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6.1 细胞的增殖(第2课时)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6.1 细胞的增殖(第2课时)课件(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07 16:5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1节 细胞的增殖(第2课时)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假定某生物体中一个体细胞核的染色体数和DNA的含量为2N,填写下表: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数目
染色体
染色单体
2N
4N
2N
4N
0
2N
2N
4N
2N
4N
4N
4N
4N
4N
0
0
2N
4N
4N
2N
4N
有丝分裂细胞中DNA的变化曲线
间期
0
4N
2N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2N→4N→2N
有丝分裂核DNA的变化曲线
间期
0
4N
2N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2N→4N→2N
有丝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
间期
0
4N
2N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2N→4N→2N
有丝分裂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
间期
0
4N
2N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2N→4N→2N
间期
0
4N
2N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单体的变化曲线
0→4N→0
间期
0
2
1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细胞中DNA与染色体之比
变化原因?
DNA复制
变化原因?
着丝粒分裂
每条染色体上DNA数量的变化规律
间期
0
1
0.5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与DNA数目比
变化原因?
DNA复制
变化原因?
着丝粒分裂
染色体与DNA数目之比的变化规律
根据柱状图判断细胞分裂时期的规律(二倍体生物为例)
2N
4N
2N
4N
2N
4N
DNA
姐妹染色单体
染色体
前期和中期(以及G2)
后期

末期(以及G1)
根据细胞数量判断ABC的时期
A组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
B组细胞处于 期,正在进行__________________;
C组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
G1、末(结束时)
S
DNA的复制
G2、前、中、后、末(未分裂前)
1、蚕豆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24个,那么蚕豆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对数为( )
A、3对 B、6对 C、2对 D、24对
2、洋葱细胞里有8对染色体,在分裂前期细胞内染色 体和核DNA分子数是( )
A.8条和16个 B.8对和16个
C.32条和32个 D.8对和32个
B
D
3、人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分别为( )
A.23,46 B.46,46 C.46,92 D.92,92
C
4、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
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 B.纺锤体、赤道板、染色体
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 D.细胞壁、核膜、染色体
C
5.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的
数量比是1∶2∶2,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
A.前期或后期 B.中期或末期
C.前期或中期 D.后期或末期
C
6.在人体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纺锤体形成时,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N,核DNA含量为m;则当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消失时,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含量分别是( )
A.2N和m B.N/2和m/2
C.2N和m/2 D.N和m
A
BD
7、
A
8、
1. 过程:
3. 特点:
无纺锤丝,染色体的出现
先核缢裂,后质缢裂
2. 举例:
蛙的红细胞
注意: 无丝分裂过程中也有染色体的复制!!!
四. 无丝分裂
五.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生区的特点是:
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
(一)实验原理
(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________细胞;
(2)各个细胞的分裂是_____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
(3)通过在_____倍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_________,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那个时期;
(4)染色体容易被___性染料(如________旧称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着色;
分生区
独立
处于不同分裂时期

