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圆周运动 同步作业(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1圆周运动 同步作业(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7 06:3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2.1圆周运动 同步作业(解析版)
1.如图甲所示,修正带是通过两个齿轮的相互咬合进行工作的,其原理可简化为图乙,C为大盘上的一点,A、B为大小两盘边缘上的两点,已知2rC=rA,rC=rB.以下关于A、B、C三点的线速度v、角速度ω、向心加速度a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2ωA=ωB,2aA =aB B.aA = aC,ωA=ωC
C.ωA=2ωB,vB=2vC D.vA=2vB,ωA=ωB
2.如图所示,当用扳手拧螺母时,扳手上的P、Q两点的角速度分别为ωP和ωQ,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P和vQ,则(  )
A.ωP<ωQ,vPC.ωP<ωQ,vP=vQ D.ωP=ωQ,vP>vQ
3.下列运动中加速度不断变化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平抛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
4.如图是一种叫“指尖陀螺”的玩具。当将陀螺绕位于中心A的转轴旋转时,陀螺上的B、C两点的周期(TB和TC)、角速度(ωB和ωC)、线速度(vB和vC)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5.走时准确的机械表,分针与时针自转轴到针尖的长度之比是4∶3,则分针针尖与时针针尖的线速度之比是(  )
A.12∶1 B.16∶1 C.18∶1 D.4∶3
6.如图甲所示,修正带通过两个齿轮的相互咬合进行工作,其原理简化为图乙所示。若齿轮匀速转动,A、B为齿轮边缘上两点,C为大齿轮内部的点,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质点的角速度之比
B.三质点的线速度之比
C.三质点的周期之比
D.三质点的转速之比
7.如图所示,机械手表的时针、分针、秒针的角速度之比为(  )
A. B. C. D.
8.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玩飞镖游戏,圆盘最上端有一P点,飞镖抛出点与P等高,距P点L,当飞镖以初速度v0垂直盘面瞄准P点抛出的同时,圆盘以经过盘心O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若飞镖恰好击中P点,则(  )
A.飞镖击中P点所需的时间为
B.圆盘的半径可能为
C.圆盘转动角速度的最小值为
D.P点随圆盘转动的线速度可能为
9.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
B.物体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
C.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
D.物体运动的速率在增加,所受合力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
10.自行车结构图如图所示,大齿轮和小齿轮通过链条相连,小齿轮与后轮同轴,某同学用力踩脚蹬使自行车加速行驶,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后轮边缘线速度等于大齿轮边缘线速度
B.大齿轮边缘线速度大于小齿轮边缘线速度
C.后轮角速度等于小齿轮角速度
D.小齿轮角速度等于大齿轮角速度
11.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
B.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相等的弧长
C.任意相等的时间内,转过相等的角度
D.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12.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圆周运动是角速度不变的圆周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C.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D.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
13.如图是自行车部分结构示意图,M是大齿轮边缘上一点,N是小齿轮边缘上一点,P是车轮上一点。当自行车正常行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M、N两点角速度大小相等 B.M、N两点线速度大小不相等
C.N、P两点角速度大小相等 D.N、P两点线速度大小不相等
14.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玩飞镖游戏。圆盘最上端有一点 P,飞镖被抛出时与P等高,且与P点距离为L。在将飞镖以初速度v0垂直盘面瞄准P点抛出的同时,圆盘绕经过圆心O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若飞镖恰好击中P点(飞镖击中P点时,P恰好在最下方),求:
(1)圆盘的半径R;
(2)P点随圆盘转动的线速度v。
15.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2.0m的水平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转动角速度为ω=5.0rad/s.在A处有一个小滑块随圆盘一起转动,某一时刻,滑块从圆盘边缘滑落,经光滑的过渡圆管进入光滑斜面轨道AB.已知AB段斜面倾角为37°.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轨道,不计在过渡圆管处的机械能损失.(g=10m/s2,sin37°=0.6.cos37°=0.8,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若AB间的距离为3.0m,求滑块从A运动至B点的时间:
(2)滑块从开始上滑、到再下滑回A处的过程中,圆盘转动的圈数.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C为同轴转动,有
根据角速度与线速度关系式,有
根据向心加速度表达式,有
依题意有
2rC=rA
所以

