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0张PPT)
【典例1】(2011·池州高一检测)下列4组物
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3种不同:
A.CaO、Na2O、CO2、CuO
B.H2、C、P、Cu
C.O2、Fe、Cu、Zn
D.HCl、H2O、H2SO4、HNO3
(1)以上四组物质中与众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2)这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碱式碳酸铜,
化学式Cu2(OH)2CO3],该反应_____化合反应(填“是”或
“否”)。
(3)碱式碳酸铜可以看作是Cu(OH)2和CuCO3按照1∶1 组成
的混合型化合物,写出它与足量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自主解答】(1)A组物质中,CO2为酸性氧化物,其余的都
是碱性氧化物;B组物质中,Cu为金属单质,其余的都是非
金属单质;C组物质中,O2为非金属单质(气态),其余的都
是金属单质(固态);D组物质中,H2O为氧化物,其余的都
是酸类物质;(2)这四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O2+
H2O+O2====Cu2(OH)2CO3,由多种物质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是
化合反应。
(3)Cu(OH)2和盐酸反应生成CuCl2和H2O,CuCO3和盐酸反应
生成CuCl2、H2O和CO2,由此可以写出碱式碳酸铜与足量盐
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CO2 Cu O2 H2O (2)是
(3)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互动探究】碱式碳酸铜受热能够分解,你能够写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提示:Cu(OH)2受热分解生成CuO和水,CuCO3受热分解生成
CuO和CO2,所以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CO2和水。其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 2CuO+H2O+CO2↑。
△
====
【规律方法】常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对同一物质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如硫酸钠,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属于钠盐;从其组成的阴离子来看,属于硫酸盐。
(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物质按照某种标准再进行分类。如化合物可以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变式训练】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并进行物质的分类(按单质、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正盐、酸式盐、碱式盐)。
【解析】H3PO4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属于酸;纯碱、铜绿、NaHCO3、Fe(NO3)2均可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属于盐;但NaHCO3中的HCO3-还可继续电离出一个H+,属于酸式盐;铜绿的化学式为Cu2(OH)2CO3,属于碱式盐。
答案:磷酸 酸 Na2CO3 正盐
Cu2(OH)2CO3 碱式盐
碳酸氢钠 酸式盐 硝酸亚铁 正盐 氩 单质
【典例2】若A+酸====盐+水,则A不可能属于
A.氧化物 B.单质 C.碱 D.电解质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点:
【自主解答】选B。单质与酸反应不可能只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如Na2O)、碱(如NaOH)与酸反应都生成盐和水,且都属于电解质。
【互动探究】试各举一氧化物及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例子。
提示:CaO+2HCl====CaCl2+H2O(或Na2O+2HCl====2NaCl+H2O)
NaOH+HCl====NaCl+H2O(或Ca(OH)2+2HCl====CaCl2+2H2O)
【变式训练】(2011·渭南高一检测)小美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选B。由图可知:Fe+2HCl====FeCl2+H2↑,属于置换反应;HCl+NaOH====NaCl+H2O,属于复分解反应;2NaOH+CO2====Na2CO3+H2O,属于复分解反应;CO2+CaO====CaCO3,属于化合反应;没有涉及到分解反应。
【典例】下列四组溶液中每组都是三种,其中可用稀硫酸进行鉴别的一组是
A.BaCl2溶液、Ba(NO3)2溶液、Na2CO3溶液
B.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Cl溶液
C.Ba(NO3)2溶液、KCl溶液、MgCl2溶液
D.Na2CO3溶液、K2CO3溶液、NaCl溶液
【思路点拨】解答该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自主解答】选B。A项,三种物质都能与H2SO4反应,但BaCl2溶液、Ba(NO3)2溶液与H2SO4反应时现象相同,无法鉴别;B项,Na2CO3溶液与H2SO4反应时有气体产生,BaCl2溶液与H2SO4反应时有白色沉淀产生,NaCl与H2SO4不反应,可依据不同现象进行鉴别;C项,KCl溶液、MgCl2溶液与H2SO4都不反应,无法鉴别;D项,Na2CO3溶液、K2CO3溶液与H2SO4反应现象相同,无法鉴别。
【互动探究】请写出检验C项中三种溶液的步骤。
提示:(1)各取溶液少许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MgCl2溶液;
(2)再取另外两种溶液少许加入H2SO4,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Ba(NO3)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KCl溶液。
【变式训练】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
