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方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方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9-14 15:4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紫藤萝瀑布》
科  目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教学时间 2课时(90分钟)
学习者分析 这是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学习单元,依据布鲁纳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七年级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因此,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够深刻,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能体悟出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并能获得对人生的情感体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班级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讨论,相互提问的互动气氛渐趋浓厚。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技能积累,已能独立理解字词,因此本课生字词由学生预习完成;重点需培养感悟能力。要让学生以各种形式朗读感悟,对课文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对生命有所感悟。本文景物描写丰富、细腻,能够吸引学生阅读,但是内容富于哲理,“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些句子的理解需要结合“文革十年浩劫”背景,而“90后”的学生对这段历史不太了解,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对文章主旨的提炼与拓展。所以,在课前教师必要筛选辅助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以便让学生更好地领会“人在遇到不幸时,要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体会生命的顽强与美好。通过学习使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努力学习。2、领悟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的精神美,以及人类战胜困难的意志美。
二、过程与方法1、采用诵读法、讲析法、讨论法,由浅入深,由形象感知到理性思考,把握文章内容。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1、字词积累:迸溅 伶仃 稀零 忍俊不禁 蜂围蝶阵 盘虬卧龙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3、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方法,以优美词句细致描写景物的手法。4、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本文托物寄情,借景抒情的写法。培养学生透过景物描写表现思想感情的方法。5、加强学生对事物观察欣赏的能力。培养对散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2、学习运用修辞手法,细致生动地描写景物的方法。3、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教学资源  音频、教案、板书
《紫藤萝瀑布》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一、导入新课1、上课铃声响起,利用mp3播放音乐《丁香花》,创设一个和谐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2、情境导入:师:请同学们了解一下所学课文的背景故事。(师深情诵读宗璞《哭小弟》片段)“1982年10月28日上午7时,他去了。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不是他了,已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你到哪里去了,小弟!” 同学们,这里面的“我”就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宗璞,是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发表过小说《弦上的梦》、《三生石》等许多优秀作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散文佳作《紫藤萝瀑布》(板书课题: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弟弟,5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的总工程师,正当盛年,事业蒸蒸日上,却不幸身患绝症,生命即将失去。带着焦虑和悲痛,姐姐独自徘徊在初夏的庭院,在一棵盛开的紫藤萝花面前,她不由得停住了脚步。那淡紫色如瀑布般的藤萝闪烁着生命的光辉,仿佛在向她倾诉着什么! 同学们,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大自然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总能牵动人们的情思,引发人们的联想,从而发出人生的哲理来。你有没有想过,一朵小花,会震颤一个人的心魄;一串鲜花,会撼动一个人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走进《紫藤萝瀑布》,跟着作者宗璞一起去观览生命的色彩,感受生命的悸动。3、进入预习。
