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神奇的眼睛当堂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光学元件(光学仪器)中,都能成实像的是( )
A.平面镜、近视眼镜 B.近视眼镜、远视眼镜
C.放大镜、照相机 D.照相机、投影仪
2.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见:鱼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佩戴(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3.近年来,青少年学生中近视眼呈上升趋势,而且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其近视率明显上升。如图所示,图中能反映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及其矫正原理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4.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刷脸”考勤制度。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显示屏
B.“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C.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5.如图用数码照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花菜的两张照片,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属于凸透镜
B.拍摄的照片是花菜倒立缩小的实像
C.在物距相同时,拍摄(b)照片镜头焦距需调小一些
D.在物距相同时,拍摄(b)照片镜头焦距需调大一些
6.如图所示,将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合适的位置,屏上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不动,使屏往凸透镜的方向靠近一点,像就会变模糊。那么,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哪种眼镜,有可能使屏上的像重新变清晰?( )
A.近视眼镜 B.远视眼镜
C.太阳镜 D.潜水镜
7.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
8.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的矫正是佩戴合适的凹透镜
B.用照相机照相时,景物在照相机镜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
D.人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正立、放大的实像
9.在用一凸透镜研究其成像的规律时,某同学得到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次序 1 2 3 4 5
物距u/cm 50 40 30 25 20
像距v/cm 22 24 30 38 60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
B.当u=25cm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当v=24cm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照相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2cm处向距凸透镜32cm处滑动,像会逐渐变小
10.下列关于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显微镜和各种形式的望远镜,目镜都成虚像
D.无论什么形式的望远镜,其物镜直径越大越好
二、填空题
11.夏天的早晨,在野外经常看到如图所示树叶上有晶莹剔透的露珠,透过露珠可以看到清晰的叶脉,则叶片上的露珠所起的作用与_______工作原理相似。它成像的性质是正立的、放大的、_______像。
12.眼球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___(选填“倒立实像”或“正立虚像”),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应加强用眼保护,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___________图。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向水透镜内注入适量的水,调节蜡烛、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______的实像。保持蜡烛位置不动,向水透镜内继续注水,将光屏向靠近水透镜的方移动,又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这一过程模拟了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
14.在疫情防控期间,进入公共场所需要出示“吉祥码”,扫描“吉祥码”的摄像头相当于___________透镜,当摄像头远离“吉祥码”图片时,所成像的大小会变___________。
15.小明用手机拍照,发现手机镜头过于靠近拍摄对象时(如图所示)无法正常对焦,拍出的照片模糊,此时像成在感光器(相当于光屏)______(选填“前”或“后”)。小明发现将______透镜紧靠在手机镜头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理解了手机微距镜头的工作原理。
16.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______镜。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______像(填“实”或“虚”),然后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______像(填“实”或“虚”),这样我们就能看清楚很微小的物体。
17.如图所示,市公交公司为了保证人们的上下车安全,在公交车上安装了“电视监控器”。凸透镜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电视监控器”的摄像头能成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它利用了光的______原理成像的。
18.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是__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___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凸透镜成倒立、___________的像。目镜使“物体”成正立、___________的像。
19.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落在目镜___________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___________的虚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___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
20.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正好呈现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此时物距为______cm,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将一眼镜放在透镜与蜡烛之间,向左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可以矫正图乙中的______(选填“a”或“b”)视力缺陷。(蜡烛及火焰的宽度忽略不计)
三、解答题
21.小明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使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然后她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将光屏移动至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1)屏上呈现的像是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这个成像规律可以说明______(选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
(2)将透镜B放在凸透镜A与光屏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则透镜B能用来矫正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22.探究光的成像规律
(1)探究平面镜成像:首先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_;
②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
③将蜡烛远离平面镜,发现它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探究凸透镜成像: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当向水凸透镜里注水时焦距变小,抽水时焦距变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如图乙所示,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凸透镜,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水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②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调整至图丙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它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把蜡烛逐渐移近透镜,光屏上的像越来越_______(选填“大”或“小”),但像始终是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③图丙中,若用注射器从水凸透镜中向外抽少许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要想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蜡烛和水凸透镜的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水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或是在烛焰和水凸透镜之间放一片_______(选填“老花镜”或“近视镜”)镜片。
(3)如图,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为使我们能在前方屏幕上看到像,在镜头的上方安装了一个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______。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像,原因是屏幕对光发生了_______。
答案
1.D 2.D 3.D 4.B 5.C 6.B 7.D 8.A 9.B 10.A
11.放大镜 虚 12.倒立实像 乙 13.缩小 近视眼
14.凸 小 15.后 凸透镜 16.凸 实 虚
17.倒立 缩小 折射 18.目镜 物镜 放大 放大
19.一倍焦距内 放大 远视 20.25.0 照相机 b
21.放大 实 幻灯机 近视眼
2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相等 不变 10 照相机 大 倒立 远离 老花镜 改变光路(光的传播方向) 漫反射
试卷第8页,总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