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11-07 20:4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
一、设计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实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与合作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身心得到发展。
二、教学对象分析设计
该班(403班)学生共40人,其中男生22 人、女生 18人,便于分组练习。总体篮球基础一般,但该班学生好胜心强、喜欢集体活动及游戏,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比较高。
三、教学内容设计
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原则,教师起组织、启发、引导作用,将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通过思考、类比、体验、分析、验证、归纳,使学生了解正确的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方法和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为篮球技术动作的应用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设计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重点 传球的伸、翻、拨,接球时的伸、迎、引
难点 传球的翻腕、拨指和接球的前伸、后引,动作连贯、协调用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激发动机 →思考、类比、体验、分析、验证、归纳 → 合作达成目标 → 体验成功 → 身心恢复
六、组织方法思考
本课采用游戏法、竞赛法练习法,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形式,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使课堂气氛活跃;在体验成功活动中,分成男女混合分组同场竞技,增强竞争性,符合七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可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七、教案
教学内容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授课班级 403 课次 5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学习使85%的学生学会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熟悉球性,运用篮球各种游戏的形式,使部分学生达到熟练并掌握双手胸前传球的技术动作,发展身体速度、灵敏和协调控制能力。 3、通过综合性练习,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团结协作,敢于在体育活动展示自我的精神。
重点 传球的伸、翻、拨,接球时的伸、迎、引
难点 传球的翻腕、拨指和接球的前伸、后引,动作连贯、协调用力。
教学顺序 教 学 步 骤 时 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热 身 激 趣 10′ ∫ 11′ 热 身 激 趣 10′ ∫ 11′ 一、课堂常规 二、慢跑 三、球操 四.快乐接龙 方法及要求:学生分组一字排开,前后站立由前向后传接球。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相互问好。 3.老师宣布本课主要内容和任务。 4.安排见习生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有序进行慢跑 1.带领学生做球操练习。 2.提示学生一定要充分活动开,并注意动作幅度由小到大。 3.学生随老师一起活动各关节。 教法: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思 考 → 语言或信号指导学生模 拟演练 →提示指导学生快速传接球→点评 学法:主动思考 →积极回答 →动作迅速,反应灵敏 →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总结提高 组织:四列横队 1.队列如图示 ××××××× ××××××× 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 ▲ 2.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认真做操,充分活动。 要求: 1.动作快速。 2.反应灵敏。 3.注意安全。 组织: 1.学生分成7组,每组六人。 2.由小组长带领,按次序依次进行。 3.练习认真,发挥潜能。 2’ 3’ ∫ 4’ 5’ ∫ 6’
激 发 动 机 , 体 验 发 现 16’ ∫ 18’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传球动作:两脚左右(或前后)稍开列,双膝微曲,身体成基本站立姿势,眼平视传球目标。双手五指自然分开,大拇指成八字形,将球置于胸腹之间。传球时后脚蹬地发力,身体重心前移,双臂充分前伸,手腕随之内旋,拇指用力下压。食、中指用力拨球并将球传出。 接球动作:接球时,两眼注视来球,两臂迎球前伸,五指自然分开,拇指成八字形,双手握球后两臂顺势屈肘后引缓冲来球力量。 教法:提出要求 →分组合作观察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图解 →体验练习(提示学生并点拨) →师生共同探讨、揭示归纳要点 →验证练习 →掌握正确技术→组织展示 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相互观察、帮助、纠错 →提高动作质量 →交流、探讨 →互评 →积极参与展示 1.教师适时语言提示与激励,巡回指导、个别辅导。 2.两人一组原地推球练习 3.组织:2—3人一组传接球 4.集体纠错,及时提出表扬与鼓励 5.再次分组练习,适度提高难度,可采取多人共同练习,增加趣味性。 6.请优秀学生进行展示 7..要求 细心观察, 认真体验, 积极思考, 勇敢展示。 16’ ∫ 18’
体 验 成 功 10′ ∫ 12′ 运球传接球接力 方法:每组第一人持球运球绕过障碍在传球区域内进行传球给第二人,依次进行。先完成的组获胜。 教法: 1.教师讲清方法、要求 →组织竞赛 →激励评价 2.适时点评。 3.适时参与学生活动。 学法:各组根据组员实际自定棒次 →达成目标,体验成功 组织:分成三组,在一块篮球场中进行。 要求: 1.积极练习。 2.注意安全。 3.遵守规则。 10′ ∫ 12′
身 心 恢 复 3-4’ 1.放松 2.小结 3.下课 1.集合放松,放音乐教师领做瑜伽操,学生跟做。 2.小结讲评 3.布置课后练习 4.安排值日生收还器材 5.师生再见 1.四列横队散开 2.听音乐跟随教师做瑜伽放松 3.充分放松身心 4.积极自评,他评,总结 5.值日生收还器材 3′ ∫ 4′
场地 篮球场 器材 篮球42+1 标志物若干 预计心率 最高150次/分 平均110次/分
练习密度 35%
课后反思
附:课堂练习自评表
评定范围 自评标准 分值 自评得分
体 能 体能得到提高。 20分
技 能 掌握了篮球双手传接球的正确技术。 20分
学习态度 主动自觉地参与练习与研讨。 10分
全身心地投入,为达目标而认真练习。 10分
情意表现 合作精神 充满自信的进行学习和练习。 10分
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战胜自我。 10分
成 绩 运球接力达成程度。 20分
总分
所属小组 组长评分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