教学活动2 二、进入第一板块的教学:整体感知课文1、朗读课文,生字词正音迸溅( ) 伶仃( ) 盘虬卧龙( ) 仙露琼浆( ) 酒酿( ) 2、圈画出下列词语并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3、教师点拨,学生讨论解决下列问题。1)全文紧紧围绕什么来写的?(紫藤萝花)2)作者为什么把“紫藤萝花”比喻成“瀑布”,这写出了紫藤萝花怎样的特点? 提示:因为紫藤萝花开得盛,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和终极,所以像一条瀑布。这个比喻写出了紫藤萝花开得繁密的特点。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提示:从花多、花色、花香几个方面描写。 4)作者不仅写了眼前的花,还写了以前的花,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 (繁盛——稀落、伶仃)5)作者伫立凝望紫藤萝瀑布涌起怎样的感觉?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呢?提示:作者涌起的感觉是:忘却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感受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板书:疑虑、痛楚——宁静喜悦——振奋)6)情随花变,作者藉着紫藤萝花的形象想和我们探讨怎样的话题呢?(生命)7)从课文中找出全文的主旨句,并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提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含义是: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常会遇到坎坷,就像这花一样,但是生命是永恒的。(师板书:花的形象——生命的感悟)4、学生齐读课文,细品文章思想感情,结束本课时。
教学活动3 三、进入第二模块的教学:品读课文1、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拆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 。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2、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1966年至1976年,是十年文革。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神州大地又勃发生机,欣欣向荣。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3、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品味第7段和第10段的内容,并理解: 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升华,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认识。4、朗读第七段,思考怎样理解第七段中“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米、手足情的”提示:介绍生死谜、手足情的背景:作者有一个小她三岁的弟弟,是一个总工程师,他的一生全部贡献给了祖国最需要他的地方,他在黄土高原上艰苦的工作着。后来由于长期工作的劳累,积劳成疾,在中年的时候就得了癌症,这篇文章就写在她弟弟生命垂危之时。“手足”是比喻兄弟,指的是作者的弟弟。由于当时作者的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生死都是一个谜,所以作者才会说是“生死谜、手足情”。表现出了作者对死去的弟弟的怀念,她的情感还沉浸在思念中。5、怎样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提示: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紫藤萝花曾遭不幸,但现在是这样的生机勃勃,想到自然界生命的顽强和美好。人类也是如此,小弟虽身患绝症而死,但人类的生命长河并不因某人的逝去而停止流动。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因此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要热爱生活。
教学活动4 四、进入第三模块的教学:揣摩语句,体会写景之妙。师:有人说这篇散文语言含蓄、精美如画、感情深沉如歌。的确,我们阅读时如入画境,那么,作者是怎样细致描画花的形象的呢?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呢?请同学们动情赏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美点。(学生自由读,后单个诵读、品析。)1、朗读第二自然段,指出这一段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并找出具体语句作体味。提示: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紫藤萝花开得繁密的特点,表现了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将花喻为“瀑”形象地表现了花之繁茂,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用“流动”“欢笑”“生长”等动词,使静态的花色跃动起来。表现出花的生趣盎然。2、朗读课文第三、四、五段,找出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几个动词并体会其作用。 提示: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几个动词是:“挨、接、推、挤、笑、嚷”;这些动词的特点,表现其勃勃生机。3、朗读第六段,“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导总结:这是用帆和船舱作比喻,形象、生动并且具体地写出了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比作笑容,就有美好可爱的感觉,也抒发了喜悦之情。4、默读第八、九段,思考“浅紫色”形容“芳香”搭配是否得当,为什么?提示:反衬眼前紫藤萝花的繁盛,提示人们的生活观念的改变。5、比较开头、结尾两端,指出其作用。 提示:既扣住了“瀑布”比喻,又突出了紫藤萝的勃勃生机。6、写作启发师:这篇散文,作者将生命的感悟很好地融入到对花的描写中,借花的形象抒发人生感悟,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借景抒情或是托物言志。怎样才能写好这类文章呢?1.写景与抒情二着怎样摆才好?2.景物怎样才能写得细腻?3.景物怎样写才会生动、亲切?4.观察景物怎样才能有所感悟?(学生说说由这篇文章带来的启发) 1.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重要饱含感情,后加以精炼的抒情或议论,情从景出,才能写出好文章。2.景物的全局和每个局部都要细细观察。3.对景物要有感情。4.多思多读,学会感悟,学会提炼精辟语句。(教师鼓励学生多读多思)
教学活动5 五、归纳对比,结束学习1、总结:本文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中心思想)文章写景抒情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同学们,生命如花,虽无人欣赏,仍绚烂开放,虽历尽磨难,仍顽强不息。我们更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热爱生活,好好生活啊!2、布置作业:模仿本文的写作手法,针对喜爱的一种花木,写一篇300字左右托物言志散文。附:板书设计紫藤萝瀑布宗璞眼前花:繁盛—————以前花:稀落、伶仃心情变化:疑虑、痛楚——宁静喜悦——振奋花的形象——————————生命的感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