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艺出版社湘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
《铁路修到苗家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 这首歌曲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
九课《铁路修到苗家寨》。
2、《铁路修到苗家寨》是20世纪70年代流传极广的一首创作歌曲。其曲凋优美,极富民苗音乐特色,曾伴随我们走过近半个世纪,给人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至今仍在广为传唱,其对宣扬苗族文化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试图站在发展民族文化的角度,透过这首歌曲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来窥探苗族文化的发展及社会的变迁等。
3、这首歌曲是采用苗族芦笙曲的音乐元素为素材创作而成的。歌曲表现了20世纪70年代初,湘黔铁路建成通车后,火车在大山深处的苗族村寨和山区穿行,为苗族村寨的发展带来生机活力,表达了苗乡人民受益于铁路交通之便的喜悦与对美好生活的懂憬。该歌曲旋律优美而流畅,“XX XX ︱XX XX︱X X”节奏型的运用,描绘了火车在苗岭山间穿行发出的均匀而又欢快的节奏,歌曲由四个乐句加扩充句组成,单段体结构,旋律以“5”和 2作为骨干音反复使用,并且作为每句的结束音,使其具有浓郁的苗歌特色。歌曲以2/4拍子为恒子,加入“渐强”、“渐弱”表现出火车翻山越岭行进过程中的变化。
4、《铁路修到苗家寨》是一曲歌唱苗家山寨的颂歌,表达苗族同胞渴盼修通铁路的喜悦之情;从演唱风格来说,该曲具有粗犷以及浓郁的民族特色,与苗族热情豪放的性格十分吻合;从歌唱形式来看,该曲歌曲是一首二声部的合唱歌曲,1——12小节为齐唱部分,13——27小节为二声部合唱,亦可边跳边唱,完全契合苗族善于歌唱的特点,欢快、动情的演唱也体现出苗族喜悦、自豪的情感。
5、从演唱内容(歌词)来看,可以感受到苗家山寨旖旎的自然风光。“铁路修到苗家寨,青山挂起银飘带;铁牛隆隆进山寨,清水江畔添异彩”的描述,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幅美不胜收的风光美景。
教学年级:四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听赏《铁路修到苗家寨》时随乐自由律动,并感受苗族音乐的美。
2、能学会演唱《铁路修到苗家寨》,并用欢快的情绪表达歌曲的情感。
3、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进行二声部合唱的演唱,能用和谐均衡的声音表现出火车开进行苗家寨时,苗家人民喜悦的心情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教学重点:
1、能自信地运用歌曲中的力度记号学会演唱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
2、能与同学们进行二声部的合唱学习,并能自信地演唱。
教学难点:
1、 演唱歌曲中注意气息的连贯。
2、 进行二声部时注意音高的准确性,双声部的和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孩子们,你们坐过火车吗?火车在行进时会发出什么声响?
(指生回答)(板书)
2、我们除了用节奏来表现火车发出的声响,可以用旋律来表现吗?老师想来试试,请大家仔细听。
3、大家觉得这段旋律能表现出火车车轮向前跑的感觉吗?
4、让我们加入“咔嚓”的象声词来唱一唱。
5、火车向我们开来,还开会走吗?大家来听听这段旋律能表现火车开走的感觉吗?
6、让我们用手臂表现车轮转动的感觉唱一唱吧!
7、第一列火车开远了,又开来了一列火车,大家听听它的歌声和第一列火车相同吗?
8、对比两列火车旋律的不同。(图示)
9、学生唱一列火车的旋律,老师唱另一列火车旋律。
10、孩子们,下面让我们开着火车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生活以山地农业耕作为主,房屋修建在山坡上,当地还蕴藏着丰富的金矿、磷矿、铁矿等矿产资源。主要居住人口以苗族为主,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是历史文化的瑰宝,被誉为:无字史书和穿在身上的史书,苗家山寨最为热闹的节日一个是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个是四月初八对歌。这么美丽的自然风貌,奇特的风土人情,丰富的矿产资源,因为群山环抱的地势条件,很难让大家所熟知。
11、今天苗寨发生了一件非常喜庆的事情,大家快来听一听。(完整聆听歌曲)。
12、你听到了什么?