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
【解析】选D。在NaCl溶液和盐酸中加入酚酞,二者一个中性一个酸性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无法鉴别,A错误;由于CO2和N2都不支持燃烧所以都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B错误;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酸,均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无法鉴别,C错误;NaOH可溶于水而CaCO3固体在水中不溶解,可以鉴别,D正确。
【典例】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A.含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的铁红、漂白粉都是混合物
B.不含杂质的盐酸、水银都是化合物
C.BaCl2、CuSO4·5H2O都是盐
D.纯碱和烧碱都是碱
【易错选项】A
【易错剖析】(1)易错选项分析
本题易错选A的原因在于分析问题不深入,犯了“想当然”的错误。该题一经计算即可知道Fe2O3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故含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的铁红为纯净物。
(2)其他错误选项分析:
【标准答案】C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漂白粉 B.氯水
C.液氯 D.纯净的盐酸
【解析】选C。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后形成的混合物,纯净的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也是混合物。
2.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关于“Na2CO3”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 B.氧化物 C.碳酸盐 D.钠盐
【解析】选B。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而Na2CO3中含有三种元素,故不属于氧化物。
3.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硫酸,纯碱,石灰石 B.醋酸,烧碱,硫酸铜
C.磷酸,熟石灰,苛性钾 D.醋酸,小苏打,熟石灰
【解析】选B。A中纯碱是碳酸钠,是盐,不是碱;C中苛性钾是KOH,是碱,不是盐;D中小苏打是盐,熟石灰是碱。
4.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图。做“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Cl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
【解析】选C。从图中试剂排放顺序可知,排放类别从左到右分别是酸,指示剂、盐、碱。BaCl2属于盐类,故应放在C处。
5.如图是某厂生产的某种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1)标签上钙含量中,钙是指_____(填“钙元素”或“碳酸钙”);
(2)为了检验此盐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在家庭厨房里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
(3)为了测定此盐的钙元素含量,取10克此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盐酸,生成0.132克二氧化碳。则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解析】(1)在任何药物标签中所标的钙含量均是指钙元素
的含量。
(2)由于酸可以与碳酸钙反应,而在家庭厨房中食醋是最好
的选择。
(3)当向此盐中加入盐酸时发生反应: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g 44 g
x 0.132 g
计算可以得到:x=0.3 g
所以钙的含量为
答案:(1)钙元素 (2)食醋 (3)1.2%
2010年9月20日是第22个全国“爱牙日”,主题是“窝沟封闭,保护牙齿”,就是为了防止龋齿,正确的刷牙方式和选用适宜的牙膏很重要。对牙膏中物质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
(1)三种牙膏的摩擦剂中,氢氧化铝是氢氧化物,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分别是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_____(填“易溶”和“难溶”)。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为: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仍用石灰石作为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另一种实验方案,依照(3)所示,将你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你设计的方案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从物质的类别出发来研
究各类物质的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
(1)碳酸钙属于盐,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
(2)摩擦剂的作用是去除牙齿上残留的食物,联系日常生活
中用砂纸来摩擦金属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可知摩擦剂应
为难溶的物质。
(3)所发生的反应依次为:①CaCO3 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高温
====
(4)从碳酸钙的其他性质去认识物质的转化关系,方案有多种。如
这种制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简单、易于操作(实验室中)、所得碳酸钙的纯度高等。
答案:(1)盐 氧化物 (2)难溶
(3)Ca(OH)2+Na2CO3====CaCO3↓+2NaOH
(4)
反应条件简单,不需高温,易于操作,所得碳酸钙纯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