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共27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共27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7 11:41:40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2021-2022学年八上历史同步(部编版)
新课导入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等基本概况。
2.通过分析材料,了解国共合作的背景和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通过阅读《北伐战争形势图》,了解北伐战争的过程。
3.通过本课学习,体会革命的艰难历程,激发民族意思和责任意识。
学习目标
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是从1924-1927年,国共合作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国民革命的高潮是1926年的北伐战争。
1924.1
1927.4
1936.12
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共十年内战
整体感知
京汉铁路大罢工爆发后……2月7日,吴佩孚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在汉口、郑州、长辛店等地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屠杀,结果有52人惨死,300多人受伤,40多人被捕,1000多人被开除。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和武汉工团联合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惨遭杀害。
——王桧林、郭大钧《中国现代史(上册)》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背景
中国共产党力量较为弱小,需要革命同盟者。
探究新知
(1)正式决定同孙中山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时间:1923年6月
内容:
中共三大的召开
中共三大旧址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背景
1912年
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3年
二次
革命
1915—1916年
护国
运动
1917-1918年
第一次
护法运动
第二次
护法运动
1921-1922年
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
孙中山
(1866—1925)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背景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革命道路屡遭挫折。
在孙中山的奋斗历史中,曾多次向帝国主义国家呼吁帮助,而其结果总是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军阀反对他。……孙中山从对十月革命和苏俄的进一步了解中,从过去一再遭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冷遇和破坏中,深切感到列宁和他领导的苏维埃俄国是真正帮助中国革命的。
——王桧林、郭大钧《中国现代史(上册)》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背景
共产国际的支持与帮助。
孙中山等走出国民党一大会场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国民党一大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名单
毛泽东
李大钊
党内合作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民族主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是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第一次)国共合作极大地推动了国民革命事业的发展。孙中山说,国共合作之后一年国民革命工作的进展,可以抵得上此前十年之总和。
——罗志田等《中华民国史》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立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
兼任军校总理
校长
政治部主任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3.黄埔军校的建立
黄埔军校在广州培养学生近5000人……其中徐向前、林彪、左权、陈赓、许光达、周逸群、萧克、刘志丹、罗瑞卿、黄公略、周士第、宋时轮等将帅都毕业于黄埔军校。
——孙继业《伟人孙中山》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3.黄埔军校的建立
军阀
控制区域
军队数量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鄂、湘、豫
东南五省
东北、京津、山东
20万
20万
35万
二.北伐的胜利进军
1.北伐战争——背景
探究新知
北伐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蒋介石)
国民政府对内力求廓清军阀,对外努力推倒帝国主义……此次北伐,深望全国民众,亦与以同等之扶助焉。
——《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告全国人民书》
1926年7月9日,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二.北伐的胜利进军
1.北伐战争——过程
北伐战争形势图
开始时间
领导机构
总司令
北伐对象
北伐目的
初期主要 战场
重要战役
1926年7月
广州国民政府
蒋介石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推翻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汀四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湖南、湖北
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叶挺
主力基本
被消灭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二.北伐的胜利进军
1.北伐战争——过程
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时的工人纠察队
农民运动
工人运动
上海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
二.北伐的胜利进军
2.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
结合材料和所学,说说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材料一 8月30日,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在炮火掩护下正面进攻贺胜桥,凌晨4时,各路进攻部队全部打响。敌军重机枪、山野炮同时进行拦截射击。但是北伐军战士奋力向前,势不可挡,破晓前攻破一线阵地。李宗仁战后回忆道“枪炮之声震耳欲聋,尤其机枪声紧密尤为各次战役所未见”,至上午11时,独立团终于占领了贺胜桥。
——摘编自马德俊《许继慎传》
材料二 这次讨吴的成功,在大的范围说,是由于得到民众的援助。在湘经过的一、四、七、八各军纪律甚好,故于平江、株洲等役,民众每每扰乱敌之后方,间接给我军以莫大的援助。
——蒋先云《北伐战况报告》
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
广大官兵英勇作战;
中共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二.北伐的胜利进军
合作探究
目前农民运动的兴起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
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哪些人的利益?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探究新知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蒋介石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检阅部队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中的汪精卫
“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8年,北伐军进入北京
时间:
地点:
建立者:
1927年
南京
蒋介石
政策:
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皇姑屯事件中被炸毁的张作霖专列
奉系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
1928年6月
1928年底
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五色旗
青天白日旗
南京国民政府
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3.东北易帜
课堂小结
1.[2020·青岛中考]“这所学校系孙中山在苏联的协助下建立的,校长蒋介石,其组织体制系参考苏联红军,对国民革命军各军事学校,甚至整个军事体系,均有深远的影响。”“这所学校”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黄埔军校
2.《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D
B
课堂练习
3.[2021·潜江模拟]央视热播剧《觉醒年代》播出后,在全国掀起了学习和了解党史的热潮。剧中真实人物陈延年、恽代英等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24年1月后,在进步学生中发展共青团员、共产党员,帮助改组后的国民党建立地方组织,扩大革命阵营。这些革命活动发生在( )
A.新文化运动期间 B.五四运动期间
C.国民大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