13、今天我们就一起帮助苗族人民修铁路吧!(板书课题)
三、演唱歌曲。
1、让我们帮他们修第一段铁路。(出示歌谱)
2、请大家认真听一听,这段铁路哪几小节表现出车轮滚动的感觉?哪几小节表现出修铁路钻隧洞的感觉?哪几小节表现出隧洞打通后出隧洞的感觉?
3、请大家来唱唱。(学习第一部分)
4、下面请大家来修第二段铁路,请大家听一听,轻声跟唱,比比哪个组先学会这段旋律。
5、小组唱。
6、两条铁路还不够,还要修一条,再请大家自学,比比谁先学会。
7、指生唱。
8、铁路修好了,火车开来吧!(合唱部分)
9、观察曲谱,有你熟悉的旋律吗?你能唱一唱吗?
10、请为上面这列火车加上新的歌词唱一唱。
11、你们能两列火车试着一起出发唱一唱吧。
12、你们美妙的歌声深深地打动着老师,大家在两条旋律平行演唱时能做到音量平衡,注意聆听自己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这就是演唱合唱歌曲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13、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第三段结尾,听听有什么变化?
14、学唱第三段结尾。
15、铁路修通了,火车开来了,让我们一起完整地聆听一遍歌曲。听完请告诉我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有哪些?
16、板书。
17、让我们一起用歌声表现了这些情绪吧!
18、美妙的歌声唱出了苗家人民的心声,同时让我们今天所有的人感受到音乐的美好。
四、小结。
1、今天你在这节音乐课上有什么收获?
2、今天的苗族人民在党的关心支持下,不仅修通了铁路,还有了公路、机场。所以我们每一个小朋友也应该用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找找我们家乡昆明发生的变化,也学着会歌声来赞美一个我们的生活。做一个热爱生活,快乐的孩子。
板书设计:
铁路修到苗家寨
2/4
车轮滚动 欢快 激动 × ×
钻山洞 自豪 兴奋 × × × ×
出山洞 渐强
开向远方 渐弱
教学反思:
我所选用的教材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九课的《铁路修到苗家寨》。该歌曲旋律欢快流畅有四个乐句 和一个扩充句组成。单段体结构,旋律以“ 5”“ 2”为骨干音,具有浓郁的苗歌调式特色。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陶冶情操、和谐身心,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我按以下三个维度设置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体验苗族人民庆祝火车通到山寨时所流露出的兴奋、喜悦心情。培养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培养学生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培养乐观的情感态度。
⑵ 过程与方法:运用聆听、模唱学习歌曲(律动), 运用小组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歌曲的学唱。
⑶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并乐于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
基于音乐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演唱歌曲中注意气息的连贯。进行二声部时注意音高的准确性,双声部的和谐。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 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基于本课的特点,我还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利用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来获取知识, 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的第二条: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所以我主要运用模仿法、体验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学法。
模仿法:通过学生模仿自然音效如火车的咔嚓、呜等的声音来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这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学生不但兴趣大,还特别主动。通过把二声部用模仿火车的行进感来演唱,降低演唱二声部的难度。这正是课标基本理念提出的第一条: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小组合作法:为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学完第一段歌词演唱之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学习,完成二三段的演唱。这不但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自主探究法:在为教学中,我设计的用自己编创的节奏,为歌曲伴奏的整个过程,学生一直就在自主探究。
整节音乐中老师做为引导者,能够完整地完成设计的教学环节,恰当地处理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把“认真听”的要求一直贯穿于整节课。采用了齐唱、小组唱、独唱等演唱方式,进行歌曲的演唱。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及时进行评价。整节课中我注重对学生的及时评价,让孩子们体验到参与音乐课堂实践的快乐。
总之一节课中教师注重了学生的音乐感受与欣赏,鼓励学生对所学习的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