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单选题
1.集合,集合,则P与Q的关系是( )
A. B.
C. D.
2.集合且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
A. B. C. D.
3.已知集合A={x|x2-3x+2=0},B={x|0A.4 B.7 C.8 D.16
4.已知集合,,则满足的集合C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5.已知、,若,则的值为( )
A. B. C. D.或
6.已知集合,则下列可以作为A的子集的是( )
A. B. C. D.
7.已知集合,,则的真子集有( )个
A.3 B.4 C.7 D.8
8.下列各式中,与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9.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有( )
A. B. C. D.
10.下列各组集合不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A.,
B.,
C.,
D.,
11.已知集合,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可以是( )
A.0 B.2 C. D.1
12.下列四个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
A. B.
C. D.
三、填空题
13.已知集合若,则____
14.设,是的两个子集,对任意,定义:,,若对任意,,则,的关系为___________.
15.设,,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集合满足,那么这样的集合的个数为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17.设是一个集合,下列关系是否成立?
;;.
18.已知,,,,写出所有满足上述条件的集合.
19.设m为实数,若,,,求当时,m的取值集合.
20.设集合A=,B=
(1)若,求并列出它的所有子集;
(2)若AB=A,求实数x的值.
参考答案
1.C
【分析】
计算,,得到包含关系.
【详解】
,,故.
故选:C.
2.D
【分析】
先用列举法表示集合,再利用集合真子集个数的计算公式,即得解
【详解】
解不等式,得,又,且,
故只能取,,,即
所以真子集的个数为.
故选:D
3.C
【分析】
由题设可得、,根据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待选元素,进而确定集合C的个数即可.
【详解】
由题设,可得,而,又A C B,
∴集合一定含有元素,而均为待选元素,
∴集合C的个数为.
故选:C
4.D
【分析】
先用列举法出表示集合A和B,再结合子集的定义分析可得结果.
【详解】
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得
,
易知.
因为,所以根据子集的定义,
集合必须含有元素1,2,且可能含有元素3,4,
原题即求集合的子集个数,即有个.
故选:D.
5.C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出关于实数、的方程组,解出这两个未知数的值,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
因为,则,可得,所以,,则,
因为,所以,,因此,.
故选:C.
6.D
【分析】
根据子集的知识可选出答案.
【详解】
∵1,,根据子集的定义可知,是A的子集.
故选:D.
7.A
【分析】
联立方程求出中元素个数,进而可得真子集个数.
【详解】
解:联立方程,解得或,
即,有2个元素
故的真子集有个.
故选:A.
8.B
【分析】
利用集合相等的定义判断.
【详解】
A. 表示点 的集合,表示点的集合,故错误;
B. 的元素是1,2,的元素是1,2,故正确;
C. 的元素是0,没有元素,故错误;
D. 因为,,故错误;
故选:B
9.BD
【分析】
A、C选项:空集是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显然且;B选项:右边的集合中的元素仍然是集合,并且空集在里面,所以;D选项: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所以D正确.
【详解】
,但,则A错误;是的一个元素,所以,则B正确;中没有任何元素,则,则C错误;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所以,则D正确.
故选:BD
10.ABD
【分析】
分析集合中的元素,逐一判断四个选项的正误即可得正确选项.
【详解】
对于A:中元素为点,种元素为点,所以不是同一集合;
对于B:的元素为直线上的点,的元素为全体实数,所以不是同一集合;
对于C:集合中元素是无序的,所以,是同一集合;
对于D:的元素为,的元素为点,所以不是同一集合,
故选:ABD.
11.ACD
【分析】
根据题意分和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详解】
解:由题知,
因为,所以时,满足条件,此时;
当,即时,,所以或,解得或.
综上,实数 的取值可以是或或
故选:ACD
12.CD
【分析】
对每个集合进行逐一检验,研究集合内的元素是否存在即可选出.
【详解】
选项A,,不正确;
选项B,,不正确;
选项C,,正确;
选项D,,方程无解,
.
故选:CD
13.-1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时无意义,进而得出,根据求出或,
分类讨论当和时集合A、B的情况,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由题意知,或.当时,无意义,
所以,得,则.
由得,所以或,
当时,,不合题意,舍去;
当时,,符合题意.
所以,,所以.
故答案为:-1
14.
【分析】
由已知有,一个为0,另一个为1,结合题设的定义可判断元素与集合A、B的关系,进而可得,的关系.
【详解】
对任意,,则,的值一个为0,另一个为1,即时,必有,或时,必有,
∴,的关系为.
故答案为:
15.
【分析】
求出集合,分、两种情况讨论,结合可求得实数的值.
【详解】
因为.
当时,,满足题意;
当时,,则或,解得或.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集合为.
故答案为:.
16.4
【分析】
根据给定条件分析出集合M中一定有的元素及可能有的元素即可得解.
【详解】
因,于是得,且集合M中可能包含集合中的元素,
因此,集合的个数就是集合的子集个数,而集合的子集有个,
所以集合的个数为4.
故答案为:4
17.不成立;是一个空集,则成立,不是一个空集,则不成立;成立.
【分析】
根据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来判断即可.
【详解】
解: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用符号,,
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用符号,,.
因为是一个集合,所以集合对于集合来说,属于内部一个元素,则
即不成立,成立.
若,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则成立,若,则不成立.
18.或或或.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进而求出集合.
【详解】
解:因为,,
则,
又由,,可知,即,
所以或或或.
19.
【分析】
先求得集合A、B,再根据集合的包含关系可得答案.
【详解】
解:因为, ,又因为,所以或,
所以m的取值集合为:.
20.(1),所有子集:,,,;(2)或.
【分析】
(1)当,求得,,得到,进而求得集合的子集;
(2)由,可得,分类讨论,即可求解.
【详解】
(1)当,可得集合,,所以,
所有子集:,,,.
(2)由,可得,
①当时,解得或,
若,可得集合,,满足题意;
若,可得结合,,满足题意;
②当时,解得或,
若,可得集合,,满足题意;
若,此时不满足元素的互异性,(舍去).
综上,或.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