存在状态

甲紫溶液
龙胆紫溶液
醋酸洋红液
(二)材料用具
(1)染色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离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浓度为0.01或0.02g/mL的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95%的酒精(1:1混合)
(三)实验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
实验前3~4d,将洋葱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底部接触水;
装置放在温暖处;
待根长约5 cm时取用;
注意: 选择染色体数目较少且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大的根尖作为实验材料;
2.装片的制作
制片流程: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1)解离
目的: 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注意:
①解离时间为3-5min,不宜过长或过短;
过长:根尖过分酥软,无法用镊子夹取,影响漂洗和染色,染色体成分也可能被破坏;
过短:解离不充分,细胞不易分散;
②剪取时间一般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左右,此时根尖分生区有较多的细胞处于分裂期;
③根不宜剪过长,防止剪到成熟区,影响后续细胞的寻找和观察;
④解离过后,细胞死亡,停留在不同的分裂时期,因此解离后无法在一个细胞中看到连续的细胞变化;
(2)漂洗
漂洗约10 min
目的:
注意: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一定要漂洗彻底:
①防止残留的解离液继续破坏细胞;
②盐酸会影响染色效果;
(3)染色
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能使染色体着色;
甲紫溶液染色3~5 min
注意染色液浓度和染色时间,否则其他结构也可能会着色,显微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
目的:
注意:
滴清水
碎根尖
压片
(4)制片
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压片:盖上盖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盖玻片
目的:
操作:
注意:
压片用力必须恰当:
过重会将组织压烂,
过轻细胞不能完全分散开
3.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低倍显微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操作:
高倍显微镜仔细观察,先找中期图像,再找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时期的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特点。最后观察分裂间期的细胞。
第4节
光合作用和能量转化
实验: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低倍镜下的细胞
高倍镜下的细胞
分裂间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使视野中看到约50个细胞,统计各个时期的细胞数并记录;转移视野到另一个区域再观察统计记录。
细胞周期 样本1 样本2 总数 占比
分裂间期
分 裂 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总数
记 录 表
细胞 周期 样本1 样本2 总数 每一时期的细胞数/计数细胞总数
分裂间期 43 48 91 88.3%
分裂期 前期 3 2 5 4.9%
中期 1 0 1 0.97%
后期 2 1 3 2.9%
末期 1 2 3 2.9%
计数细胞总数 103 100%
记录表
1.在你的观察结果中,处于哪一期细胞最多?为什么?
分裂间期细胞数量最多
因为分裂间期所占时间远远大于分裂期;
细胞 周期 样本1 样本2 总数 每一时期的细胞数/计数细胞总数
分裂间期 43 48 91 88.3%
分裂期 前期 3 2 5 4.9%
中期 1 0 1 0.97%
后期 2 1 3 2.9%
末期 1 2 3 2.9%
计数细胞总数 103 100%
记录表
观察到的不同时期细胞数目的多少,可反映出各时期经历时间的长度;每一时期的时间=总细胞周期×每一时期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
2.如何比较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12h
10.6h
0.59h
0.12h
0.35h
0.35h
12h
六. 细胞的生长
1、概念: 指细胞体积的增大
2、特点:
不能无限长大
3、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就越 ,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 。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越低

边长(mm) 的正方体 表面积(mm2) 体积 (mm3) 表面积/ 体积 扩散深度 (0.5mm) 扩散体积/总体积
物质运输的效率
2mm
4mm
8mm
运用模型作解释
讨论
1.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与细胞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细胞越大,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就越小。
24mm2
8mm3
96mm2
64mm3
384mm2
512mm3
3
1.5
0.75
0.5mm
0.5mm
0.5mm
0.875
0.58
0.33
0.5mm
从上面的计算结果推理: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扩散体积/总体积)就越低,不能满足细胞的代谢需要。
2.从物质运输的效率看,细胞为什么不能太大?
3.细胞越小,越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那么,细胞是越小越好吗?
细胞不是越小越好,因为细胞中有众多的必需物质和细胞器,细胞太小,就没有足够的空间,细胞就不能进行相应的生命活动,发挥出相应的生理功能。
【检测】有一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
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
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C
【解析】选C。解答本题需要明确的问题:①材料选取的位置及时间;②装片的制作方法;③显微镜下如何选择要观察的物像。观察图像可知,细胞多处于未分裂状态,故可能取材时间不合适,细胞分裂不旺盛;视野中有一些细胞为长方形,可能取自伸长区细胞,因此可能取材位置不合适,应取分生区细胞;也有可能是视野选择不当,没有找到要观察的物像视野;视野内细胞均分散开,故不可能为③④所述原因。
【检测】用洋葱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洋葱根培养时,由于没有经常换水,结果出现烂根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装片时,某学生用1%盐酸在30℃下把根尖解离15分钟,然后漂洗、染色、压片,结果观察时发现装片内细胞没有分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进行无氧呼吸导致酒精中毒以及微生物繁殖使水质污染而导致烂根
盐酸浓度太低解离不充分