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 古诗三首课件+素材(2课时,18+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 古诗三首课件+素材(2课时,18+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1 10:03:56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2
0
2
1
人教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读诗歌
解诗题
明诗意
悟诗情
学习古诗的方法
看插图
读注释
查字典
抓住诗中景物想象画面,体悟诗情。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读诗歌
解诗题
明诗意
悟诗情
看插图
读注释
查字典
抓住诗中景物想象画面,体悟诗情。
赠刘景文:送给刘景文。
这首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在杭州见刘景文时,刘景文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景文才做了一个小官。苏轼感慨刘景文人生际遇坎坷,作此诗勉励刘景文。
解诗题
创作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生性乐观豁达,人生中经历多次贬谪,但依然笑谈人生。
知诗人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想画面 悟诗情
菊残傲霜图
橙黄橘绿图
秋日荷尽图
秋词
(唐)刘禹锡
诗歌延伸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读诗歌
解诗题
明诗意
悟诗情
知诗人
晓背景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就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曾任朝廷小官。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人在夜晚写下所看见的景象。
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蟋蟀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想画面 悟诗情
寒夜秋风图
趣逗蟋蟀图


秋思
(唐)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歌延伸
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借景抒情
读诗歌
解诗题
明诗意
悟诗情
学习古诗的方法
看插图
读注释
查字典
抓住诗中景物想象画面,体悟诗情。
知诗人
晓背景
课后作业
1.“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秋天之美描写得胜过春天,“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认为秋日的绚烂最为动人。在你的生活体验中,是否也感到秋天的某种景色胜过春天呢?动笔写一写吧。
2.王国维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选择一首诗,把诗中画面画下来吧。(共18张PPT)
2
0
2
1
人教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朗读诗歌
读准字音
小路

tiāo 挑选
tiǎo 挑战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朗读诗歌
读出节奏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解诗题
(诗人)在山中行走(看见的景色)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明诗意
读注释
看插图
生出
深秋时节的山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因为
经霜变红的枫叶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想画面 悟诗情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寒山枫林图
枫林晚景图
想画面 悟诗情
读诗歌
解诗题
明诗意
悟诗情
学习古诗的方法
看插图
读注释
查字典
抓住诗中景物想象画面,体悟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