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07 15:0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60 B.2H C.O D.Fe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氧化物
3.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比离子大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固态物质的构成微粒是静止的 D.它们都可以构成物质
4.下列物质中只含有游离态氧元素的是
A.空气 B.水 C.氧气 D.二氧化锰
5.下列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微粒①易得到电子 B.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
C.微粒③易失去一个电子 D.微粒④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6.探究例1: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B.水分解时原子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
7.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钠 B.水 C.二氧化碳 D.汞
8.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D.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和原子能相互转化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D.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
10.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11.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C.和水相比,氧气更易被压缩——氧气分子间间隔较大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12.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酒精挥发——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氧气和液氧都能助燃——分子相同,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C.体温计中的水银柱热胀冷缩——汞原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分子发生变化生成新分子
13.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e
B.图中粒子共表示五种元素
C.图中a、d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NaCl
D.图中涉及元素都处于不同周期
14.、、、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示意图中,何者带正电
A. B. C. D.
15.请根据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找出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填空题
16.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向题。
(1)A图表示原子其中x的值是_______,形成离子时离子符号为________。
(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_________。
(4)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
17.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_______作为标准(C-12),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
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符号为______,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C、N、O三种元素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______(填“质子数”“电子层数”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He和Mg的化学性质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4)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5)一个磷原子含有______个质子,一个含有______个电子。
19.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2)Fe、Fe2+、Fe3+三种粒子具有相同的______,因而属于同种元素,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_不同。
(3)写出下图中D粒子的化学符号_____。
A. B. C. D.
20.A-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
(3)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是_______。
(4)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
三、推断题
21.有 A、B、C 三种原子,已知 A 原子的核外第二层电子数等于第一层和第三层电子数之 和;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 4 个;C 原子的核电荷数比 A 原子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少 6 个。则:
(1)A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
(2)B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
(3)C 原子的名称为_____。
22.有A、B、C、D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原子第三电子层比第二电子层少1个电子,C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以及D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所得粒子均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请写出:
(1)上述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
(2)画出A原子和C原子结构示意图:A原子_________________;C原子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3.实验创新是重要的科学素养,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图1实验进行了改进为如图2所示。在通常状态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1)图1实验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处(填“A”或“B”)溶液变为红色;
(2)图2实验中可观察___________(填“ab”或“bc”)段纱布条先变色;
(3)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可观察到纱布条变红的速率变___________(填“快”或“慢”)。
24.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能说明氨分子不断运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该实验说明浓氨水具有______ 性。
(2)实验B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白磷的作用是______,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试管中,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______ mL刻度线处,原因______。
五、计算题
25.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中,而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求:(写出计算过程)
(1)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取整数)
(2)一个镁原子的实际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数)
26.已知一个碳12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3.816×10﹣26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结果保留整数)。
参考答案
1.D 2.A 3.D 4.C 5.B 6.A 7.A 8.C 9.A 10.D 11.B 12.C 13.C 14.C 15.C
16.(1) 9 F- (2)AC(3)B(4)CD
17.1/12 质子数 中子数
18.(1) Si 非金属 (2)电子层数(3)不相似(4)Ne
(5) 15 10
19.(1) O##氧##氧元素 Ca
(2)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最外层电子数
(3)Na+
20.(1)AB(2)C(3)D(4)B
21. 镁原子
22.Al Cl O Na
23.(1)B(2)ab(3)慢
24.纸花变红 挥发 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20 白磷燃烧消耗30 mL氧气,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
25.(1)16
相对原子质量=,
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3.986×kg
一个镁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26.已知某原子的质量为3.816×10﹣26kg,一个碳12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