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2课时
巧学易记: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要点速记:
木炭还原氧化铜,
试管稍微向下倾;
酒精灯焰加网罩,
集中加热温度高;
黑色粉末变红色,
石灰水也变浑浊;
为防吸水管炸裂,
拔塞之前灯不灭。
新知要点
1.稳定性: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____________。碳在常温下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易起变化。
2.可燃性:
当碳充分燃烧时生成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碳燃烧不充分时,生成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反应都放出大量的____________。
活泼
CO2
CO
热
3.还原性: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试管里的_____色粉末逐渐变成____色,澄清石灰水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反应里,CuO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氧,发生了________反应,木炭夺取了________________,木炭具有______性。木炭还能将CO2还原为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黑
红
变浑浊
失去
还原
氧化铜中的氧
还原
CO
新知要点
1.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最好使用( )
A.铅笔 B.纯蓝墨水笔
C.碳素墨水笔 D.圆珠笔
2.“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被美国《广告时代》评为20世纪的经典广告之一,该广告词能体现钻石的性质是( )
A.硬度大 B.不能导电
C.化学性质稳定 D.熔点低
C
C
3.下列有关碳单质的性质和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C60表示一个C60分子
D.所有碳单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C
4.将5 g碳放在盛有8 g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结束后,容器中碳与氧气都没有剩余,则容器中的气体是 ,质量是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或CO2和CO的混合物)
13 g
A
6.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性质验证,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浸入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CuO发生_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4)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还原
使酒精灯火焰更加集中,提高温度
1.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石墨作电池电极——导电性
B.焦炭冶炼金属——可燃性
C.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D.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
2.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理性质相似 B.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属于同种物质 D.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
B
D
D
4.下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D
5.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碳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用焦炭炼钢
B.用活性炭褪色
C.用木炭制燃料
D.用石墨写字保存时间长
D
6.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质
D
7.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__,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4
不活泼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图③单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金刚石
作电极(或作铅笔芯等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C60
8.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炭粉。
(1)炭粉不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黑色 B.易溶于水
C.可燃性 D.常温下稳定
(2)将炭粉与氧化铜混合后加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碳表现出_____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B
还原
9.根据下面的实验现象推断,黑色粉末可能是( )
A.CuO和C B.CuO C.Fe3O4 D.MnO2和C
A
10.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的工艺,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木炭可以作还原剂把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小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进行实验,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1)同学们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刚出现浑浊时,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使反应更充分
不能
(2)为了使氧化铜中的铜完全被还原,对于下列三组氧化铜和炭粉的质量比例,你建议选择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简要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36∶3 B.40∶3 C.48∶3
A
反应中炭粉会与试管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消耗,
故稍过量的炭粉有利于反应的充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