A、B是同缘转动,有
联立,可得
根据角速度与线速度关系式,有
依题意有
2rC=rA,rC=rB

2rB=rA
联立,可得
根据向心加速度表达式,有
所以
2aA =aB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B
【详解】
由于P、Q两点属于同轴转动,所以P、Q两点的角速度是相等的,即
ωP=ωQ
同时由图可知Q点到螺母的距离比较大,由可知,Q点的线速度大,即
故选B。
3.D
【详解】
A.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零不变,选项A错误;
B.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不变的,选项B错误;
C.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恒定为g不变,选项C错误;
D.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断变化,即加速度不断变化,选项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由于是共轴转动,所以BC两点的角速度相等,则有
则转动周期相等,即
由于C的半径大于B的半径,所以根据
知C的线速度大于B的线速度,即
故ACD错误, B正确。
故选B。
5.B
【详解】
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分针转过的角度为,而时针转过的角度为,所以角速度之比为
根据

故选B。
6.C
【详解】
由于两轮通过齿轮传动,因此
由于B、C在一个轮上,因此
A.根据
可知
因此可得
A错误;
B.根据
可知
因此
B错误;
C.根据
可知
C正确;
D.根据
可知
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
匀速圆周运动中,转动一圈的时间为周期,时针的周期为12h,分针的周期为1h,秒针的周期为60s即1min,根据公式得时针和分针的角速度之比为
分针和秒针的角速度之比为
所以
故选C。
8.D
【详解】
A.飞镖在做平抛运动,击中P点时,水平位移为L,则
解得
A错误;
B.竖直方向上飞镖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降的高度为
所以圆盘的半径为
B错误;
C.想要恰好击中P点,则转盘应满足
,(n取0,1,2…)
解得
,(n取0,1,2…)
C错误;
D.P点随圆盘转动的线速度为
,(n取0,1,2…)
当n=0时,线速度为
D正确。
故选D。
9.C
【详解】
A.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一定变化,比如平抛运动,加速度恒定不变,选项A错误;
B.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一定指向圆心,选项B错误;
C.当物体所受合力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当合力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直线运动,所受合力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也可以相同,选项C正确;
D.物体运动的速度在增加,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可能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成锐角,选项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
A.后轮边缘线速度大于大齿轮边缘线速度,故A错误;
B.大齿轮边缘线速度等于小轮边缘线速度,故B错误;
C.后轮角速度等于小齿轮角速度,故C正确;
D.小齿轮角速度大于大齿轮角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11.BC
【详解】
匀速圆周运动中速度的大小不变,只是速度方向改变,因此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是相等的,故B正确;位移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向线段长度,线段的方向即为位移方向,是矢量,因此在任意相等时间内,位移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恒定,故任意相等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等,故C正确;速度的变化量△v=a△t,因为加速度是变化的,所以速度的变化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BC.
点睛:本题关键明确矢量相同与标量相同的区别,注意矢量相同是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标量相同只要大小相同即可.
12.AC
【详解】
A.匀速圆周运动是角速度不变的圆周运动,故A正确;
B.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改变,故B错误;
C.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与线速度方向垂直,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故C正确;
D.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改变,故D错误。
故选AC。
13.BC
【详解】
BD.N和P两点同轴转动,所以两点的角速度相等;据和两点的半径不同,所以线速度大小不同,故B正确,D错误;
AC.M和N两点属于同一传动链两点,故线速度相等;据和两点的半径不同,所以角速度大小不同,故A错误,C正确。
故选BC。
14.(1) ; (2)
【分析】
(1)飞镖抛出后做平抛运动,据平抛运动规律求得圆盘的半径R;
(2)飞镖从抛出到击中P点过程,圆盘转过转,可求出圆盘的角速度,进而求出P点随圆盘转动的线速度。
【详解】
(1)飞镖抛出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得
解得圆盘的半径为
(2)飞镖击中P点时,P点在圆盘的最下方,则P点转过的角度
则P点随圆盘转动的线速度为
15.(1)t1 =0.33s,t2=3.0s (2)2.7
【详解】
(1)滑块做圆周运动,有
v0=ωR=10m/s
滑块向上运动时加速度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37°=ma
运动至B点时,由运动规律得
s=v0t+at2
联立上述各式并代入数据得
t1=0.33s
t2=3.0s
(2)滑块返回A点的时间为t′,由运动规律得
由运动规律得圆盘转动周期为

t2时间圆盘转动的圈数为
n=
联立各式、代入数据得
n=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