(1)军事武器的灵魂______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2)烟幕弹主要利用磷在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的原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明弹是利用_____、铝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而制成的。
(4)气象武器可用来对敌占区实施人工降雨,利用的化学物质是__________。
【解析】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中与武器关系最
密切的是火药;磷燃烧生成P2O5,4P+5O2 2P2O5;Mg、
Al燃烧时可产生耀眼白光;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1)火药 (2)4P+5O2 2P2O5
(3)镁 (4)干冰
点燃
====
点燃
====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2010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较多地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B.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减少CO2的排放
D.节约资源利用、减少碳排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解析】选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暂时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但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下水也有枯竭的一天,不符合“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的思想。
2.人类开始化学实践活动是从下列哪项活动开始的( )
A.使用火  B.制陶瓷  C.酿酒  D.炼丹
【解析】选A。人类告别“茹毛饮血”的生活是从使用火开始的,而使用火的过程从化学角度讲就是一个可燃物燃烧的过程,就是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
3.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化学史事实的是( )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
B.英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C.以碳及其化合物为原料制成的芯片和光导纤维引领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
D.经过化学家们的不断努力,从自然界中发现以及人工制造出的化合物已经超过3 500万种
【解析】选B。结晶牛胰岛素是我国科学家于1965年合成的,而不是英国化学家合成的。
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解析】选C。因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变化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中的“野火烧不尽”、B中的“蜡炬成灰泪始干”都牵扯到物质的燃烧,都有“CO2”这种新物质生成;D中的“爆竹声中一岁除”牵扯到火药的爆炸,当然也有新物质生成;只有C中的“铁杵磨成针”只是物质由粗到细,由大到小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方法技巧】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
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看其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反之,就是物理变化。而不能把变化时的有关现象作为判断的依据,不要一见到形状、大小、状态的变化就认为发生了物理变化;一见到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就认为发生了化学变化,关键是看有无新物质生成。
5.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现代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
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D.防治环境污染
【解析】选C。现代化学作为一门“中心科学”,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微观世界、能源开发、材料研制、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6.(8分)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人类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
①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
②开发新型制冷剂取代氟利昂;
③在无毒、无害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
④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
⑤研制开发超导材料;
⑥合成人造皮肤和血管;
⑦研制快速降解塑料;
⑧开发新型、高效药品;
⑨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
⑩合成高效化肥。
把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_______; (2)能源问题_______;
(3)粮食问题_______; (4)环境问题_______。
【解析】通过给出的信息,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不难判断出正确答案。
答案:(1)⑥⑧ (2)⑤⑨ (3)④⑩ (4)①②③⑦
7.(12分)假黄金(也称“药金”)外观与黄金相似,是用炉
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赤铜矿(主要成分为Cu2O)和木炭
粉混合加热至800 ℃左右而制得。(已知2ZnO+C 2Zn
+CO2↑,2Cu2O+C 4Cu+CO2↑)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上述方法制得的“药金”不可能是黄金,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药金”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写出一种鉴别该假黄金的方法: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解析】(1)ZnCO3、Cu2O、木炭粉中不含金元素,混合发
生化学反应,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即不会有金生成。
(2)由原料及发生的条件知,所发生的反应为:
ZnCO3 ZnO+CO2↑
2ZnO+C 2Zn+CO2↑
2Cu2O+C 4Cu+CO2↑,所以该药金的主要成分为Zn、Cu。
(3)将药金放入稀盐酸中,看是否生成气泡,
Zn+2HCl====ZnCl2+H2↑。

====

====

====
答案:(1)ZnCO3、Cu2O、木炭粉中不含金元素,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即不会有金生成
(2)Zn、Cu (3)将药金放入稀盐酸中,看是否生成气泡
Zn+2HCl====ZnCl2+H2↑
8.(10分)(挑战能力)一些盐的结晶水合物,在温度不太高时就有熔化现象,既溶于自身的结晶水中,又同时吸收热量。它们在塑料袋中经日晒能熔化,在日落后又可缓慢凝结而释放热量,用以调节室温,称为潜热材料。现有几种盐的水合晶体有关数据如下:
(1)上述潜热材料中最适宜应用的两种盐是(用化学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际应用时最常采用的(由来源和成本考虑)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最适宜做该种潜热材料的物质要具备两方面的特点:①在适宜温度下(30 ℃左右)能熔化,②熔化热比较大。从这两方面看,适宜作潜热材料的是Na2SO4·10H2O和Na2HPO4·12H2O。由来源和成本考虑,Na2SO4·10H2O在一些盐湖中大量存在,来源丰富,成本较低。
答案:(1)Na2SO4·10H2O、Na2HPO4·12H2O
(2)Na2SO4·10H2O
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联,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都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解决,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请你用相应的化学知识来解释。
(1)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图)。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煤在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为了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设法把煤转化成清洁的燃料。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可制得较洁净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煤气厂常在家用水煤气中特意掺入少量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潮解,他在家中也曾发现过饼干受潮会变软。这些现象说明了空气中含有_______。请你结合生活经验或化学知识另举两例说明空气中含有这种物质:
①_______,②_______。
【解析】(1)“煤球”变为“蜂窝煤”,增加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快、更充分、更旺;由于水煤气中有一氧化碳,会使人中毒,且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人们很难发现它泄漏,所以在煤气中掺入少量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就能使人们及时发现,而不至于出现煤气中毒事故。
(2)空气中含有水时一些易吸水的物质才会发生潮解,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自己举出一些。
答案:(1)使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燃烧更为充分
因CO有毒,掺入难闻气体便于及早发现煤气是否泄漏
(2)H2O
食盐在阴雨天会变潮湿
一些零食拆开包装后脆性消失等(只要与日常生活相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