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07 22:4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练习题
一、单选题
读“中国农业地区分布图”,完成下题。
造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A. 南北温度的差异 B. 东西温度的差异
C. 东西干湿的差异 D. 南北干湿的差异
东部地区是我国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B. 人工林集中分布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
C. 沿海地区淡水渔业发达
D. 南方地区是我国的主要旱作农业区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以下记载:“诸越(泛指两广地区)则桃李冬实,朔漠(泛指西北地区)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之不同也。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岂可一切拘于定月哉?”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据材料信息可知()
A. 同种作物,各地同时收获
B. 适当晚播,提前收获作物
C. 增施水肥,改变作物种类
D. 不同地域,同种作物收获季节不同
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古人已经认识到()
A. 一切不拘农时,获得更大效益 B. 通过改良品种,实施多种经营
C. 顺应自然条件,兼顾人力作用 D. 提高农业技术,改变自然环境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A. 降水与气温的关系 B. 降水与工业的关系
C. 降水与商业的关系 D. 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粮食、蔬菜来源于下面的哪个部门( )
A. 渔业 B. 畜牧业 C. 林业 D. 种植业
“稻客”是指近年来出现的专业帮别人收割水稻的人群,主要来自山东、河南、江苏北部等北方地区。每年6月底,“稻客”带着小型收割机来到广东开始一年的丰收之旅,然后依次到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地,9月再次来到广东、湖南等地秋收。据此,完成问题。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推测“稻客”(  )
A. 规模逐渐减小 B. 规模逐渐扩大 C. 经济收入增加 D. 经济收入减少
“稻客”“迁徙”路线主要反映了我国各地水稻存在(  )
①品种差异
②播种期差异
③熟制差异
④种植技术差异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每年数十万“稻客”能走南闯北的首要原因是(  )
A. 国家政策鼓励 B. 种植面积扩大 C. 农业结构调整 D. 交通条件改善
粮食关乎民族生存根基,我国有1亿公顷盐碱地,袁隆平院士研究团队在山东青岛等地实验种植耐盐碱的海水稻,你认为适合推广海水稻的区域是()
A. 江汉平原 B. 成都平原 C. 东北平原 D. 沿海滩涂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经济带,发展工农业生产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位于长江干流北侧的商品粮基地有(  )
①成都平原
②洞庭潮平原
③江汉平原
④鄱阳湖平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与东北平原相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粮食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
A. 地广人稀 B. 土壤肥沃 C. 光热充足 D. 机械化程度高
宜宾市位于四川省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宜宾部分外出务工农民返乡承包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据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某返乡农民欲在承包的土地上栽种水果,下列水果中最适宜的是(  )
A. 柑橘 B. 苹果 C. 香蕉 D. 椰子
某返乡农民用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大棚主要调节了反季节蔬菜生长条件中的(  )
A. 地形 B. 温度 C. 土壤 D. 水分
我国近年来“温室无土栽培生产”得到推广的重要原因是()
A.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周期性特点 B. 热量和水分的需要
C. 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D. 市场经济和农业技术的发展
二、综合题
下图为“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主要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A区气候较干旱,天然草场广布,农业部门主要以__________为主。
(3)种植业区地形类型主要以__________为主,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大豆主产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__为主,油菜产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
(4)藏民在青藏高原上搭建大棚种植蔬菜,极大改善了西藏蔬菜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该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
A.气候寒冷,热量不足 B.位置偏僻,交通不便
C.地处高原,光照不足 D.河湖稀少,水源不足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20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22711千公顷(34066万亩),比2019年减少273.5千公顷(410.2万亩),下降1.2%;小麦单位面积产量5798.0公斤/公顷(386.5公斤/亩),比2019年增加101.9公斤/公顷(6.8公斤/亩),增长1.8%。小麦产量13168万吨(2634亿斤),比2019年增加75.6万吨(15.1亿斤),增长0.6%,居世界第一位。
材料二:我国小麦主产区分布图(部分)
(1)2020年,我国的小麦产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居世界第一位。
(2)从播种期(季节)来看,该产区小麦是______________,该分布区主要位于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箭头代表该地区的小麦收割顺序,影响由甲到乙和由乙到丙收割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2020年与2019年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成因。
读“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农业生产东西差异明显。图中a线为主要的畜牧业区与种植业区的大致分界线,此线相当于我国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此线以西主要为________业。
(2)从地形上看,商品粮基地多为________(地形);从分布区域来看,商品粮基地集中分布的地区主要位于________流域。
(3)图中A、B两个商品粮基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其熟制是________。
【答案】
1. C 2. A 3. D 4. C 5. D 6. D 7. A
8. B 9. D 10. D 11. D 12. C 13. A 14. B
15. D
16. (1)400
(2)畜牧
(3)平原 旱地 水稻
(4)A
17. (1)13168 万吨(或 2634 亿斤)
(2)冬小麦 暖温带
(3)纬度因素 地形地势因素
(4)播种面积减少,总产量增多 单位面积小麦的产量提高
18. (1)400 畜牧
(2)平原 长江
(3)温带季风气候 一年一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