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9.1数与代数(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总复习9.1数与代数(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6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07 14:3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1 数与代数
一、复习目标
1.在梳理本学期各领域知识及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体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
2. 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巩固小数的读写方法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3.进一步巩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整十、整百、整千数乘(除以)一位数及两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简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进一步巩固年、月、日及24时记时法的有关知识,推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
在梳理本学期各领域知识及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体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四则混合运算
1、
计算 30-7×2
本题复习巩固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运算顺序。一个算式有乘法和减法先算乘法。
2、
笔算 487-(156+279)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运算顺序。一个算式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知识点二:口算乘法
计算 6×500 46÷2
学生完成后交流算法。
知识点三:笔算乘法
笔算:205×4= 250×4=
这两道题是乘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乘法。学生完成后小组内检查互批,然后集体交流,说说注意事项。也可以让全对的同学介绍自己计算的好方法,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知识点四:24时记时法与经过时间的计算
下午4时是( )时,22时时( )时。
从12时40分到14时10分,经过了( )小时( )分钟。
学生完成后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说说12时记时法怎样和24时记时法互换。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知识点五:小数加减法
3.4元-0.8元=
提醒学生计算时可以借助元角分列竖式计算,交流时重点说说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明确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二)难点突破
1、解决下面的问题,并与同伴说一说你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
本题引导学生回顾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先理解题意,并用画图的方法表示数量关系,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计算。最后进行验算。
2、小青蛙跳到哪里了?用合适的数表示出来。
本题是借助米加深对学生小数的认识。可以根据图先进行观察,得出,图中是把1米平均分成10段,每段是1分米,也就是0.1米,青蛙三次分别跳到了3分米,5分米,9分米处,因此是0.3米,0.5米,0.9米。
3、下面是欢欢、贝贝、宝宝出生的纪念卡。
(1)谁是早晨出生的,谁是晚上出生的?
(2)谁年龄最大?谁最小?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本题是对年月日知识的复习巩固。要知道谁是早晨出生的,谁是晚上出生的?需要把三个人的出生时间都转换成12时记时法。解答第二小题谁年龄最大?谁最小?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要明确,出生日期在前的年龄大。日期相同的看谁出生的时在前,谁的年龄大。
(三)归纳小结
(四)随堂检测
1、结合下面的情境,说一说每个小数表示的意思。
2.50元 3.00元 2.80元 彩带长3.05米 树高5.55米
2、把上题中前三种文具的价钱从小到大排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圈一圈,算一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先算一算,再说一说运算顺序。
327+46-135 (124-62)×6
= =
= =
1000-582-104 72÷8+75
= =
= =
5、先算一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布置
整理自己经常算错的题目,并说一说在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